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第17期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第17期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當季專論》以自然解方推動氣候變遷調適行動之國際合作趨勢與啟示

施友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摘要

2021 年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格拉斯哥氣候協議》(Glasgow Climate Pact)提出

「自然解方」(Natural-based Solutions, NbS)為氣候變遷調適行動的關鍵措施之一,可確保社會福祉與環境保障。2023 年第 5 屆聯合國環境大會(Fifth ses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 UNEA-5)定義 NbS,並已達成推動共識,自然生態系服務可提供解決方案,提升國家整體因應氣候變遷調適之韌性,因應各種社會挑戰,近年各國逐漸以自然解方推動氣候變遷調適行動,同時落實國際合作運用已成為國際趨勢。

為因應氣候變遷與國際發展趨勢,我國在 2023 年起推動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已納入 NbS 概念,本文歸納歐盟、英國、日本、美國與東協國家之作法,並解析我國以自然解方推動氣候變遷調適行動之機會與挑戰,期望透過各國做法與策略,對我國未來以自然解方推動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拓展國際合作提供啟示。基於我國在水利與農業領域具有特色優勢,且長期與東南亞國家已建立國際合作鏈結,建議未來可參考先進國家作法,以自然解方推動氣候變遷調適行動之國際合作,推廣至東南亞國家,以深化國際開發援助之運用。

關鍵詞:自然解方、氣候變遷、調適、國際合作

 

一、前言

第 5 屆聯合國環境大會(Fifth ses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 UNEA- 5)定義「自然解方」(Natural-based Solutions, NbS)的概念為「對自然或改變過的陸地、淡水、沿海及海洋生態系, 採取保護(protect)、保育(conserve)、修復(restore)、永續利用

(sustainable use)、管理(manage)等行動,有效地調適因應社會、經濟及環境挑戰,同時增進人類福祉、生態系統服務、韌性及生物多樣性」[1],簡言之,NbS 是一種運用自然生態系服務,提升國家整體氣候變遷調適韌性、因應各種社會挑戰的解決方案。

NbS 的核心概念是提升自然環境韌性與維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而提供解決方案,因應社會挑戰,而非依賴傳統的工程技術,如:復育濕地不僅有防洪功能,還能提供棲地、過濾污染物與提升水質,復育森林除碳匯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功能,還可能作為原住民社區的生計來源,上述都是常見的 NbS 案例模式。NbS 提供創新與永續的解決方案,透過保育與利用自然來應對多重的永續發展挑戰,實現環境、經濟、社會之三贏效益,國際間已日益重視,近年逐漸運用在氣候變遷調適行動,已成為氣候變遷領域國際合作趨勢之一。


二、以 NbS 推動氣候變遷調適行動發展歷程與趨勢

(一)NbS 為生物多樣性及氣候變遷調適行動關鍵解方之一

近年是 NbS 發展的重要關鍵時期,全球整合 NbS、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調適等關鍵議題,提出整合性解決思維與方案,於 2021 年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格拉斯哥氣候協議》(Glasgow Climate Pact)提出「自然解方」(Natural-based Solutions, NbS)為氣候變遷調適關鍵措施之一。再者,於 2023 年第 5 屆聯合國環境大會(Fifth ses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 UNEA-5)時通過 NbS 定義並達成共識,並於第 28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時聯合國正式提出 NbS、生物多樣性及氣候變遷調適之整合解決方案之聯合聲明,明確指出運用 NbS 推動整合性之調適解決方案,並減少氣候對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各國簽署《COP28 氣候、自然和人類的聯合聲明》(COP28 Joint Statement on Climate, Nature and People),承諾以協同、專注和漸進的方式,擴大氣候與自然融資支持,確保透過 NbS 促進整體氣候變遷調適行動之效益,[2] 如圖 1 所示。以下分別簡要說明 NbS、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調適等關鍵議題重要發展歷程。

