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第3期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第3期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運用防災科技強化全球農業發展韌性 -臺灣模式的實際應用與成果

蘇文瑞
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研究員

顏銘宏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技術合作處處長

摘要

「農業」是國際發展領域的重要主題之一,不僅涉及全球持續增長人口的糧食安全需求,同時也是開發中國家廣大人民的重要生計來源,尤其農業發展與自然資源的開發使用關聯密切, 因此近年國際社會討論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議題時,也必須將農業納入考量。臺灣自 1950 年代 開始推動發展援助工作迄今,農業始終是最主要投入資源的優先領域,國合會除了善用我國熱 帶農業技術與產銷發展經驗協助友邦強化農業發展外,近年的計畫內容也著眼於氣候變遷加劇農業災害衝擊,加強引入臺灣的科技防災能量,協助合作國家強化農業發展韌性與調適能力,以臺灣模式為國際社會落實「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做出具體貢獻。

關鍵詞:永續發展目標(SDGs)、農業發展、氣候變遷、防災科技應用、調適韌性(adaptive resilience)

一、前言


農業是一個「看天吃飯」的產業,農民在耕作過程必須面對各式各樣的風險與挑戰,包含自然面的氣候異常衝擊、市場面的供需價格波動、財務面的週轉資金不足、經濟面的農產貿易壁壘等,而不論先進國家或開發中國家政府都無法忽略糧食安全與基層就業的需求,必須一定程度扶持農業發展,尤其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第二項目標「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就與農業發展直接相關 [1],更突顯農業對於國際發展與人類未來的重要性與意義。

然而,隨著全球暖化帶來與日俱增的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事件,使得原就充滿不確定性波動的農業面臨更複雜多元的風險衝擊。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評估研究 [2],氣候變遷對於全球農業發展的可能影響包含:2030 年前造成超過 1.2 億人口(主要為農民)陷入極端貧窮;2050 年前造成穀物價格上漲 29%;氣候災害所致經濟損失中,超過 26% 由農業部門所吸收,另開發中國家與乾旱有關的經濟損失高達 83% 由農業部門吸收;動植物病蟲害跨境傳播加劇,植物病害造成每年全球經濟損失達 2,200 億美元;每年有將近 14% 的農產(約合 4,000 億美元)採收後損失等。

因此,如何透過國際合作與科技應用,減緩氣候變遷與各式災害事件對於農業發展的影響,已成為各國政府與國際機構關切的重要議題,而臺灣同時做為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以及積極呼應永續發展目標的國際社會成員,擁有豐富實務經驗與比較優勢可協助因應氣候變遷挑戰。本文將整理臺灣近年的防災科技發展優勢,進一步結合國合會近年農業類計畫著眼於氣候變遷加劇農業災害衝擊,說明如何加強引入臺灣的科技防災能量,協助合作國家強化農業發展韌性與調適能力,以臺灣模式支持國際社會落實「永續發展目標」。

二、全球農業發展面對災害的挑戰


農業發展與自然環境及資源息息相關,舉凡農林漁牧的開發均須仰賴大自然的氣溫、光照、降雨、土壤⋯⋯等要素,因此近年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高溫、乾旱、強降雨、海洋酸化、土壤劣化等事件確實對農業發展構成極大挑戰,也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例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於 2020 年發表《氣候變遷與土地特別報告》(Special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and Land)[3],首度探討氣候變遷與土地利用之交互關係,除了以科學數據分析氣候變遷對於農業及糧食安全的衝擊外,同時也呼籲國際社會應更加重視平衡農業生產及糧食供應系統以應對氣候災害,在生產端包含有效率的耕作、運輸及加工,在需求端包含調整膳食組合、減少生產損失及糧食浪費。此外,應建立農業保險及氣候防災等風險分攤與管理機制,加強建置氣候資訊服務,包含地區性災害早期預警系統及遙測科技等措施,透過技能建構提升農業工作者對於災害的抵禦能力。

