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101 年年報 - page 16

2022
願景暨計畫規劃準則
2
對發展計畫之認同與主動投入。另一
方面,援助者須尊重夥伴國對發展計
畫的主導性,以其國家體制執行各項
發展計畫,而夥伴國亦須為其本身發
展負起責任,循此原則,建立援助者
與夥伴國間的夥伴關係。
此外,援助工作的推動架構,亦
從傳統的雙邊、多邊援助,衍生出
開發中國家彼此的技術合作、三角合
作,並擴及區域組織、私部門、非營
利組織陸續加入,增加了援助活動的
多元性。
因此,援助者之間是否能協調彼
此的援助工作,充分分工及妥善配置
投入之資源,避免重覆,也是建立良
好夥伴關係之基礎。在《援外政策白皮
書》中即指出,
我國未來的援助
發展計畫將先行
透過駐外館處與
夥伴國政府充分
溝通,鼓勵夥伴
國制定長期發展
計畫及優先順
序,再針對我國
比較優勢項目,
共同擇定援助領
域與執行方式,
簽訂短、中、長
期合作計畫及協
定,明確規範雙
方的權利與義
務。其中,雙邊
援贈的相關計畫應納入夥伴國家的政
府預算系統,依其既有機制進行追蹤
與評核,而技術協助計畫則以計畫循
環步驟推動,落實「成果導向」準則,
在規劃階段設計目標與衡量指標作為
期中及期末評核的依據。
發展多元夥伴關係既為目標,亦
為策略,本會除可透過與其他援助者
及國際組織相互協調的過程,瞭解其
他援助者及國際組織推動援外工作的
方式與機制外,亦可尋求適當合作機
會,結合私部門力量,擴大與非政府
組織間之合作,進而建立夥伴關係。
另外,本會亦可鼓勵我國民間團體及
個人參與開發援助工作,藉由建構夥
伴關係加速落實《巴黎宣言》精神。
▲為成為友邦的最佳夥伴,馬英九總統(右
2
)於本年四月赴甘比亞
Banjulinding
婦女
農場參訪,聽取本會甘比亞技術團團長鄒樹康(右
1
)相關業務介紹。
16
1...,6,7,8,9,10,11,12,13,14,15 17,18,19,20,21,22,23,24,25,26,...99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