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油桐在巴拉圭之栽培與生質柴油發展現況
|
|
|
近期國際油價雖已下滑,然而國際社會依舊關注替代能源與生質柴油之發展,在生質柴油眾多選項當中,以白油桐(Jatropa;俗名:痲瘋果)最受矚目,因為不像玉米、油棕等作物,以白油桐作為生品質柴油的原料不致與人類糧食需求產生衝突,另外,白油桐環境耐候性佳且能於劣地生長,因此被視為最具發展潛能之生質能源選項之一。
白油桐在巴拉圭 嘗試的一步
巴拉圭已有少數小型企業投入白油桐栽培與榨油,當地提到的兩個白油桐栽種農場,分別為巴國北部Conception省與巴京近郊Villa Hayes市,其中位於Conception省農場主要為銷售白油桐種子,而亞松森近郊Villa Hayes市的農場,則附設白油桐生質柴油製造工廠。
徵詢巴國農民試種經驗,表示白油桐能適應惡劣的天候與土壤,植株平均可存活40年,亦即40年內可每年不斷結果,在適合的環境下白油桐下種5日後即抽芽,1個月後即可定植,成長7個月後即為成株即可開始收成,栽種第1年每公頃可收穫300公斤之種子,第2年為1,200公斤,到第5年為結果高峰期每年可收成3,000公斤/公頃,而種子出油率為30%-38%,因此每公頃白油桐榨油量預估為1,140公斤。
白油桐生長特性適合炎熱氣候,冬季或氣溫低於攝氏15度以下即會休眠,10度則會對樹葉造成寒害,然而這寒害並不會影響白油桐成長,氣候回溫後又恢復活性,且將能持續成長結果。由於全球市場搶種白油桐導致種子供不應求,目前種子價格已上漲到每公斤新台幣600元,且持續漲價中。巴拉圭白油桐種植面積還不大,估計少於300公頃,且巴國所出產的白油桐種子僅少部分煉油,大部分皆外銷至墨西哥、巴西與非洲地區。
|
|
釋放種子能量 白油桐生質柴油製作
外有關白油桐榨油與生質柴油製造過程方面,其實製作過程並不複雜,白油桐榨油與一般油脂作物相同,首先要經過脫殼與烘乾的程序,再熱壓榨以取出初級油,但是此油在低於攝氏15度即會固化,因此在冷卻後尚須添加一定比例的甘油使之保持液體狀態,但調和甘油之比例廠商婉拒透露。經過第二道處理之白油桐油便已經算是生質柴油,但是為了促進其燃燒效率,尚須進行第三道工序。
第三道工序主要目的為促進燃燒效率,與甘油調和後之白油桐油尚須加入酒精,且因為酒精含水量較高,尚須摻和12%之觸媒,酒精與生質柴油比約為2:8,添加酒精後之白油桐油再經過觸媒反應後即可作為一般車輛使用之生質柴油。
據悉目前有二間石油公司準備大規模投資巴拉圭白油桐栽培與生質柴油製造,分別為巴西PetroBras與Esso石油,這些石油公司希望在未來3到5年將生質柴油的使用普及率從3%提升至10%,另外為了鼓勵消費者使用生質柴油,生質柴油的定售價將低於柴油或汽油價格約20%。
|
巴拉圭雖是理想的白油桐栽培國家,尤其北部省份土地面積大、氣候乾熱且降雨量少,對白油桐而言是相當不錯的生長環境,然而生質柴油之製造與白油桐栽培成本卻是必須要考量的重點。由於白油桐油每公頃單位產量僅1,140公斤,處理後之生質柴油每公頃產量也約1,368公斤(約略1,012公升,柴油密度0.74kg/Cm3),也就是每公頃白油桐年產量也僅可供應20台小汽車(油箱50公升)一次的加油量,雖然白油桐種植不須農藥與肥料、栽培亦不需大量勞力照顧,生產成本相當低廉,但是由於採收還不能依靠機器,因此採收成本尚需進一步的精算。
目前由於白油桐種子市場大好,每公斤種子售價可達新台幣600元,因此目前投資白油桐栽培的巴國企業都有獲利,但由於該國目前尚無具規模之生質柴油提煉工廠,且一般消費者對生質柴油之接受度低,因此投資白油桐栽培有相當的風險,去除近期因人為炒作造成國際油價飆漲的因素後,白油桐是否仍為生質柴油最佳選項,或者生質柴油是否為最佳替代能源選項,目前仍為未知數。
- Update: 2022/05/17
- Hits: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