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第10期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第10期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焦點企劃》臺灣青年如何投身永續發展目標議題藉由援助工作發揮 影響力

祝康偉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主編


談到青年在國際上為氣候議題發聲,直映腦海的莫過於瑞典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2018年,時值16歲的她,發起「週五為未來而戰」(Fridays for Future)的活動,號召為氣候罷課,要求政治人物採取具體行動,阻止氣候變遷,此舉不僅啟發多國青少年響應,隔年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年度風雲人物,以「年輕的力量」(Power of Youth)為註腳,更讓她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童貝里的影響如同漣漪一般,2020年,遠在南半球的15歲澳洲中學生海斯(Ambrose Hayes)搭乘平底船,在船桅高掛「無碳排」(NO GAS)旗幟於雪梨港抗議,呼籲各國領袖採取更積極的措施防止暖化;17歲中國女孩歐泓奕則獨自帶著自製的海報,在家鄉廣西桂林上街提醒「氣候危機,沒有疫苗」,儘管遭受來自成人世界的各種恐嚇、訕笑,以及學校退學的壓力,仍挺身呼籲大眾重視氣候暖化問題。

這些原本該無憂無慮、埋頭書本的孩子,為何紛紛走上街頭?從2021年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出的一篇研究報告,便可窺見年輕世代對於未來的焦慮,以及政府不作為的憤怒。

報告以氣候焦慮對於青年心理健康的影響為題,調查了橫跨南北半球的10個國家,1 萬名介於16歲至25歲的青年,檢視各項目,包括75%的受訪者對未來感到恐懼,64%認為政府在避免氣候災難方面做得不夠,58%認為政府對於氣候變遷的不作為使他們覺得被背叛,61%表示政府沒有保護他們、地球或子孫後代,結果顯示近一半的年輕人因氣候變遷帶來的問題,讓生活充滿了負面情緒。

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的《2021年全球風險報告》 (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1)更直指,新一代遭逢職涯剛起步,便承受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及2020年新冠疫情兩次時代巨變,如此衝擊難免讓他們對現狀不滿,對未來存疑,不再抱持期待,報告稱之為青年幻滅(youth disillusionment),並將其列為長期受忽視的潛在風險之一。

在過去10數年間,無論是在街頭還是在網路空間,年輕人的聲音越來越大。他們對經濟困難、持續存在的世代不平等、治理失敗和腐敗猖獗等關鍵問題表達了憤怒、失望和悲觀情緒,COVID-19則加劇了年輕人的幻滅感,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更為嚴峻的經濟前景、錯失更多的教育機會,以及政府應變不力的種種措施。

另伴隨著氣候行動失敗的風險,各國缺乏承擔氣候變遷的責任與行動,等同加重氣候危機的挑戰,將責任與風險轉嫁給下一代。因此,報告警告說,如果年輕世代缺乏通向未來機會的有效途徑,且對當下的經濟和政治機制失去信心,那麼過往得之不易的社會成就,可能將會得而復失。

長期關注氣候變遷及青年議題,身兼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現於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任教的林子倫副教授分析,現今青年的焦慮與全球環境、經濟、社會問題日益複雜化息息相關。單就環境而言,若比對氣候變遷的相關數據,如今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不僅比過去頻繁、氣溫更高,進而引發如糧食安全、通膨、失業等問題,直接威脅到他們的職涯。因此,他認為年輕世代已成為未來全球議題的「重要利害關係人」,他們的意見不僅重要且應被納入討論。

另從碳排放的角度來看,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統計,出生於1950年代的人,平均每人終生碳排放額度約有350噸;相較之下,2020年代出生的孩子,其終生的碳預算額度卻僅剩下34噸,整整差了10倍!也就是說,在全球追求淨零減碳的前提,年輕世代的碳額度將受到更多限制,勢必影響其未來的發展權,他強調:「青年參與全球重要議題、投身國際事務,絕對有其正當性及必要性,而且十分急迫!」

