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在宏都拉斯的天空下
|
文˙圖/駐宏都拉斯替代役男 陳世章
|
|
不管是走在大馬路或小巷裡,稀有的東方臉孔總是引來大家的注目,當地人總是帶著微笑和好奇的表情互道HOLA;當收音機裡播放著耳熟能詳的口水歌,不論男女老少只要聽到音樂就彷彿啟動了搖擺身體的按鈕,隨著節拍跳起舞來,這就是熱情的中美洲-宏都拉斯。
宏都拉斯的生活有很多不同的體驗和挑戰,回想起第一天剛抵達時,才剛踏入宏國就接到行李遺失的通知,在完全聽不太懂西文的情況下,所幸接機的大使館楊秘書解救了當時只會說HOLA的我,和趕著下班休息的航空公司理論一番,幾天後行李都順利回到身邊。國外的生活不像在台灣般便利,走幾步路就有超商或攤販;而宏國的主食是玉米餅和紅豆泥,跟習慣米食的亞洲人有很大的差異,在不一樣的飲食文化與思鄉情懷下也逐漸激發我料理的本能:麻油雞、蘿蔔糕、牛肉麵和肉燥等道地的台灣料理,漸漸取代了每日報到的速食店。
盡情發揮 水產養殖專業領域
|
宏國的水產養殖並不像台灣水產業般興盛,設備和器具資源極為有限下,有許多的東西都需要靠著想像力激盪創造出來,或以替代品再次改良或變通使用。幸運的是,技術團的專家和技師在工作上給予很大的發揮空間,相互討論中學習到如何管理、溝通及解決問題,同時學以致用,將所學專業徹底發揮。
在宏國北部養殖場的經營模式主要是以循環基金為基礎,農場的經營與管理,必須要具備有成本觀念,最主要支出項目為工人薪資與飼料費;主要收入是吳郭魚苗的販售,在收支出上都要加以把關,有效運用收入、建立成本概念、資金有效循環利用等來維持農場的更長久的運作,不藉由資金,靠自行收成收入來永續經營養殖場。除此,在推廣過程中也要與漁民之間保持互動,並不能只有單純的魚苗販售,同時也要主動關心農民飼養情況,了解漁民目前的養殖狀況並提醒農民給予一些建議。由於大多數漁戶的漁場都在較偏遠的地區,協助漁民販售也是要點之ㄧ,此時必須行銷技師配合,先與超市談好價錢與數量後,專家與技師則與推廣戶或國際組織合作下的漁戶聯繫,依照各超市的需求與數量至漁場點收取貨,並且協助養殖戶將魚送至各大超市。與農民彼此之間要有頻繁的互動,像是朋友般建立更多更好的合作默契。
國際接軌 珍貴合作經驗
|
工作中也與一些非政府組織接觸,例如糧食濟貧組織FFP(Food For the Poor)、世界展望會(Vision Mundial) 和婦女組織CEPUDO,因而了解有關水產方面的援助計畫的執行細節。這些組織提供漁民資金的來源,進行整池、建池和管線設備等;技術團則提供專業技術指導、教育訓練及魚苗供給,同時也教導農民如何有效地運用所得收入,讓他們有能力自立而不需再藉由資金援助,靠自行收成收入來永續經營。在此合作模式下,有效地將雙方資源相互使用,發揮最大的效益。
在宏國時FFP因人力的問題,造成該生產站無法有效運作販售魚苗,而我當時不知哪來的勇氣,獨自駐點在沒有網路和常停電的Pimieta魚苗生產站長達一個半月之久,在不流利的西語拼湊下,親自教導工人們飼料投餵方式、魚花的捕撈技巧等相關事項,後終於有好的收穫成績,每月可以多達到5萬至6萬隻的魚苗出售量,多年來所學的養殖專業技術所幸沒有白費。
盡一份心力在宏都拉斯天空下
|
在宏都拉斯時,假日的活動是與慈濟的師兄、台商及婦女組織CEPUDO當一日志工發放女鞋。這些女鞋來源主要是國合會與台灣宗教團體慈濟合作運來宏都拉斯,並與宏國當地的婦女組織CEPUDO合作,至山中偏僻窮困的小村落發放。有些媽媽們大老遠徒步走了2-3個小時的路程或是翻越好幾座山頭,為的就是要領取一雙鞋子。當大家領取到鞋子後會一同向上帝禱告感謝,再用很熱情的方式不斷與我們握手或是中美洲方式的貼臉頰以示感謝。每次的發放,都會覺得是個很有意義的活動,不分宗教和人種膚色拉近了大家的距離。在世界不同國家的每一個角落,還有很多人是需要幫助的.而當我盡自己一點點心力,可以讓許多人有擁有更多的快樂,而這種快樂也是我在宏都拉斯的另一份收穫。
- Update: 2022/05/27
- Hits: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