在 NbS 方面,世界銀行(World Bank)於 2008 年首次提出 NbS 概念後,2010 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強調 NbS 在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策略的重要角色。2016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彙整過去各國透過自然生態系服務提供社會經濟與氣候變遷議題的 NbS 解決方案,包括:生態系為基礎的調適(Ecosystem-based Adaptation, EbA)、生態系為基礎防減災(Ecosystem-base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Eco-DRR)、綠色基礎設施(Green Infrastructure, GI),並於 2022 年提出 8 項全球標準,包括:1. 辨識與界定特定社會挑戰;2. 考量整體尺度(scale);3. 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有淨增益;4. 具備經濟上可行性;5. 基於包容、透明和賦權的治理過程;6. 在其主要目標與多重利益間進行平衡取捨;7. 基於科學證據進行調適管理;8. 在適當規範體系下永續且主流化發展。[3]、[4]、[5]、[6]

在生物多樣性方面,2022 年 12 月《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第 15 屆締約方大會(CBD COP15)落幕,通過《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架構》

(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訂定目標將於 2030 年保護至少 30% 的陸地與海洋,並提出透過實施 NbS 可達成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

在氣候變遷調適方面,NbS 與氣候變遷調適的交互作用,歷經 2019 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紐約舉辦「氣候行動峰會」(Climate Action Summit)將 NbS 作為討論重點之一,使各國領袖更加關注 NbS 在氣候變遷調適的功能,至 2021 年《格拉斯哥氣候協議》肯認 NbS 是為氣候變遷調適帶來高度效益的關鍵作法,同時可以確保社會福祉與環境保障。


(二)NbS 氣候變遷調適面臨多元化的機會與挑戰

1. 全球 NbS 氣候變遷調適資金逐漸上升,以森林、混農林業、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

各國紛紛提出明確資金規劃應用在融資、科學研究、能力建構等 NbS 相關政策,NbS 氣候變遷調適之資金需求已逐漸上升。依英國牛津大學與國際組織「全球調適中心」(Global Center on Adaptation, GCA)的共同報告《投資自然解方以推動調適行動》指出,全球 NbS 資金需求逐漸上升,至 2030 年將達 0.7 兆美元,以森林、混農林業、保護生物多樣性占比最高,公共財政主要運用於保護生物多樣性及景觀,而私部門則多挹注在生物多樣性補償、永續供應鏈及影響力投資。[7]

2. 以 NbS 推動國家調適政策面臨缺乏基線與量化追蹤績效方法

根 據 Hanbing et al.(2023) 研 究,NbS 納 入「國家自定貢 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中的常見挑戰,在於 NbS 氣候變遷調適計畫大都集中在森林、水資源治理應用,尚缺少基線與量化指標與目標,因此許多 NbS 氣候變遷調適計畫的承諾只是宣告或規劃中,但並未有具體實施措施,雖然 NbS 可作為減緩與調適的整體解決方案,但各國只做減緩或調適單一面向計畫居多。[8]

《巴黎協定》下,各國每 5 年更新一次 NDCs,其中高達 131 個國家(達 69%)將 NbS 納入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或減緩計畫;156 個國家(達 82%)將 NbS 集中運用在森林、水利、農林相關生態系領域,許多國家僅宣布在未來支持政策中加強 NbS 調適措施的科學研究,但 NbS 調適監測與基礎研究仍相對有限,[9] 實務上也存在應用過度集中特定自然資源、缺乏基線資料及量化追蹤方法等挑戰。

3. 透過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計畫協同合作,以提高氣候變遷調適 NbS 之多重效益

有關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計畫協同多重效益之關鍵作法,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認為要將 NbS 融入 NDCs,相關推動建議包括以下 7 項步驟:1. 建立生物多樣性基線;2. 評估現有能力;3. 評估未來願景;4. 建立分析與 NbS 對氣候變遷調適效益方法;5. 科學基礎規劃:運用國土空間資料,從既有的自然行動著手,擴大為NbS 應用;6. 建立定量指標:將定量或可衡量的 NbS 目標納入 NDCs,以利政策一致性與追蹤成效;7. 納入支持措施:改善或創造有利條件以將 NbS 納入 NDCs,及推動相關支持措施。[10]