一、青年是攸關全球發展的「重要利害關係人」


聯合國統計,目前全世界共有12億15歲至24歲的青年,占全球人口的16%。到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實現時間,青年人數預計將成長7%,達到近13億。青年是邁向環境世代正義的重要夥伴,對於參與實踐永續、包容和穩定的社會至關重要,因此不應對上一代的爛攤子保持沉默,耽溺安逸於同溫層中,或因無助、絕望而不想採取任何行動,而是該有責任去回應未來挑戰,創造新的生活秩序,重新定義後疫情時代的現實世界。

林子倫副執行長自2008年起即帶領一群臺灣青年走向國際,蓄積臺灣青年的國際行動能量:2009年於環保署組成臺灣第一屆「青年氣候大使」,參與當年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2011年,成立了「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 TWYCC);更於每年帶領年輕學子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讓臺灣青年的聲音被全世界看見,同時將第一手觀察的國際資訊帶回臺灣,激發國內青年參與全球氣候行動的熱情。經過多年的播種努力,他從近期一份針對臺灣青年世代做的民意調查中,看見了臺灣年輕世代的正面轉變,調查顯示他們對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相關議題的敏感及關切,已經勝過政治、社會議題。

他指出,有些人會替現在的青年貼上草莓世代的標籤,但他覺得這個世代的優勢,在於他們是數位的原生世代、網路世代,加上語言學習管道及資源豐富,政治社會環境相對較為開放,比起上一世代具備更多元的創意。尤其,他們多靠行動載具、數位社群和影音平臺接收新知,擅長透過資訊工具串連議題、人脈、組織動員,訊息流通量及速度遠遠超過上一世代,「這也是近年來,我看到了新一代青年在氣候議題上,能積極且大量發聲的原因!」

不過,受限臺灣特殊的國際地位,臺灣人才儘管十分優秀,在國際參與的舞台上,卻每每難以打入核心,因此,要能發揮影響力,在議題的選定及領域的投入上,就必須更切中肯綮。

他認為,首先,可以將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當作重要的座標,因為SDGs已經將全球重要議題諸如糧食、飲水、能源、氣候、婦女健康等都納進來,會是青年世代比較容易參與的議題。

其次,科學證實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已相當緊急,氣候議題引發國際高度重視,《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指出全球溫度升幅限制在1.5℃內,各國也紛紛訂出2050年前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的目標,未來20年內氣候議題都會是國際上的一個重點,若要與世界對話,迎合世界潮流,針對氣候議題擬定生涯策略是必要的。尤其,淨零排放已經不單是經濟、政治議題,更是全球的責任,投資淨零的未來,必將成為主流。

林子倫副執行長分析,就國際局勢來看,面對全球氣候政治的淨零賽局,美國重拾全球氣候政治領導角色,除宣示氣候變遷是美國國家安全、外交政治的核心議題,重返巴黎氣候協定,與歐盟共同引領全球淨零轉型,並以多邊氣候合作主義,取代單邊主義,去碳化成為美國新的經濟動能。另俄烏戰爭也重塑全球能源版圖,成為美中的能源與氣候政治角力。他強調,淨零排放將成為全球經濟結構轉型的機會,將是全球新的能源主導權的競爭,也是氣候外交、淨零經濟的新戰場。

因此,他提醒青年世代,追求全球淨零的轉型,是值得一輩子投身的議題。以我國於2022年3月公布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為例,便將「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4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輔以「十二項關鍵戰略」,就能源、產業、生活轉型政策預期成長的重要領域制定行動計畫,落實淨零轉型目標。由此可見,未來不只是資訊理工科系,連法律、政治、經濟等文法商科的職涯都將以淨零為核心。

同時,淨零的議題還可以延伸到國際事務的參與,因為當全世界都在關心淨零永續,我們除了原有資通訊、光電、半導體等產業優勢經驗,若能具備淨零排放的國際共通語言,結合臺灣人才素質、勤奮、專業、努力的特質,在國際場合便會有更多發聲且投入的機會。

二、從COP啟蒙,成為NGO倡議、管理及創業者


今年34歲的張良伊,便是林子倫副執行長啟蒙的學生之一,生物醫學研究背景出身的他,沒有順理成章的在醫院披上白袍,反而走向國際,成為落實氣候正義的推手、臺灣氣候變遷議題的先鋒,進而選擇踏上援外的舞台。

