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送營養到諾魯

文‧圖/駐諾魯技術團 替代役男潘奕廷

  諾魯,位於赤道南緣是南太平洋島嶼的中心,面積大約只有綠島的1.4倍大,是全世界最小的共和國。來自台灣的農業技術團在此執行園藝計畫,但要在諾魯推動營養健康飲食,卻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並需要懷抱著勇於嘗試的心態,才能夠漸漸的將當地的飲食觀念及習慣導向健康之途。過去在推動時,備製營養餐點是借用諾魯政府出資設立的美侖飯店中央廚房,使用上不甚便利,且不是天天可以使用,因此常常隔兩三天才會供應一次餐點,導致小朋友有一餐沒一餐的。但樂天的諾魯人,就把這當成上天的恩惠,快樂幸福的享受著。
  在來到諾魯服役前,遍尋網路發現諾魯相關資訊真是少之又少。僅在報紙上看到馬英九總統的南太太誼專案訪問諾魯,期間參與包裝營養餐並體驗諾魯人口中「上天恩惠」的滋味。這是我在離開台灣前唯一得到的資訊。但這也是最特別之處,因為馬總統口中的營養餐正是我要去投入的任務,這何嘗不是件令人興奮的事!
  抵達諾魯後,我隨即投入學校營養餐工作,但初抵的時間為2010年11月,諾魯的學制仿照澳洲,12月初即進入暑假。所以我趕上了最後幾週的機會,認識並了解當時的執行情況,給予我在今年度的菜單設計工作上相當大的幫助。唯一的不同點就是準備製作餐點的廚房改由澳洲高專夫人 Denies(前計畫主持人) 創立的KFD (Kitchen for Diabetes) 廚房負責。

營養餐計畫,不只是上天的恩惠

  學校營養餐計畫 (School Feeding Program),也在原計畫主持人的離開,轉由諾魯政府公衛部門主管 Dr.Seta負責接手主導此計畫,且由三個不同的機構相互配合,分別為:
1. 諾魯政府公衛部門:提供本計畫的資金,並派人駐紮在學校負責溝通事宜。送營養到諾魯
2. KDF廚房:負責材料的採購、製作及運送。
3. 國合會:負責營養菜單的設計、營養健康教育、供應新鮮的農產品並扮演監督的角色。
其中與我互動最頻繁的不外乎是KDF的廚房工作,每次的餐點都需要配合所設計的菜單,並在公衛部駐校人員反映後做適當的調整,最後才會送到學童手中。
  餐點的準備工作是最忙碌但也是最有趣之處,因此每次的準備工作我都會參與,一方面是可以直接給予最大的協助外,另一方面可同時監控食品安全衛生,並給予當地的工作人員基礎的衛生、營養教育,讓他們一邊準備、一邊學習,逐漸熟悉工作內容及需注意的要點。
  整個計畫最大的挑戰在於食材採購的部分,南太平洋島國絕大多數物資需仰賴進口以供應全國所需。因此導致蔬菜價格比肉還貴,而物資缺乏更是常見的事情。缺麵粉,全國無法做麵包;缺牛奶,學生沒有牛奶可以喝;但水果才是最缺乏的物資,為等待下一批貨櫃船的到來,常一等就是一個月以上。島上物資的短缺常使我必須變更菜單設計,但臨時更改菜單又要符合營養健康的訴求,食材由A換B就時常讓我思考許久,因此每當採買人員向我反應物資缺乏的問題,總是令我一個頭兩個大。

改變飲食,像大樹一樣茁壯

  學校營養餐計畫的供應對象為全國幼稚園學童及一所小學,約800人左右的規模。菜單設計的初衷為改變諾魯人多肉、多飯的飲食習慣,以降低糖尿病的罹患率。過去諾魯人主要多食用芋頭、椰肉及喝椰子水。直到華人在此設立餐館後,當地人的飲食喜好也改以米飯為主,用餐前還會在上面淋上個兩湯匙醬油;喝的飲料是具有高度糖份且全無咖啡味道的咖啡。
  某次偶然的機會,我來到一所小學,當時恰巧是他們的休息時間,卻看著小學生們拿著高熱量、低營養價值的食物—泡麵,當作飽食一頓的餐點,但更多小朋友則是根本沒有錢買得起食物。此景給了我相當大的衝擊,心想一定要讓這些小朋友們吃得營養又健康,套句廣告詞:「要像大樹一樣。」;也期待在營養餐推行的過程中,透過實際成果喚醒諾魯政府及民間關注飲食均衡的重要性,從學童到成人,大家都能正確飲食,健康生活。

  • Update: 2022/05/31
  • Hits:581
Was this information helpful ?
Yes No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