三、以 NbS 推動氣候變遷調適行動之國際經驗與國際合作方式

歐盟、英國、日本、美國及東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等國家與區域均將 NbS 納入氣候變遷調適政策,並透過國際合作方式進行推動,說明如下:

1. 歐盟將 NbS 作為各項政策的支持措施,透過建構 NbS 的數據基線與研究,作為國際合作與國際援助的方法

歐盟之 NbS 政策主要在於《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及《歐盟 2030 生物多樣性策略》(EU biodiversity strategy for 2030),包括:恢復退化的生態系統、推動自然災害風險管理、建構綠色基礎設施等措施,尤其在景觀尺度的計畫與目標中,NbS 被認為是執行的關鍵作法之一。在歐盟氣候變遷調適示範案例中,NbS 措施主要應用於因應極端天候、居住地保護、水資源管理等領域。[11] 在地方層級,依據歐洲環境總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EEA)於 2024 年 4 月報告指出,已有高達 91% 的歐洲城市以 NbS 因應氣候變遷,主要 NbS 調適措施在於植樹或都市森林、水資源管理、綠建築等領域。[12]

在國際合作部分,歐盟認為 NbS 是氣候變遷調適、避免生物多樣性喪失、減少災害風險、水資源管理等關鍵社會挑戰之可靠方式,歐盟藉由與全球層面積極落實政策溝通對話、辦理國際研討會等相關活動,以建立氣候變遷調適的國際知識庫。歐盟考量 NbS 之推動需要系統性的監測、報告與評估計畫,為確保瞭解長期推動 NbS 的具體效益,包括:如何以量化方式衡量社會和經濟效益。做法上,歐盟在「歐洲地平線」(Horizon Europe)各階段行動計畫下,資助多個 NbS 研究和專案計畫,以成員國間跨域合作方式來進行,如「自然思維」(Think Nature)計畫,持續進行研究方法與數據資料庫之國際合作,尤其,在自然風險情勢與區域規劃、建立當前基線資訊、以及盤點與收錄 NbS 方法個案庫等,拓展國際合作。[13]

2. 英國促進 NbS 主流化成為政策推動基礎,提出跨領域調適計畫,並落實調適工具與創新育成專案的國際合作

英國「第三次國家調適計畫」(Third National Adaptation Programme, NAP3)已將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計畫納入 NbS 精神與概念,並將 NbS 如何形成主流化,做為氣候變遷調適之政策推動基礎。做法上,以 2023 年至 2028 年期間,推動自然洪水管理與河川恢復、泥炭地恢復、海草與海帶恢復、永續排水(Sustainable Drainage, SUDS)、都市綠化、農林業、綠色屋頂與牆壁、鹽沼恢復與永續管理等領域,並積極強化上述領域在 NbS 認知與建構氣候調適能力。同時在英國《25 年環境計畫》(25 Year Environment Plan)中,明確融入 NbS,[14] 於 2023 年 3 月發布《自然市場架構》(Nature markets framework)擴大復育自然與推動私人投資挹注永續農業,[15] 以及「綠色金融策略」(Green finance strategy)納入 NbS 相關措施。

英國推動 NbS 調適工具與創新育成專案的國際合作相當著名。在 2021 年,英國推出「自然解方三贏工具包」(Nature-based Solutions Triple Win Toolkit),在其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的多項專案中,提供 NbS 指引,以兼顧成本效益及必須增進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遷和減少貧困等三贏目標。[16] 此外,於 2022 年時,英國與WWF 合作推動創新育成專案,針對森林、農林業、再生農業、生態農業、紅樹林、沿海生態系及淡水濕地等範圍,徵集遴選符合 IUCN 對 NbS 之定義且符合WWF 關於環境與社會保障各項標準之專案, 提供投資與創新創業輔導。[17]