10多年間,他參與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15哥本哈根大會,加入南太平洋8 個島國的《環浪計畫》記錄行動,在墨西哥坎昆COP16期間擔任亞洲區會議主席,獲任聯合國非官方南半球青年聯絡人,並曾擔任世界經濟論壇青年社群臺北分會長,亦加入了「2041南極計畫」,涉足多個國際非政府組織,獲得第9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大獎之環境青年領袖,而為了鼓勵臺灣青年投入全球環境保護、氣候變遷議題,共同創立了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成為臺灣第一個青年自主成立的環境非營利組織。

當同儕面臨生涯抉擇之際,他早已走向國際,連結全球青年的網絡,開拓了寬廣的視野,蓄積更宏大的影響力,如今他不僅是國際環保組織350.org亞洲管理總監,更是創新企業Plan b的資深合夥人,以顧問角色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目標,協助公私部門以永續發展思維、工具(SD Tools),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張良伊回想啟蒙的過程,參與4次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讓他眼界大開,他指出,每次都如同進入一場大型的國際博覽會,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場內年輕世代的表現完全不遜於官方代表團,他看著那些跟他年紀相仿的面孔,無論是訴求、論辯或彼此支援,都像是訓練有素的戰隊,讓單兵作業的他興起了探究之心,透過聯繫走訪、赴海外參加培訓,了解這些年輕夥伴如何成軍、如何取得國家支持、經費如何募得等作法,就此練就了武功,並一一記錄成手冊,希望透過這樣的教材,協助臺灣的年輕人踏上國際的舞台。

而為了讓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真正屬於青年,在章程設計上希望將決策團隊的年齡維持在30歲以下,「我一直都相信對抗氣候變遷是一場接力賽,未來的事就是要交給未來世代做決定!」,他認為「青年氣候聯盟成員有些雖無環保相關背景,但憑藉熱情及大量涉獵相關議題,結合自己的專長,儼然成為臺灣氣候變遷議題的人才庫,很開心當年的努力,多年後能有這樣的貢獻。」

張良伊認為,有些長輩或許會強調一切得靠專業,凡事都要準備好再行動,但新世代最大的優勢在於,擁有許多冒險的機會,可以勇闖國際,投注陌生的議題,把自己放在一個語言不通的地方,去做一些平常不敢做的選擇,加上擅長運用社群網絡及人脈,搜尋資訊、組織動員更加容易,比起前一世代更懂得借力使力,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庫。他以醫學的領域舉例,一些援外的前輩,會比較偏向技術層面,認為得一定要組成醫療技術團隊,才可能去某個開發中國家服務,但對於新世代而言,發揮數位網路平台影響力,像是開直播宣傳在地故事,讓全球更多人知道,一樣可以有所貢獻。他也舉出幾個臺灣在亞洲地區領先的議題,包括疫後醫療、因應氣候變遷健康衝擊的政策、生理性別、性別認同及同志、多元成家等議題,而高科技及數位發展等臺灣一向受注目的領域,都是新世代可以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的主題。

不過,他提醒,投入國際議題及援外工作,剛開始得憑藉著好奇與熱情,但長期而言,還是得靠扎實的基本功,了解在地長久歷史的發展跟脈絡,才會有所累積及貢獻。

2008年於紐約成立,以通過開展全球基層運動,來結束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向可再生能源的過渡為目的,並以百萬分之350(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安全濃度)命名國際環保組織350.org,張良伊是少數的亞洲面孔。東亞分部剛成立第1年即加入的他,一路從東北亞協調員做到亞洲總監,他採取的方式就是深耕,逐一到所轄的國家蹲點,熟悉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等亞洲國家在氣候變遷的脈絡,有哪些團隊正在做氣候變遷相關議題,彼此之間的經驗、資源可以如何回應、整合,在網路上串連行動並協助草根性組織與公民群眾發展氣候行動,藉以達成快速且公平正義的邁向100%再生能源願景,停止任何新化石燃料開發案,不再投資給化石燃料產業等訴求。

