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志工─合作發展橋梁的搭建者

文‧圖/聖露西亞環保志工 蔡德馨

美麗島嶼的沉重負擔

  聖露西亞堪稱為西印度群島之美女海倫(Helen of the West Indies),有著獨特的熱帶火山海島地景。因此,露國以觀光業為主要經濟收入產業,每年到了乾季,也就是北半球的秋、冬季,約二十萬名的遊客,如同候鳥過境般,前來此島,享受溫暖天堂小島的陽光、海灘和熱帶雨林。

  但美麗的小島潛伏著可怕的危機。由於工業發展較少,絕大多數的生活用品、食品、家電等商品皆為海外進口,在只進不出的情況下,大量廢棄物的產生,垃圾經年累月的累積,帶給島嶼環境巨大的衝擊。根據聯合國2012年的調查,平均每位露國人每天平均丟棄4.35公斤的垃圾,而每到觀光季,平均垃圾量甚至能增加到兩倍。

發現在地問題

  由於島嶼人口增加、都市化、消費行為的改變和貿易等因素,有學者推測,每年將會有4%的垃圾量增加。目前露國共有四座垃圾掩埋場,兩座已關閉,兩座使用中,使用中的其中一座有衛生規劃的掩埋場,預計使用壽命為20年,也就時說,20年後(於2023年)就需要在面積狹小的島嶼上尋找下一個掩埋場;因此延長掩埋場的壽命是當務之急。

  在台灣做習慣資源回收的人,到露國一定會很不習慣,因為所有的垃圾都進入同一個垃圾桶並一起進入掩埋場。筆者於2010至2012年來到該國,服務於永續發展部門下的森林局,執行環境教育相關的服務工作,過程中發現許多矛盾之處。當推廣者在告訴民眾保護環境的重要之餘,卻沒有辦法更務實的宣導保護的措施,因為中央廢棄物管理單位並沒有資源回收的機制,同時也少有人知道該如何做資源回收。「真的沒有人在做資源回收嗎?」這不止是當地人們的問題,同時也是筆者心中的疑惑。

解開心中的疑惑

  為解決心中的困惑,2013年8月,筆者以國合會專案志工的身分再度來到露國,任務為協助中央廢棄物管理單位(Saint Lucia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uthority)調查、研究全島資源回收業者的狀態。

  由於過去沒有相關的研究,加上資訊傳播不全,許多的訊息都是口耳相傳,沒有紀錄,所以收集資料相對困難;但也因為過去兩年建立的人際關係和對當地文化的了解,積極主動的接觸不同的人和與他們溝通、收集線索,讓筆者得知露國有多達二十多家的資源回收業者,正在為他們的家園認真、賣命的工作。

  原來,露國中央單位並無資源回收機制,但有民間單位看見了回收業的商機,已紛紛展開了回收的工作;這些私人小型回收業者在沒有政府協助下,進行著保護環境和推動經濟的重要任務,不但如此,他們所提供就業機會,對失業率高達23.8%的聖露西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

  筆者在這六個月的服務期間,拜訪了所有的回收業者,瞭解他們的工作和所面對的挑戰,整理大家的意見,彙整向中央管理單位報告且提供建議。所收集來的資料,不但有助於服務單位新計畫的決策,也建立起政府與回收業者合作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統整過的回收資訊,透過手冊、網路、推廣活動、會議等方式讓民眾瞭解,建立回收業者與民眾間互助的關係。


筆者在露國進行環境保護講座
搭建合作的橋梁

  雖然每次的任務都會有不同的挑戰存在,但由於露國已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同時服務單位和筆者的目標清晰且明確,任務執行起來相對順利。服務單位配合度高,且願意與筆者討論溝通,接納相關建議,一起分工完成任務,並對志工有執行困難的部分,主動提供協助。因此計畫如期完成,且成果豐富;相關成果包含調查研究報告、全國資源回收站地圖、資源回收手冊、環境宣導與成果發表會等。

  本次任務的根本目標其實很簡單,就是搭起「政府單位與回收業者」及「回收業者與民眾」間的合作橋梁,讓這些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互相合作。這是一件大家都覺得是必須做且過去都想做的事,筆者很榮幸且幸運的能提供這項協助。當地的同事常和筆者說 “Grace, you let us learn again our country!”,但對筆者而言,更感謝所有一同完成任務的參與者,讓筆者有機會再次深入了解當地,向當地學習且一起成長。

相關連結

聖露西亞之環保聖誕節

一位海外志工的省思與再出發

在聖露西亞與自然共存,活出健康身心靈

在創作中學環保

小地方,大啟示─聖露西亞森林教育展示中心改善計畫

走入聖露西亞的自然教室─中學生森林步道攝影比賽

  • 更新日期: 2022/06/03
  • 點閱次數:288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