3. 日本透過 NbS 創造地方特色,並透過能力建構推動國際合作

日本於 2022 年提出「利用生態系的氣候變遷調適措施(EbA)規劃與實施指引」,於 2023 年提出新的《2023-2030 年國家生物多樣性策略》及《2023 年綠色基礎設施推進策略》,目的希望至 2030 年生物多樣性有正成長,以達成保護 30% 之土地與海洋面積之國際生物多樣性目標。日本運用 NbS 推動氣候變遷調適措施,優先著重於森林和農田的多功能利用、防減災及綠色基礎設施抵禦高溫衝擊等跨領域 NbS 調適專案。

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JICA)於 2021 年提出之氣候變遷「全球推動架構」(Global Agenda)中,已明確納入 NbS。[18] 做法上,日本積極與東協國家進行生態減災(Eco-DRR)與森林保育等 NbS 氣候變遷調適之國際合作,此外,日本在亞洲及非洲地區也推動「知識建構計畫:以自然解方建構繁榮與韌性的非洲」(Knowledge Program: Nature-based Solutions toward(s) a Prosperous and Resilient Africa)等,透過官方開發援助方式, 協助合作國家進行 NbS 氣候變遷調適能力建構。[19]

4. 美國發布 NbS 路徑圖,推動永續景觀尺度之國際援助計畫

美國於 2022 年 11 月發布「加速發展自然解方的機會:氣候進展、自然豐富、衡平與繁榮路 徑 圖 」 (Opportunities to Accelerate Nature Based Solutions:A Roadmap for Climate Progress, Thriving Nature, Equity & Prosperity),說明 NbS 之於氣候變遷調適、提升生物多樣性及促進社會公平等發展目標的重要性,並運用政策引導、金融資源挹注、基礎建設設施與公有資產優先推動、培訓相關人力資源、推動研發與創新及科學研究等措施,加速 NbS 發展,主要成功案例集中在保育沿海地區紅樹林、都市綠化以減少熱島效應與空污問題、回復河川與濕地生態系統以增強洪患管理能力並保護生物多樣性。[20]

國際合作方面,美國國際開發 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AID)將 NbS 作為其 2022-2030 年氣候策略的基本主軸之一,推動「永續景觀尺度援助計畫」

(“sustainable landscapes”-funded programs),著重森林砍伐、森林退化和永續經營森林生物群落、沿海濕地和海洋等其他生物群落中實現永續景觀建設等,以提升合作國家之氣候變遷調適成效與加強氣候變遷調適韌性。做法上,美國協助亞、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國家執行具有 NbS 概念的「永續濕地調適與減緩計畫」(SWAMP)、亞馬遜流域生態系永續管理相關計畫。[21]

5. 東協國家推動 NbS 以農業與韌性為主,並進行生態系統管理的國際合作

近年東協逐漸認識到 NbS 在氣候變遷調適與強化韌性方面的重要性,並在區域內推動相關政策與計畫。於 2023 年時,東協領袖在第 43 屆東協峰會(ASEAN Summit)中,表示將持續支持「東協生物多樣性中心」(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ACB)運作,以協助成員國在多個發展領域將生物多樣性主流化,並強調運用 NbS 與生態系為基礎的方法(Ecosystem-based Approach),提升東協地區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的能力。

國際合作做法方面,東協在「日本 - 東協」合作架構下,進行 NbS 氣候變遷調適相關的知識與個案經驗交流之國際合作,推動一系列論壇與研討會。此外,日本與東協合作推動以「氣候智慧農業」(Climate Smart Agriculture, CSA)為宗旨的「東協氣候韌性網絡」(ASEAN-CRN)計畫,也強調應結合推廣 NbS,並於 2023 年出版研究報告以擴大國際合作效益,從知識盤點、案例分享、金融工具或機制、區域合作等,持續提供研究與應用實例之經驗分享。