站上聯合國舞台、成為國際氣候NGO的重要幹部,張良伊屢獲企業、政府邀約演講,分享國際間氣候議題及推動永續發展目標的經驗,面對台下各式疑難雜症,觸動了他創業的動機。張良伊和幾位臺灣夥伴一同成立了顧問企劃公司Plan b,其中張良伊主責的永續議題研究,試圖將這幾年來大家關注的聯合國發展目標概念,放到計畫裡,例如Plan b進駐花博改造的CIT共同空間,就保留了不少永續元素,而臺灣的設計獎項,在Plan b的建議下也首度見到「設計永續」概念。

以永續發展的思維模式為核心,身兼NGO的管理者及顧問事業的合夥人的他強調:「我很喜歡這些開創性的工作領域,有別於以往金錢或物質協助的援助,而是嘗試各式跨議題、軟實力的導入,透過社會設計的模式,讓更多人改變組織及模式的思路,這種知識型的賦權,是新世代投入援外工作新的走法!」

三、深耕ODA,以創業精神推動海外計畫


若說張良伊是鎖定關切的國際議題,藉由參與相關國際會議場域開闊眼界、拓展人脈,進而躍身國際非政府組織蓄積影響力,那麼目前擔任國合會技術合作處副處長,41歲的王雲平則是選擇由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切入,穩扎穩打的協助政府赴友邦及友好國家,從第一線計畫推動做起,逐一墊高自己的專業及視野。

臺大農藝系、農藝所畢業的他回想,自己會投入援外工作,得感謝系上曾服務於「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海外會)的老師,在課堂上分享海外生活的點滴,讓他對技術援助工作有了初步的認識及嚮往。畢業後從農委會所屬的台南區及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開啟職涯,3年期間他在農改場學習田間育種實務及農業技術講習技巧,從農業基礎生產架構、運行方式,如何評估、研擬方向,協助農民提升農業發展,在實務經驗襄助下,之後順利進入國合會,並派駐尼加拉瓜擔任技師,展開了援外工作之路。

王雲平副處長指出,當年27歲的他所執行的稻種生產計畫,是以郊區一個佔地77公頃的農場為基地,前3年他獨當一面掌管稻種生產、帳務、倉儲、機具維修保養,還有50幾位當地農場僱工工人力調配、場務管理,後2年則將重心轉為合作社的農業技術推廣與營銷管理。「大學學的主要是基礎科學,還好有了農改場的經驗,讓我能快速從學術轉向實務,且建立了一整套臺灣經驗的架構,這對年輕的我遠渡重洋推動計畫非常有幫助!」

當面對文化適應、語言、工作模式、組織目標進度等層出不窮的挑戰,他坦言當時經驗不足的自己,難免有眼高手低、招架不住的時刻,幸好他所處的尼加拉瓜技術團,團長王增瑞不僅是位嚴師,還是個益友,除了教會他養成團隊紀律、目標明確的習慣,也適時的放手,鼓勵他調整心態,抱著「創業」的精神,將執行成效當作測試自己潛力發揮極限的機會。

他猶記得王增瑞團長耳提面命的5字箴言:「好心辦壞事」,意思是沒有真正了解對方的需求,對症下藥,「即使你是一番好意,一樣會把事情搞砸了!」這對年輕氣盛一頭栽入援外工作的人,可謂當頭棒喝。他特別提醒:「唯有理解他們背後的文化意涵,才能知道真正的問題癥結,並從中去找到可以推動的改變。即使改變很小,都會是開啟合作契機、累積信任感的關鍵!」

在王雲平進入國合會第8年,任職海地技術團期間,以35歲的年輕之姿升任技術團團長。他回憶「當時單槍匹馬來到海地,從無到有的推動新的計畫,在駐館及國合會協助下,一方面得快速適應當地生活、克服交通、語言問題,一方面得頻繁與負責官員及相關人員建立信任感,協調海地及國合會相關事務,計畫推展得跟時間賽跑,身心狀態必須非常強韌,也考驗著目標管理的能力!」以稻米為主食的海地,長期倚賴進口,自產稻米受限於優良稻種不足,王雲平負責的計畫,就是借助我國於水稻生產方面的技術與經驗,協助海地提升良種繁殖系統產能,強化優良稻種檢驗體系,提升機構功能性與規模,以及改善稻種繁殖與採後處理體系,成功的將海地良種使用率提升由14%提升到63%。

