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第4期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第4期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焦點企劃》COVID-19對全球公衛醫療的啟示— 專 訪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

祝康偉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主編

全球的疫情猶如馬拉松,不斷考驗著眾人的意志、智慧與體力。

面對瞬息萬變的局勢,刻不容緩的抗疫工作,衛福部陳時中部長身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擔負著如何穩定軍心,理清眼前危機,尋求機遇與曙光的重任。

表情疲憊,卻思慮清晰的他,近日接受本刊專訪,分享他對疫情的反思、疫苗的規劃,以及對本會如何發揮援外專業,協助友邦與友好國家抗疫的建議與期許。

一、人類不尊重自然,招致的疫情威脅將大於發展機會


2020年10月,聯合國轄下的研究機構「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PBES)發布報告指出,COVID-19是自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後,第 6 次造成全球大流行的疾病。科學家們估計,在鳥類及哺乳類動物身上,存在著 170 萬種未知的病毒,其中多達 85 萬種具有人畜共通傳染的可能性。

探究大流行背後的原因,皆為人類以非永續的方式開發環境,如大舉砍伐森林、擴張農業、販賣消費野生動植物等,使得原本寄生於野生動物、家畜身上的疾病,得以與人類密切接觸。因此,當人類不願改善對待自然的方式,每年皆可能出現引發全球大流行的新興傳染病,將為經濟發展與人類生存帶來更大的浩劫,即便透過公共衛生措施與技術解決,加速疫苗與治療方法的研發,依舊充滿不確定性且緩不濟急。

陳時中部長十分認同這樣的觀點,他表示,人類對於自然的不尊重,破壞生態與棲地,使得以前一些專屬於棲地動物的疾病,演變成人畜共通,進而人傳人,當人類破壞自然的速度愈快,疾病的發生就會愈來愈多,病毒的變異性也愈快,使得人類因應的難度大增。未來相關病毒性的疾病不會消失,反而會愈來愈多,頻率愈來愈高。

他進一步指出,或許有些人會樂觀的以為,疫病雖為人類帶來災難,卻也招來了許多創新發達的機會,將促使人類投入更多資源,研發各式智慧型工具、抗病毒藥物、疫苗等,加速科技、生技發展。

對此,他語重心長地說,人類不要一味地想要「人定勝天」,從「破壞中找機會」。而是該回到源頭思考,捫心自問:「這些創新發達,會不會自此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好?」他覺得答案是:「不會!」,因為整體而言,未來人為破壞對地球的威脅遠遠大於機會,若將希望寄託在對抗疾病,往往會事倍功半,如何將創新科技運用在環境保護,好好保存棲地,減緩氣候變遷,才是真正的治本。

二、疫苗研發屬科學問題,分配則成政治問題


COVID-19 為何會在極短的時間便引發世界大流行?陳時中部長分析,主要原因是全球化 帶來的便利,加上 COVID-19 的傳染性很高,症狀沒有特異性,無法準確檢驗與標示出相關病人,必然得靠檢疫、隔離、接觸者追蹤、擴大社交距離等公共衛生手段才能夠阻絕,然而,這些手段除了極權國家可以用強而有力的方式來做,在許多民主國家,則可能受制於民眾配合度的問題,以及長期防疫心理承受能力達臨界點,逐漸喪失遵循動力的「抗疫疲勞」,以致許多國家疫情方興未艾,一波接著一波。

他回想,去(2020)年 3、4 月時,全球疫情如火如荼之際,大家都把希望放在疫苗,認為唯有疫苗才可能終結疫情。一開始疫苗如 mRNA 疫苗、蛋白質次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不活化疫苗等的研發皆有疑慮,但隨著各國積極投入,各挑專擅者競逐技術,到了下半年可說百花齊放,不同類型的疫苗皆展露曙光,令人不禁雀躍:「期待已久的後 COVID-19 階段真的到了嗎?」

可惜事與願違,當疫苗的「科學問題」被解決了,便進入更複雜難解的「政治問題」,如「全球疫苗的生產與分配,能不能公平分配?」「疫苗施打速度夠不夠快?」

他強調,目前全球抗疫的困難點包含疫苗的供給、施打的人數、供應鏈等問題,以公共衛生的角度,無論是疫苗分配或施打速度,皆攸關增加病毒變異的風險,因此,不該放棄全球任何一個疫情嚴重的國家。此一公衛概念儘管淺顯易懂,當大難當頭時,擁有較多資源的國家仍以自保為先,不願將多餘的疫苗分給正逢危難的國家,讓疫苗施打的速度,快過病毒變異,留給全球多一點喘息的機會。人人自掃門前雪的結果,就是讓新興變種病毒有機可趁,進一步發生突變,削弱現有疫苗的功效,繼而導致疫情繼續延長。