四、臺灣建構 NbS 推動氣候變遷調適國際合作新方向

(一)臺灣氣候變遷調適行動結合 NbS 已有階段性成果

為因應國際趨勢,我國於 2012 年研擬完成「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國家發展委員會於 2022 年 9 月 23 日邀請專家學者及相關部會召開「以自然解方(NbS)推動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會議,達成共識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擔任 NbS 窗口,另能源供給及產業、土地利用、海洋與海岸、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等調適領域已初步提出 NbS 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鑑於 NbS 借重自然生態系原有功能,可協助國家強化基礎設施韌性,在面對氣候風險的不確定性時,NbS 也是國家邁向淨零轉型,建構風險因應能力的重要解決方案,2023 年 10 月行政院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2023-2026 年)」,積極推動 NbS 進入調適領域,將NbS 重要理念納入調適行動計畫主軸及核心價值之一,尤其在水資源管理、生物多樣性提升、自然與氣候災害等社會挑戰層面已開始有階段性作法,相關歷程如圖 2 所示。

(二)NbS 調適試辦計畫在農業與水利領域具有優勢特色

我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第三期方案納入 NbS,規劃建構機關 NbS 基礎知能、推動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納入 NbS 調適策略、推動 NbS 作法維繫海岸動態平衡,以及辦理能源領域調適知識推廣與人才培育課程,並納入 NbS 調適策略概念。此外,臺灣已有發展「公共工程」適

用 NbS 操作方法之推動實例,我國在水利與農業領域具有特色優勢,在水資源管理領域,包括:宜蘭員山鄉員山水公園城鎮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計畫,以及在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下之新竹左岸生態環境與棲地改善工程計畫均納入 NbS 運用。

另外,農業部導入 NbS 運用在水土林跨域調適,將集水區保育治理策略由工程防治調整為以自然為本,如宜蘭縣打狗溪集水區調適策略、苗栗後龍溪流域改善,就從強化集水區農村環境資源永續著手,持續加強水利工程及環境與生態友善之相關作為,同時緩衝水砂災害風險, 積極恢復生態系功能與服務。

(三)臺灣對外 NbS 調適計畫之國際合作建議,可與先進國家進行NbS 調適之跨國研究合作,並仿效先進國家作法,逐步擴大與友邦國家之交流合作

1. 與先進國家進行 NbS 調適之跨國研究合作

歐盟、英、美、日已有 NbS 調適計畫推動國際合作推動經驗,正在推動 NbS 基線與量化追蹤方法,我國可透過多邊或雙邊管道,以研究、主題論壇、專業人員交流等方式進行知識與經驗分享之國際合作,議題包括:推動 NbS 調適政策、研析基線情境、量化追蹤方法論與數據資料庫。值得一提的是,歐盟與日本已有許多城市層級的推動經驗,亦可啟發我國地方政府推動融入 NbS 之氣候變遷調適措施,建構地方特色,也能成為未來研究主題之一。

2. 與友邦國家進行 NbS 農業或水利援助與技術合作

我國主要合作友邦集中在太平洋、中南美、加勒比海及非洲地區,過去我國與友邦國家長期以來多有推動農業與水利之援助開發專案計畫,例如:海地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稻種相關計畫、索馬利蘭蔬果增產及品質提升計畫,帛琉、馬紹爾及吐瓦魯健康膳食等相關計畫,未來可以我國特色優勢之 NbS 農業或水利專案經驗與特有技術,以 NbS 推動氣候變遷調適示範案例經驗,推廣至友邦國家,促進國際開發援助與合作開發之機會。

以帛琉、馬紹爾及吐瓦魯為例,因為帛琉、馬紹爾及吐瓦魯是我國位於太平洋之友邦,屬小型島嶼開發中國家(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IDS),多面臨可耕地不足、土壤鹽分高及農業水源不足等先天環境的挑戰,近年來面臨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尤其是農業調適措施的技術援助需求提高,未來可透過國合會強化推動 NbS 農業與水利調適措施,建立農業新典範, 強化農業供水韌性,降低缺水風險,提高友邦糧食可及性與生產體系韌性,以因應社會挑戰, 同時提供當地福祉和生物多樣性效益,為永續管理和恢復自然或改造的生態系統的保護行動。

 

註釋

1. United Nations. (2022). Resolution Adop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 on 2 March 2022. 5/5.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suppor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 United Nations. (2023). COP28 Joint Statement on Climate, Nature and People. https://www.unccd.int/resources/ other/cop28-joint-statement-climate-nature-and-people.

