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在聖露西亞的海外服務旅程

文‧圖/駐聖露西亞志工計畫協調人 賴樹盛

  聖露西亞是東加勒比海鄰近大西洋的島國,初至此國,蔚藍清澈的加勒比海,與樂天自在的加勒比海文化,是我來到這個美麗的島國擔任「志工計畫協調人」,對於當地的第一印象。

在想像的浪漫背後

  就如同其他初抵露國服務的志工們,通常都會對所有事物都感到新鮮好奇,搭乘當地通勤小巴士往返各地,到傳統市場採買食材烹煮,認識服務機構的工作夥伴,帶著興奮心情四處探索。當乘車時或走在路上,陌生人習慣帶著微笑彼此問候,有時被問到:你來自那裡呢?我們總會回答:我來自台灣,一個跟聖露西亞同樣美麗的海島。

  隨著駐留服務的日子越來越長後,開始覺得許多地方好像都逛過了;而仰賴進口的當地物價也常高得驚人;官方語雖是英文卻帶著濃厚地方腔調,且當地人多習慣使用Creole方言,因此對志工來說語言與溝通也成了莫大的挑戰。一個人搭車、煮飯、看海的滋味從新奇漸趨平淡,又因為安全考量,之後連天黑後都不太出門,海外志工服務的工作,漸漸地彷彿沒有了想像中的浪漫。

  除了環境上所造成的考驗,與當地人在文化及行事風格上的差異,也是我和在露國服務的志工所面臨的挑戰,尤其在互信關係尚未完全建立前,人們並非總是很樂意去接受志工希望帶來的改變,這些挑戰都是每位志工必須面對並努力克服的一個過程。

與小島國一同面對全球化的挑戰

  近年來,加勒比海地區國家的人均所得及發展指標皆顯著提升,各島國觀光業興盛、生活機能的便利性相對提高,經濟發展與人權發展亦明顯改善;即使如此,仍面臨經濟過度仰賴觀光業、內需市場過小、缺少就業機會(露國高達百分之二十失業率)、貧富城鄉差距等高度複雜的困境。在小型島國面對全球化問題時,在當地擔任志工的我們,便有著許多重要的服務省思與學習課題。

  因此,志工需要投入時間和尋找合適的方法,學習當地的多元文化意涵和社會發展脈絡,運用各樣資源並持續自我學習,逐步建立與當地夥伴間共事合作關係,即便有時需要數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志工們從周遭事務主動積極參與,對於生活環境與工作場域越來越熟悉,特別是志工們在這段期間真誠付出、樂於分享,將使服務工作獲得更多支持及進展。 行銷志工葉曉群與農業部夥伴向群眾推廣在地農作物▲行銷志工葉曉群與農業部夥伴向群眾推廣在地農作物

聖露西亞的國合會志工

  無論是推動服務方案及跨文化學習,都需要志工們抱持著開放(open-mind)、彈性(flexibility)、熱忱(enthusiasm)、耐性(patience)之態度,發揮其所擁有的台灣文化價值與創意發想精神,與合作夥伴彼此鼓勵、學習建立情誼,這些都是推動發展工作的重要動力。

  目前派駐露國南部漁村的鄧雅蘭志工,除了具備獨立處事及生活適應能力,並持續提供衛教服務及推動體適能工作坊,著手規劃當地民眾減重競賽志工專案,逐步提升社區營養飲食和體適能的健康生活意識。

  具備多年職場行銷專長的葉曉群志工,協助農業部門規劃執行羽衣甘藍(Kale) 產銷推廣專案,將具該作物的高營養價值及烹飪方法介紹給露國民眾,並前往鄉間協助農戶調查和行銷分析工作。

  在露國已服務一年餘的志工簡惠燕,每日舟車往返,換乘當地各式路線小巴士,持續巡迴北部十多處健康中心和學校進行衛教推廣,更規劃志工專案,與馬拉威的國際組織合作,安排聖露西亞與馬拉威兩國學童,透過衛教課程及互相寄送明信片,交流學習環保與健康觀念。 露國學童在衛教志工簡惠燕生動帶領下養成運動習慣▲露國學童在衛教志工簡惠燕帶領下養成運動習慣

  因此,志工工作的價值不僅是提供服務,更是透過人與人互動(People to people)、草根社區參與(Grass-root participation)、以及世界公民責任(Global citizenship responsibilities)等方式,真正進入社區接觸當地民眾,透過生活互動與服務,使社區(個人、社團、機構等)增加自我發展能力,擴大當地社群的參與機會及改善生活品質。

  國際志工的旅程從決定走出去的那刻便已展開,兩年服務期間充滿挑戰卻也收穫滿載,美麗平靜的加勒比海隨時撫慰人們的心靈,知足常樂的海島文化帶來了生活態度的分享,豐富了所有志工們的生命經驗。

  國合會志工代表著台灣社會走向國際,未來這份可貴能量將回饋深化社會底蘊,同時世界將從台灣志工們的付出,感受來自於太平洋彼端美麗島嶼的真摯善意。

相關連結

國合會「海外志工服務計畫」計畫說明

  • 更新日期: 2022/06/02
  • 點閱次數:751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