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八個時差的愛心

八個時差的愛心

文.圖/第七屆聖多美醫療團替代役男林育宏

  故事開端從我們無意造訪了聖國某個社區而開始。

  Marlisa,一個4歲的小女孩,破舊不堪的衣物掛在身上,對我們突然的來訪,興奮與喜悅之情在臉上表露無遺。

發現 自己可以做的比想像的還更多   

這裡的孩子跟台灣孩子沒有什麼不一樣,笑容同樣單純,同樣會為了搶玩具吵架,同樣開心的吵吵鬧鬧、大聲喧嘩

  這裡是Rebela Funda,Lemba省區內的一個貧困小村莊。Marlisa家住在30年前葡萄牙人留下來的木造房子裡,經過歲月的洗禮,也僅僅是個提供遮風擋雨的所在,破舊不已。清晨4點,Marisa的父親便已準備划著小木船出海捕魚,然後將不穩定的漁獲量沿街販售;母親除了洗衣、打掃之外,則到山上採集一些香蕉、麵包果等澱粉食物,提供1天全家的飲食需求,如此,一家人也才勉強獲得溫飽。抵抗不了每年20%通貨膨脹的他們,生活日漸吃緊,Marilsa的教育成為負擔,沒有多餘的錢可以買鉛筆、作業簿,甚至,每個月7000Dbs(相當於台幣13元)的營養午餐費都是沉重的負荷。

  我們陪著這邊的小朋友玩遊戲,踢皮球、跳格子、玩小推車,想一想,跟台灣孩子沒有什麼不一樣,笑容同樣單純,同樣會為了搶玩具吵架,同樣開心的吵吵鬧鬧、大聲喧嘩,但差別在於,玩具又髒又舊,他們卻當作寶貝一樣捨不得丟。

  在聖多美,首都以外的鄉鎮大多缺乏教育及工作的機會,小學畢業之後,便投入家計,靠勞力捕魚賣魚,其餘時間,三三兩兩地坐在路邊,或聊天、或發呆,似乎人生就是這樣,沒有特別可以期待的,就像一道生活的公式,只能無奈地遵從。夢想與未來,受制於環境的壓抑,只剩下苦笑跟沉默來回應。

  我們因為工作上的關係,常常奔走在各衛生站之間,直接看到社區普遍的物資缺乏,一件衣服破了再補、補了再穿,長褲穿破了就做成短褲、短褲破了就製成內褲,連基本蔽體的衣物,似乎都成為奢侈品。反觀自己週遭的親朋好友,衣服堆滿如山,甚至有些衣物從來沒穿過,就塞在衣櫃,讓時間遺忘。於是,一個很單純的動機,想要很直接的滿足他們的需求。花一點時間、聚集一些朋友的心意,將家中不需要的夏季衣物集中,然後用成本低廉的方式寄來,經過我們整理、規劃,親手將這些物資直接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只是這樣想而已。

  經過數個月大家的聯絡召集,或海運、或空運,來自台灣親朋好友及網路善心人士的愛心,跨過8小時的時差,總計約40箱左右的衣物、文具、玩具,就這樣陸陸續續的來到聖多美普林西比,物資堆滿我們的房間,愛心也悄悄進駐了這個西非小島國。

深入山區 捎來遠方的心意  

▲山上的村落因為台灣的愛心而溫暖起來。

  7月12日,我們第一次的衣物發放日,經過與當地人的討論與工作上的視察,選定社區為Santa Teresa, Obo Rosema, Obo Ribeira Palma, Ribeira Palma Praia,分布在Lemba省的山區上。一早,載滿兩車的台灣愛心,浩浩蕩蕩的出發。過程中,深入山區,行進在崎嶇不平的山路,勉強靠著四輪驅動的車才能順利前進,經過約1小時的時間,才到達目的地。看到路上的居民們將木材、香蕉等貨物頂在頭上,一步一步地往山下走;又或者手拎著一串串的漁獲及民生必需品往山上爬,才明白,他們所依靠的乃是最原始的人力,以這樣的方式維持生活,不由的為這樣的環境而感嘆。

  對於我們的來訪,村民們驚訝之餘也釋出極大的善意,除了表示感謝,也紛紛出來跟我們討論發放的事宜。看著台灣人的愛心一件一件送到需要的人手中,衣物的價值在他們的笑容之中得到肯定。男男女女興奮的試穿、彼此討論,其餘的人守規矩的排隊等待,擔心領不到,也有人急著道謝,告訴我們這對他們來說具備了什麼樣的意義。人人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送衣服的人、收衣服的人,臺灣人、聖多美人。隨著物資一箱箱的清空,我們的心意進駐了這些村莊,衣服不只溫暖了他們,同時溫暖了我們的心。

  • Update: 2022/05/27
  • Hits:525
Was this information helpful ?
Yes No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