除了自然災害之外,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如 2020 年的新冠肺炎大流行(COVID-19)亦嚴重衝擊農業生產與糧食安全。依據 FAO 的觀察 [4],此次疫情可能造成開發中國家收入下降、僑匯損失和地區性的糧價上漲,導致糧食獲取與糧食生產的雙重困難,甚至可能造成影響數以億計人口的全球糧食緊急事件。依據聯合國所發布的《2020 年世界糧食安全與營養狀態》(The State of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 in the World 2020)[5],新冠疫情所引發的 2020 年全球經濟衰退至少新增 8,300 萬至 1.32 億的飢餓人口,使得全球飢餓人口總數攀升到 6.9 億。在生產層面,中小型農戶可能因為疫情封鎖而無法及時展開播種工作,或甚至無法取得足量的種子與種苗,此一情形為 2021 年年底的糧食短缺埋下隱憂,而同樣需要關注的則是疫情可能加劇現有危機的嚴重性,例如衝突、自然災害、氣候變遷以及動植物疫病傳播,造成全球性的糧食不安全。因此,聯合國以及各個主要國際機構均加強呼籲,各國應加強致力於建立一個更具災害韌性與調適能力的糧食生產系統,而關鍵之一就是如何善用現代化數位科技,讓農業生產者可以 掌握自然氣候變異的早期預警資訊,並透過輔導推廣將預警資訊與田間農務整合,進而調適災害衝擊並減少損失,此即臺灣同時做為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以及積極呼應永續發展目標的國際社會成員,所能夠積極貢獻因應氣候變遷挑戰之處。

三、臺灣模式應用科技強化防減災


臺灣因地理位置,常遭受颱風淹水、乾旱與地震等天然災害之影響,根據《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17》[6],未來極端天氣將成為新常態,為因應各類天然災害,政府於 2003 年成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以下簡稱災防科技中心)做為專責防災機構,運用成熟之資訊科技輔助 防災人員掌握情資,並減低災害造成的衝擊。其中,災防科技中心開發災害情資網整合了各部會的預警、監測、情資資訊,並且透過空間化的整合方式,用來提供災情預判、防災整備、動態資訊監測、災情綜整等資訊。另外,也結合社群網路媒體如 Line APP 等,推播即時正確的防災資訊給需要的民眾,讓國人在對災害衝擊時能夠及早因應。此外,臺灣正邁入 5G 時代,物聯網技術已越趨普及,相關技術也已納入防救災應用當中 [7],目前水利署於全臺易淹水熱區設置超過千處的淹水感測器,災防科技中心透過淹水感測網的即時監測數據,應用於淹水災害監測與預警,對於淹水災害防範帶來助益,相關科技也同時運用於農業災害防範上。

(一)災害情資網

災防科技中心自 2010 年起,著手開發建置「災害情資網」,整合氣象、水文、農業以及社 會經濟等相關資訊 [8][9],透過空間資訊技術,以「共同防災地圖」的概念,提供防災人員易讀、 易懂且即時的防災資訊。以下分別以風災與水患、寒害以及 COVID-19 等應用情境說明災害情 資網如何提供輔助決策情資。

1.風災與水患

當臺灣附近海域有颱風生成時,颱風未來的動向以及可能帶來的衝擊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因此,災害情資網會提供最新的颱風位置及路徑,以及颱風目前的風速、行進速度與暴風半徑等情資,除中央氣象局官方路徑預測外,系統也同時顯示各國的預報路徑供參考。當颱風接近臺灣,災害情資網除了關注可能受衝擊區域外,也會比對當季盛產農作物的地理分布,另外也可透過歷史颱風的個案,掌握過去類似颱風對於全臺總累積降雨的分布、行徑路線及各縣市歷史農損數據。透過歷史個案的分析資訊,讓可能受影響區域的相關農業人員及早防範可能帶來的災害衝擊。

2.寒害

2016 年臺灣因為負北極震盪影響,極端低溫造成全臺農漁業受害嚴重,災防科技中心為了因應低溫對農業造成之影響,著手開發寒害情資,透過整合氣象與農業情資,於寒流來臨前分析可能受影響區域以及農產品,並提供決策輔助資訊給農政單位及早因應,以降低寒流造成之衝擊。以 2021 年 1 月的多波寒流為例,災害情資網於寒流來襲前 2 天即提供預警資訊給相關單位,亦提供臺灣重要農產可能影響區域以及產值分析,讓相關單位可初步掌握可能影響層面, 並依其職掌運用相關情資進行宣導,協助農漁民及早防範因應。

