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第7期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第7期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編者言》 2022 年國際援助新展望

回顧 2021 年,不知道你對哪一個國際事件印象最深 ? 是拜登上任,成為美國第 46 任總統,還是終於走完漫長程序,正式與歐盟分道揚鑣的英國脫歐,又或者是卡在蘇伊士運河,打亂全球航運的「大排長榮」? 不論是哪一個事件吸引了你的眼球,在過去一年間,全球權力及經濟結構,都因此產生了變化,而長期關注國際發展援助事務的社群所觀察到的,更聚焦在全球局勢轉變下,國際間對於對外援助工作所帶來的改變,因此,本期《當季專論》單元將以〈各國援外預算消長下對全球國際援助工作的衝擊〉為題,探討在進入 2022 年後,各國援外政策為因應國際趨勢所做的調整,以及這些調整對全球援外工作所帶來的衝擊。

過去 2 年,全球經濟在疫情的影響下出現了嚴重的衰退,原本順利展開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也因此備受影響,甚至許多推動中的目標都彷彿開了倒車,相信許多人都想問,永續目標的下一步該怎麼走,對此,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蘇昱璇助理教授在〈從永續發展目標看2022 年國際開發援助〉一文中指出,2022 年將是各國重新調整援助腳步的時刻,隨著永續發展目標的 2030 大限日近,全球的國際開發援助方向勢必朝永續發展目標靠攏,而在我國執行援外工作上,蘇教授更建議除了持續呼應永續發展目標外,也可透過城市的地方自願檢視報告等方式展現與國際同步的努力。

2021 年拜登接替川普,成了美國第 46 任總統,在拜登上台後,一反川普任內以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重返重視國際和諧的多邊主義,但美國的援外政策是否也會跟著調整 ? 政治大學張文揚教授在其所撰寫的〈拜登時期美國援外政策初探〉一文中認為,美國援外政策已行之有年,政策內容以及執行方式僅有程度上的不同,沒有實質的差異,不過若從過去一年拜登的援外預算以及內容來看,美國在援外事務上已回復到過去的積極程度,並且藉由過去的基礎以及當前疫情的機會,期望重塑美國在援外上的角色及地位。

與我們地緣上較接近的日本,長期以來一直都是國際援助舞台上重要的參與者,而在美國提出印太戰略後,做為美國亞太地區堅實盟友的日本,外交政策的推動及制定似亦將此列入考量,因此,本刊本期邀請到國立師範大學東亞學系系主任林賢參教授撰寫〈日本「政府開發援 助」政策現況及展望〉一文,文從日本進行海外援助的歷史脈絡,分析 2022 年日本政府在面對外在局勢的變化時,如何透過 ODA 來實現本身的戰略目標,並進一步指出「日本認為 ODA 的戰略性運用,乃是實現日本『自由開放印度太平洋』戰略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

除了美國與日本之外,以人權為外交核心價值的歐盟與歐洲國家,對於全球人道援助及開發援助行動亦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臺灣歐盟中心鄭家慶執行長所撰寫的〈2022 年歐盟人道與開發援助政策現況及未來展望〉一文中就指出,儘管新冠疫情肆虐,叙利亞難民與烏克蘭危機仍持續發酵,但歐盟的人道及開發援助,並未因此而停擺,反而變得更加緊密,甚至在歐盟所提出的「全球門戶」倡議架構下,歐盟在全球人道與開發援助上將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在瞭解目前主要援助國家 2022 年援助政策的展望後,讀者一定也很好奇,臺灣 2022 年的對外援助政策上如何做出回應,因此,本期《焦點企劃》單元,以〈迎戰疫情,對臺灣援外工作的針砭與期許〉為題,專訪立法院羅致政立法委員及陳以信立法委員,分別從執政黨及在野黨的角度,分享他們對於臺灣 2022 年對外援助政策所可能遭遇逆境的擔憂以及對未來的期許及展望。

傳統政治學領域裡,有句經典名言「外交是內政的延伸」,這句話套用在對外援助政策上更是如此,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時代下,各國的生存休戚與共,從這次全球 COVID-19 的疫情中,更可以感受到,在援助其他國家防疫工作的同時,也是在保護自己國民的身體健康,在過去 2 年疫情的衝擊下,全球許多國家的經濟都因為鎖國、封城而停擺,臺灣的經濟雖然也飽受打擊,但在政府積極地防疫及國人的共同努力下,受到的影響相對其他國家為低,因此,更有責任透過對外援助計畫,協助經濟受創的夥伴國家人民走過低谷,更重要的是,藉此,以成功的「臺灣模式」向世界宣告「Taiwan can help!」。

  • 更新日期: 2023/09/28
  • 點閱次數:128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