觀察已施打疫苗的國家中,陳時中部長指出,美國在控制染疫確診數上算是成功,但究竟該歸功於施打疫苗,抑或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加強戴口罩規定、入境旅客須隔離檢疫等公衛措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會有定論。而以色列與英國確診數下降,則明確與疫苗的高施打率有關,其中,以色列主要施打的疫苗為輝瑞 BNT 疫苗(由美國藥廠輝瑞與德國生技公司 BioNTech 合作),次為美國莫德納生技公司生產的疫苗,英國則以牛津 AZ 疫苗為主,次為輝瑞 BNT 疫苗。鄰近的德國、法國因歐洲出現血栓案例,宣布暫停使用 AZ 疫苗,在政策搖擺混亂下,確診狀況變得更為嚴重。以打中國疫苗為主的國家如土耳其、智利、巴西,原本嚴重的疫情,在打了疫苗後未見改善,確診率反而升高。其中,他又以智利為例,表示智利人口 1,800 萬,跟臺灣人口相距不大,醫療與教育水準也不錯,政治穩定,與臺灣背景類似,儘管疫苗施打率高,但疫情仍舊往上升,後續的發展值得關注。

三、臺灣取得疫苗的策略與國產疫苗的進程


各國陸續施打疫苗,期望達到「群體免疫」逐步解封,早日恢復原本的生活,但身處國際現實,被拒於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 WHA)門外的臺灣,面對 5 月爆發的本土社區感染疫情,加上僧多粥少的疫苗,究竟有何規劃與安排?

陳時中部長表示,去年政府便訂定了疫苗取得的策略,包含「對外採購」、「國外大廠授權臺灣製造」、「國內自製疫苗」3 個方向。

在「對外採購」部份,當時因預購遭遇許多困難,加上疫情較輕,不知哪一家疫苗研發廠會成功,遂以不過度投資為原則,等到疫苗進入第二期的期中報告,看起來有成功的可能性,政府才開始洽購。

關於「國外大廠授權臺灣製造」,去年曾試著去談授權製造,但遇到量的問題,臺灣的產能最多到 1 億劑,廠商卻要求得到 3 億劑,超出能力太多,另一個考量是授權製造的生產線與國產疫苗的重疊,一旦國內廠商研發成功,生產線可能早被授權製造占滿。權衡臺灣必須走長遠的路,加上大流行時間拉長,在「流感化」下,可能產生超級病毒株,生產線必然要掌握自己手上,才有辦法因應快速的變化。因此,去年便決定捨棄「國外大廠授權臺灣製造」,而以「對外採購」、「國內自製疫苗」兩條路為主。

「國內自製疫苗」部分,陳時中部長指出,當時考量各類型疫苗研發的成功率與安全性,最後選擇的平台是次單位的蛋白疫苗,此類疫苗優點在於可 2-8℃運輸、儲放,若搭配合適的佐劑,可有效刺激免疫反應,不良反應發生比率較低,安全性高,但開發速度較其他平台慢,全球以此技術開發疫苗的廠商有美國諾瓦瓦克斯(Novavax)、法國賽諾菲(Sanofi Pasteur),以及國內3家藥廠─國光生技、高端疫苗、聯亞生技。

陳時中部長強調:「有人說我們(國產疫苗)慢,其實我們不算慢,國內原本參與的 4 家廠商,有兩家(聯亞跟高端)已進到 2 期臨床試驗,成功率算高,跟我們一樣做次單位的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諾瓦瓦克斯疫苗至今也尚未獲核准 EUA。」他認為,每種疫苗都有利弊,尤其全球的研發團隊都在跟時間賽跑,從投入到產出不到 1 年,風險也相對提高,一不小心失敗,所有投資都將功虧一簣,只能如履薄冰謹慎地一步步往前走。

針對來勢洶洶的本土社區感染疫情,5 月中旬蔡英文總統更親上火線向國人說明,目前高端及聯亞兩家疫苗廠商的臨床試驗第二期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強調政府會全力支持與協助,也會把關疫苗安全與品質,希望 7 月底以前供應第一波國產疫苗,提供國人足夠保護力,請民眾不用太憂慮,她也鼓勵聯亞與高端,繼續努力早日完成臨床實驗,加速產製安全的疫苗。

四、協助健全公衛體系,善用國產疫苗做為援外利器


身為國合會董事,陳時中部長對臺灣如何協助友邦與友好國家抗疫有著深切的期許。

首先,以長期而言,面對各種層出不窮的疫病,他強調,公衛體系的健全才是王道。有些開發中國家常會希望能得到立即見效的「特效藥」,對曠日廢時的基礎架構興趣缺缺,因此,他建議可以藉由我國在 COVID-19 的因應之道,當做協助友邦發展基礎公衛體系的說帖,提高他們的意願,未來在基礎架構中,設立安全網,逐一添入合適的配備,才可能因應各種不同的挑戰。

其次,當臺灣國產疫苗問世,且持續保持疫苗生產的潛力,國產疫苗亦可能變成援助友邦與友好國家的利器。因為臺灣疫苗市場胃納有限,多出來的部分可以做為援助之用,關於疫苗認證的問題,只要發展出一套互相認證的模式,當對方承認臺灣認可的技術性資料的審查,並採取緊急授權進口方式便能順利通關。而臺灣的防疫經驗亦能透過簽訂合作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與提出相關計畫,建立官方合作方式。

未來,他期待國合會能善用疫情、疫苗的主題,與友邦與友好國家多多分享臺灣的政治制度、福利體系,展開一連串廣泛的對談,讓大家從臺灣以民主抗疫的成果,對比極權國家阻絕疫情的手段看似有效率,對外援助的條件雖然誘人,卻犧牲無數人權與充作外交籌碼,從中體會與民主國家往來才維繫得長久,共同珍惜民主體制的可貴!

  • 更新日期: 2023/09/28
  • 點閱次數:97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