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第3期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第3期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編者言》天災、疫病與糧食安全

「獲得溫飽」這件事,自古以來一直是各個政治體領導人關切的問題,它不只直接影響人民 的生命存續,更攸關一個政治體的興衰盛亡,從歷史的殷鑑中,我們看到古今許多大帝國的毀滅,多受氣候、戰亂、疾病及人口增加等因素,導致糧食產量不足,進而引發飢荒,甚至各地農民揭竿而起,推翻政府。

然而,人類文明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糧食安全的問題,並未得益於耕作技術的進步獲得解決,反因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而日益嚴重,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 (Thomas Robert Malthus) 曾指出,人口成長必定高於糧食供應,且這個問題無法根本解決,即使糧食暫時增加了,人口仍會持續成長,但在土地和作物產量有限的情況下,糧食不可能永遠增加。加上自 2019 年年底,全球接連爆發非洲蝗災和新冠肺炎疫情,增加全球農產品供給的不確定性,引起全球糧食市場波動,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危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 WFP) 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影響,全球極度飢餓的人口可能在 2020 年底達到 2.65 億人,相較 2019 年的 1.35 億,多了一倍以上。

因此,本期以〈天災、疫情對全球糧食安全的影響〉為主題,透過不同的面向,探討目前全球所面臨的糧食安全問題,並剖析臺灣在面對全球的糧食困境時,又能做些什麼。

一般普遍認為,本次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糧食價格可能會產生巨幅的波動,進一步引發糧食危機,但在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林義鈞教授所撰寫的〈COVID-19 疫情下的全球糧食安全〉一文中,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林教授認為,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 年全球飢餓人口將較 2019 年大幅增加,但全球的糧食價格在歐洲、北美及亞太等三大區域主義板塊的調控下,維持了全球糧食貿易的透明化,並且抑制了糧食保護主義,穩定了本波糧食價格上漲的趨勢,且在三大區域主義板塊發揮糧食安全治理的外溢效果下,拉美、非洲、太平洋等其他區域的農業市場,糧價的波動也獲得平穩。臺灣大學農經系徐世勳教授及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張靜貞研究員共同撰寫的〈減少糧損及食物浪費,創造雙重紅利 - 我國參與 APEC 糧食安全論壇的經驗分享〉一文中,則顛覆傳統從「加法」運用糧食增產的方式來解決糧食安全的角度,而反以「減法」為出發點,透過減少糧損與食物浪費的方式來增加糧食安全,徐教授及張研究員在文章中引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指出,全球每年約有 13 億噸的糧食從採收到消費的過程中損失或浪費掉,因此,若能夠減少糧食的損失及浪費,將有助於增加糧食的供給,而這也打破了傳統上「糧食安全等同提高糧食自給率」的迷思,徐教授及張研究員在文中更進一步指出,減少糧損和食物浪費亦可減緩氣候變遷。太平洋島國除了是氣候變遷第一線的受害者以外,在這次的新冠疫情中,雖未發生大規模的感染,但因這些國家大多數的物資都必須仰賴外來的資源,各國貿易往來的減少,使得這些島國也成了新冠疫情下另類的受害者,因此在本期邀請師範大學華文系楊聰榮教授撰寫〈氣候變遷與病毒疫情對於小島國家糧食安全的威脅與影響 - 以南太平洋為中心的思考〉一文,文中楊教授認為,過去國際援助中重視能力建構及建立本地系統方式,在小島國面對其變遷與病毒疫情的衝擊及影響下,顯得緩不濟急,因此,臺灣在對這 些地區國家的援助上,應該要發展糧食安全的緊急應變系統,以因應時局。

最後,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蘇文瑞研究員與國合會技術合作處顏銘宏處長共同撰寫的〈運用防災科技強化全球農業發展韌性 - 臺灣模式的實際應用與成果〉一文中,除了與讀者分享臺灣如何運用科技防災、減災進而強化臺灣的糧食安全外,也分享了國合會在運用臺灣科技減災協助友邦增加農業工作對於氣候災害事件調適韌性的經驗。

本期的焦點企劃單元以〈氣候變遷下的農業創新與轉型〉為題,專訪行政院農委會陳吉仲主委,訪談中,陳吉仲主委除了分享臺灣在面對氣候變遷時,如何持續維持糧食安全及農業永續發展外,陳主委也點出,臺灣如何運用援外計畫,將成功經驗分享給島嶼型的邦交國,增進這些國家的糧食安全。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將「零飢餓」定為目標 2,顯見糧食安全問題為國際間所關注的焦點,臺灣除了在農業及科技領域在國際間享負盛名外,多年來也運用這樣的比較優勢,積極提供國際社群相關援助,希望能藉此協助全球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然而,在面對當前諸多外在挑戰的環境下,援外計畫在執行上需要更具彈性及時效性,透過本期的文章,或許對我國在協助全球提升糧食安全的議題上,能夠提供創新的啟發。

  • 更新日期: 2023/09/28
  • 點閱次數:102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