3.COVID-19

2020 年 COVID-19 影響全球,臺灣因為全民防疫意識高加上善用資訊科技,得以讓損害降到最低。為避免民眾因群聚造成感染風險增加,災防科技中心導入人流技術,透過電信基地臺的無個資行動裝置數量統計資料,據以推算區域內可能的人流數量。災害情資網透過該推算人流數,輔助縣市政府在連假期間掌握各旅遊景點可能人潮聚集狀況,並進行適當調控。以 2020 年 5 月 1 日勞動節連假為例,各縣市政府均運用本系統掌握各熱區景點的人流狀況,新北市政府更透過即時人流監測與在地回報雙重機制,有效控制各景點的人數,並適時提醒保持社交距離與戴口罩,降低因群聚造成的感染風險,也進而避免大規模社會管制與封鎖,使得包含農業在內的各行各業均能正常運作,避免農糧生產危機。

(二)社群媒體於災防應用

近年來由於網路發達,臺灣在社群媒體的運用也越趨普及。因此,災防科技中心也在災害防救導入社群網路技術應用,以下將分別從資訊接收與發布說明應用方式。

1.社群資料攀爬(social media crawler)

過去發生緊急災害後,政府需靠民眾的 119 通報或新聞媒體播報獲知災情。隨著社群媒體技術成熟發展後,災防科技中心開始結合社群網路攀爬技術,只要民眾將災害情資,以文字、照片或影片等方式,公開發布到社群網路上,災防科技中心透過網路爬蒐技術,運用災害關鍵字如「淹水」、「崩塌」等進行資料過濾,最後再透過半自動化方式定位出可能災害位置進行製圖以提供防災人員參考,相關作業流程如圖1。

圖1 社群資訊防災應用流程

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資訊推播

災防科技中心除了透過社群網路蒐整災害情資外,也積極運用社群網路提供正確且即時的災害情資。透過與 Line 公司的合作,災防科技中心整合氣象、水文、交通及民生等 4 大類別資訊,目前已經提供 33 項的即時預警資訊。例如當氣象局發布寒害警報時,也會同步推送資訊到災防科技中心建置的災害示警平臺,並隨即透過 Line 平臺轉發給有需要的民眾。過去民眾可能需要透過新聞媒體或各業管機關網站得知的訊息,現在都可以運用社群媒體平臺主動推播機制快速且正確地掌握各類災害情報並及早因應。

3.物聯網技術運用

臺灣政府於 2017 年起推動「前瞻基礎建設 - 數位建設」計畫,應用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 建置各項智慧生活服務系統,並針對「空氣品質」、「地震」、「水資源」與「防救災」 4 大領域提供大數據資料以及相關服務,災防科技中心也著手整合相關資訊研發實際應用。以淹水監測為例,經濟部水利署已於全臺 1,000 多處易淹水地點佈設淹水感測器,可以即時反映各地淹水災情,惟因為外在環境影響,相關感測裝置仍可能有誤報發生情形,必須適時結合人工專業判斷。

另外,由於淹水感測器主要以該地點之淹水深為監測對象,然防災人員更需要掌握的是可能淹水影響之範圍,因此災防科技中心除了運用經濟部水利署所布建之淹水感測網外,也同步整合中央氣象局之雷達迴波與監測雨量資料、內政部地政司的數值地形以及國內各單位所布建的即時監測影像等資料進行加值運用,主要應用流程如圖 2,當淹水感測器偵測到該地點淹水 深超過設定水深時,系統會自動比對鄰近雨量站之最新記錄雨量值以及該地區上空雷達迴波強度,確認是否正在降雨,當確認符合以上 3 條件時,系統會透過社群軟體推播機制,推播警訊給防災人員,相關訊息也會同步呈現於災害情資網。以 2020 年的基隆豪大雨事件為例,當時透過該地淹水感測器發現淹水深正在增加,系統經過與在地雨量站及雷達迴波資料比對驗證後,隨即發出警戒資訊提醒防災人員。防災人員在接收通知後運用災害情資網同步掌握該地低窪地區範圍,並運用鄰近的即時監控影像了解淹水狀況,相關資訊對於防災人員掌控情資及救災機具預布可發揮良好之功效。