海地於2016年10月受到馬修颶風侵襲,大南部 (Le Grand SUD) 地區農業損失慘重,為協助海地政府「提高糧食安全自主」,亦於南部省推動稻作增產計畫,透過改進區域農業資材可取得性,強化農業生產效率,確保農業灌排水服務運作,輔導以農企業模式經營之農民組織,增加農民收入穩固社會安定。

在海地6年期間,待他所負責的計畫逐漸上軌道後,他在3年前決定走入婚姻、組織家庭,並由海地技術團返回國合會擔任管理職,帶著ODA第一線的豐富經驗,挹注為決策的養分。

笑稱當年自己初出國門還是青春少年,如今返鄉工作已然是中年大叔,他對於有志踏上援外之路的年輕朋友有滿滿的叮囑:「當你懷抱著夢想,就該趁著年輕出去,儘可能的體驗,在國外固然會承受比較多的風險,但是在拓展視野、增加收入及自我實現上,你會發現有更多的可能,更大的成就感,尤其,當你心胸愈開放包容,你會愈了解這個世界,也會愈了解真實的自己!」

四、發揮世代責任,從發言權、決策權到全面生涯轉型


聯合國在2018年推出了《2030青年策略》(Youth 2030: the UN Youth Strategy),強調青年在全球實現永續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且正面的角色,惟有引入青年創新及活力,厚植青年國際行動力,才能持續增進國際援助能量。在2020年,聯合國國際青年日的主題為「青年參與全球行動」(Youth Engagement for Global Action),旨在希望青年從地方,國家和全球層次的參與發揮影響力。

面對全球綠色經濟轉型,為了讓未來的生力軍,同時也是重要利害關係人的年輕族群受到公平待遇,今年6月,地球高峰會Stockholm +50會議中,強調世代責任(intergenerational responsibility)是健全決策的基石,青年在環境行動中扮演了關鍵作用,為促進青年有意義的參與,鼓勵培力青年與金融機構打交道,特別呼籲多邊環境基金在資助計畫中納入包容青年(youth-inclusive)的參數,確保青年組織能更輕易獲取環境行動資金。因此,主辦方特別提出了「青年綠色就業協議」(Green Jobs for Youth Pact),由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聯合國兒童基金會(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協同青年組織共商,從地球高峰會的討論,延伸到今年11月COP27上正式發布,以確保年輕世代能擁有發言權,促進經驗、知識和技能的世代傳遞。

當全球逐漸將推動永續發展目標的希望放在年輕世代,青年族群的聲量及作為也不負眾望。童貝里由少女邁向成年,在成為年輕人的意見領袖後,她也將關注力擴展到氣候以外的議題,特別是在COVID-19疫情肆虐、重創全人類後,她注意到面對病毒威脅,人類應該要改變糧食生產和消費的方式,重視氣候危機、生態危機和健康危機的相互關聯性。

同樣出身瑞典,伊朗裔的波爾莫卡塔里(Romina Pourmokhtari)則進入體制,年僅26歲就當上了瑞典氣候部長,創下了瑞典最年輕部長的紀錄,以實際的行動及決策的高度,提高年輕世代的影響力,相信這對臺灣及全球的年輕世代,將帶來了正面且長遠的鼓舞。

如同林子倫副執行長所言,青年世代應將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當作重要的座標,並將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及追求全球淨零的轉型,納入議題參與或生涯投入的策略。尤其,當全世界正邁向淨零永續,臺灣青年除了掌握臺灣在高科技的優勢經驗,若能具備淨零排放的國際共通語言,將更有機會在國際場合發聲及貢獻所長。

從臺灣兩位在地青年張良伊、王雲平的身上,則看見他們跨上援外的舞台,努力將永續發展目標作為倡議、培力、實踐及分享的生涯方向,在臺灣受國際現實限制下,漸次走出了自己的天空。如同SDG17「夥伴關係」所強調,我們必須強化並響應跨越國家、種族、性別與世代的多元合作,才能邁向永續發展的未來。

面對地球的未來,生涯的轉變,身為年輕世代的你準備好了嗎?

  • 更新日期: 2023/09/28
  • 點閱次數:200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