3. IUCN, Members’ Assembly (2016). Resolution 6.069: Defining Nature-based Solutions, WCC-2016-Res-069. Gland, Switzerland: IUCN. https://portals.iucn.org/library/node/46486

4. IUCN.(2020). ENSURING EFFECTIVE NATURE-BASED SOLUTIONS, ISSUES BRIEF. https://www.iucn.org/ resources/issues-brief/ensuring-effective-nature-based-solutions.

5. IUCN. (2020). Global Standard for Nature-based Solutions. A user-friendly framework for the verification, design and scaling up of NbS. First edition. Gland, Switzerland: IUCN. https://doi.org/10.2305/IUCN.CH.2020.08.en

6. Emmanuelle Cohen-Shacham, Angela Andrade, James Dalton, Nigel Dudley, Mike Jones, Chetan Kumar, Stewart Maginnis, Simone Maynard, Cara R. Nelson, Fabrice G. Renaud, Rebecca Welling, Gretchen Walters. (2019). Core principles for successfully implementing and upscaling Nature-based Solution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98, 20-2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62901118306671

7. Van Raalte, D., & Ranger, N. (2023). Financing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Adaptation at Scale: Learning from Specialised Investment Managers and Nature Funds. Global Center on Adap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Oxford: Oxford, UK.

8. Hanbing Zhai, Baihe Gu, Yi Wang. (2023). Evaluation of policies and actions for nature-based solutions in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Land Use Policy, 131, 106710.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23.106710.

9. Ibid.

10 UNDP. (2019). Pathway for Increasing Nature-based Solutions in NDCs: A Seven-Step Approach for Enhancing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through Nature-based Solutions. New York, USA: UNDP. https://www.undp. org/publications/pathway-increasing-nature-based-solutions-ndcs

11. 詳如網址:https://research-and-innovation.ec.europa.eu/research-area/environment/nature-based-solutions/research- policy_en

12.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2024). Urban adaptation in Europe: what works? Implementing climate action in European cities. https://doi.org/10.2800/50996

13. 詳如網址:https://research-and-innovation.ec.europa.eu/research-area/environment/nature-based-solutions/research- policy_en

14.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 Rural Affairs. (2023). 25 Year Environment Plan Annual Progress Report.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media/64ccbf833c4564000d942a0d/25yep-annual-progress-report-2023.pdf

15. HM Government.(2023). Nature markets: A framework for scaling up private investment in nature recovery and sustainable farming.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media/642542ae60a35e000c0cb148/nature-markets.pdf

16. JNCC. (2021). Nature-based Solutions Triple Win Toolkit–International Climate Finance Evidence Project. Peterborough: JNCC. https://data.jncc.gov.uk/data/376d989f-0563-4e7f-b034-c79108f63758/nbs-triple-win-toolkit. pdf

17. 詳如網址:https://www.wwf.org.uk/who-we-are/who-we-work-with/nbs-accelerator/projects

18. JICA. (2023). JICA Global Agenda. https://www.jica.go.jp/english/activities/n_files/20230721045801_02.pdf

19.  KEI Suzuki. (2022). Sharing outcomes of Knowledge Program: Nature-based Solutions toward(s) a Prosperous   and Resilient Africa. TICAD-8, Tunis (online). https://www.jica.go.jp/TICAD/ticad8event/assets/dl/materials/ download_22_3.pdf

20. White House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White House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White House Domestic Climate Policy Office. (2022). Opportunities for Accelerating Nature-Based Solutions: A Roadmap for Climate Progress, Thriving Nature, Equity, and Prosperity. Report to the National Climate Task Force. Washington, D.C.

21. USAID.(2024). 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https://www.usaid.gov/climate/natural-solutions

 

  • 更新日期: 2024/09/27
  • 點閱次數:1419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