圖 2    資料聯網於淹水感測應用流程

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三)災害情資輔助農政單位應用說明

由於農業備災作業耗時費力,且宜在風雨增強前進行,以確保農業經營者人身安全,經與農政單位研商後,災害情資網於颱風海警發布前 3 天便提供相關情資,增加農民與相關單位備災時間,原則上提供 3 階段示警情資,本文以颱風災害應變為例說明如何運用颱風災害情資輔助農政單位備災應變。當啟動颱風農業應變時,災害情資網將依不同階段提供示警情資:

  1. 第一報情資:包含氣象局預報颱風路徑、各國颱風路徑圖、歷史颱風各路徑農損分布、 可能受影響作物及農試所作物防災圖卡。
  2. 第二報情資:配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開設,增加本中心情資研判成果。
  3. 第三報情資:於陸上警報後,增加降雨、風力、淹水、坡地、道路等情資研判資訊。

農業災害情資在 2017-2019 年協助農業情資支援已累積 3 年實務經驗,累計共支援預警資訊簡報共 39 場次災害事件,情資研判簡報共 15 場次,作物預警資訊共 11 場次。針對颱風災害建立農業災害應變程序,預警資訊包含颱風現況說明、災害風險趨勢研判、相似颱風路徑歷史案例、農作物防災資訊、農作物防災建議、各類作物防災圖卡、各縣市作物統計等 7 種類型,各類型情資會依照不同災害應變情形增減情資內容,如降雨、風力、淹水、坡地、道路等情資研判資訊。農政單位收到相關情資後,會即時發布到各地方農政單位例如農業改良場並傳遞給各地農民以利進行後續防範措施。

四、國合會善用臺灣科技防災模式推動援外工作


由於我國友邦多位處災害潛勢地區,尤其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每年均有颶風侵襲,2020 年更因為全球暖化影響,大西洋共計生成破紀錄的 30 個熱帶風暴,在 2020 年 11 月間接連有 4 級的艾塔(Eta)及 5 級的約塔(Iota)颶風侵襲我中美洲友邦尼加拉瓜、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及貝里斯,強風豪雨對友邦重要的農業經濟造成相當影響。另外,氣候異常也衝擊友邦農民原本熟悉的耕作方式,亟待透過科技工具與作物防災技術輔導來重新建構田間實務,增加農業工作對於氣候災害事件的調適韌性。

不同國際機構對於「韌性」(resilience)的定義略有不同,茲綜整與農業領域較相關的機構說明如下:

(一)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個人、家戶、社區、城市、機構、體系與社會面對一系列 風險事件時,具備防範、抵禦、吸納、調適、回應與恢復的能力,並且在維繫基礎功能的同時能夠不損害永續發展、和平安全、人權福祉的長期價值 [10]。

(二)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社會、經濟與環境系統應對危害風險事件的能力,並以能夠維持關鍵功能、身分與結構的方式予以回應與重新組織,並保持調適、學習與轉化的能力 [11]。

(三) 聯合國減災署(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UNDRR):暴露於風險之系統、社群或社會能夠及時且有效抵禦、吸納、調適並從中轉化、復原的能力 [12]。

整體而言,不同機構對於韌性的定義均強調「因應」、「調適」以及「轉化」的能力,如果進一步對照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對於農業韌性所提出的政策建議 [13],大致可從時間尺度歸納出面對災害的 3 種做法:短期:具有承受及因應災害的能力,目標是減少損失;中期:具有調適災害的能力,目標是預防損失;長期:轉化慣行做法,目標是更具永續性與韌性。在國合會近年積極創新的努力下,農業類計畫逐步納入智慧科技、韌性調適的元素,除了呼應國際潮流之外,也能夠援引臺灣發展「氣候智慧農業」(Climate Smart Agriculture, CSA)實際嘉惠農民的經驗 [14],提升援外成效,茲舉案例說明如下。

(一)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農業因應氣候變異調適能力提升計畫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係加勒比海島國,近年甚受氣候變遷影響,例如 2015 年即發生嚴重乾旱,農產總量較前一年度大減 31.2%,直接影響國家糧食安全與農民生計,因此克國亟盼提升農民對於氣候變異(climate variability)的衝擊。為協助克國強化氣候變異之資訊預警與調適能力,進而改善農民面對氣候變遷的脆弱度(vulnerability),本計畫重點工作包含建立早期預 警資訊蒐集機制、研發引介作物防減災技術、提升農業資訊普及率,應用既有的社群媒介建立作物防減災資訊傳播機制,使農民可應用資訊降低災損,進而提升克國農業系統韌性。

本計畫自 2018 年啟動執行迄今,已增設 4 座農業氣象站,用以即時蒐集並傳輸農業微氣 候數據(https://www.agromet.kn/),並與我國中央氣象局合作培訓克國合作單位人員提升氣象測報能力,亦辦理「作物栽培試驗與農業災損調查評估」與「農業氣象資訊應用」等專業技術能力建構,以及設立示範農場及農民示範田,用以辦理作物栽培試驗及蟲害監測調查, 並設立克國首個農業資訊整合平臺(https://sites.google.com/view/stkittsandnevisagricultralinf/ information?authuser=1),即時推播農業防減災資訊。

運用科技提升農業韌性的重要關鍵在於,必須讓資訊科技真正貼近農民實際田務工作,因此駐克國技術團與當地優質農民合作,在農民田區導入作物防災栽培曆、正確用藥手冊、農業及氣候資訊應用等做法,並辦理觀摩會讓農民從同儕的實際成果中了解所謂的智慧農業並非僅限於精密溫室或田間感測器,更重要的是正確使用資訊做出合理且即時的田務決策,面對短時間內的氣候變異事件可即時反應,減少農產損失。

(二)尼加拉瓜運用科技強化糧食推廣計畫

本計畫擴大運用國合會與國際熱帶農業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opical Agriculture, CIAT)合作建置之農業科技資訊平臺 Arroz Nica,針對尼國主要糧食作物稻米及紅菜豆提供技術協助。Arroz Nica 整合了許多農民栽培過程需要的資訊 [15],包括栽培曆、農業氣候、土壤地圖及肥培與病蟲害管理等,為因應尼國鄉間通訊設施可能限制,軟體設計成可在離線狀態下使用,確保偏鄉小農都能受惠於資訊科技,對此尼國國土研究局局長古提瑞茲(Vladimir Gutiérrez)特別感謝臺灣的協助,強調本項計畫將原本冰冷的科技工具轉化為溫暖的實際行動,尼國農業科技署署長卡德娜(Claudia Cárdenas)也期待藉由資訊軟體的應用可提升尼國小農面對氣候變遷時仍能確保生計。

事實上,讓資訊科技工具發揮力量的前提在於系統背後有堅實的農業技術能力,這也是臺灣援助模式有別於其他國際機構之處,透過派遣駐外技術團推動品種育成、土壤調查、農民組織、田間輔導等深入扎根工作,才能夠進一步將相關基礎轉化為資訊平臺、栽培模型、田間感測數據分析等科技應用成果。以尼國本計畫為例,技術團在尼國全境輔導設立 155 座優質稻種銀行,藉由深入草根的技術輔導,將優質稻種供應量從 4% 提升到 34.6%,後續再導入資訊科技工具提升農民栽培端能力,進而提升整體糧食產量達 37%,受輔導農民的每公頃收益也增加約 500 美元,呼應 OECD 對於農業韌性所提出的中期調適災害能力及預防損失,以及長期轉化慣行做法,使農業工作更具永續性與韌性。

五、結論與建議


隨著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各項科學證據日益明確,各個國家的社會經濟活動也面臨直接或間接影響,尤其「看天吃飯」的農業更是如此,除了各地農民過往從先輩或經驗所得到的栽培知識已很難全盤適用於氣候變遷時代之外,甚至一場猝不及防的強降雨就可能讓農民血本無歸,不僅損害從農人口的生計,也影響了地區的糧食安全。

有鑑於此,國際社會近年來越趨重視資通訊科技在農業的應用,主要發展機構亦倡議推動「氣候智慧農業」,此為臺灣有豐富經驗與專業優勢之領域,未來如何更有系統地善用比較優勢提升我國參與永續發展目標的影響力,本文提出幾點建議如下:

(一) 應用資通訊科技提升農業災害韌性,應避免陷入工具性思考,亦即以為架設氣象站或田間感測器就等於智慧農業,依據國合會的計畫執行經驗,科技與農業的跨領域整合重點仍是在於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的提升,首先必須深入瞭解農民的現實 狀況,據以研提適合當地環境的軟硬體整合方案,並透過能力建構讓推廣員及農民將資訊科技應用納入田間實務中,再接著持續定期蒐集回饋意見以優化軟體效能,形成技術團與當地農民共同協作的正向循環。

(二) 災防科技應以人為本,透過資訊工具整合各單位數據,轉化成易讀易懂的視覺化圖資,提供決策者、推廣人員、災害應變人員、農民容易理解的資訊,並透過由下而上、從小到大的觀念教育推廣,讓一般民眾都能正確認識氣候變遷與自然災害的後果與影響,從而建立共同應對氣候變遷的集體認知。

(三) 氣候變遷係國際社會最為關注的發展議題之一,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亦是我政府積極參與的國際條約,臺灣在調適與減災領域均有相當成熟的產官學執行能量,未來藉由國合會做為平臺穩定輸出我國對開發中國家的協助,可充實我國爭取加入 UNFCCC 並強調「Taiwan Can Help, Taiwan is Helping」的具體貢獻。

(四) 國際發展計畫具有潛在商機,尤其各國及援助機構均體認到事前投資於防減災工作上的效益,遠高於事後投注資源於救災與災後復原,由於我國不論在人工智慧、5G 應用、民生物聯網、數據整合分析、社區防災、防減災工程都有充沛的優勢,加上臺灣位處容易發生自然災害的地理位置,有助於開發各項防災技術與軟硬體實用功能,未來政府可研擬措施鼓勵相關業者積極參與國際發展計畫,一方面開拓我國產業海外商機,一方面善用防減災產業力量擴大國際參與空間。

 

註釋

1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2”. https://sdgs.un.org/goals/goal2

2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s Work on Climate Change –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2019”. http://www.fao.org/3/ca7126en/ca7126en.pdf

3  IPCC. “Special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and Land”. https://www.ipcc.ch/srccl/

4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http://www.fao.org/2019-ncov/q-and-a/ impact-on-food-and-agriculture/en/

5  FAO/IFAD/UNICEF/WFP/WHO (2020). “The State of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 in the World 2020”. Rome.

6  許晃雄 , et al. (2017)。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17 -物理現象與機制 edited, 科技部

7  張子瑩、蘇文瑞、陳宏宇 (2019)。〈智慧防災:資料應用及公私協作之實現〉,《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 第 7 卷第 2 期,2019/06 發行。

8  蘇文瑞、徐永衡,2019。〈農業災害情資網應用〉,《農業氣象觀測及應用手冊》,頁 92-96,2019。

9  劉玫婷、黃亞雯、徐永衡、李欣輯、陳永明、蘇文瑞 (2020)。《農業天然災害情資建置與應用研究》,技術報告

10  FAO et al. (2018). “The State of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 in the World 2018: Building Climate Resilience for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 Rome.

11  Barros, V. et al. (eds.) (2014). “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Part B: Regional Aspect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NY, USA

12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21). “Terminology: Resilience”. https://www.undrr.org/ terminology/resilience.

13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al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Multiple Risks”. Paris.

14  臺灣農民運用科技工具減少災害損失之實際案例請參考: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 paper/5739522052 以及https://easttaiwan.news/2020/09/10/%E6%99%BA%E6%85%A7%E7%9B%A3%E6%B8%AC%E6%9C%89%E6%A9%9F%E8%BE%B2%E5%A0%B4%E3%80%80%E3%80%80%E3%80%80%E8%A E%93%E8%91%89%E8%8F%9C%E9%A1%9E%E9%99%8D%E4%BD%8E%E7%B4%8425%E8%80%95%E7%A8%AE%E6%88%90%E6%9C%AC/

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34PTPQ109s

  • 更新日期: 2023/09/28
  • 點閱次數:116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