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斐濟農地的台灣種子 平凡農民的無限希望
|
文˙圖/駐斐濟技術團團長 張翊袖 |
舉辦觀摩會原本是台灣技術團的尋常差事,但是台灣駐斐濟技術團日前卻辦了個很不一樣的觀摩會,因為這次的對象不是農民,而是斐濟的國會議員。在台灣駐斐濟代表處郭時南代表的聯繫安排下,當天到場的斐濟參議員、國會秘書長和多位高級職員共有35人,而本次觀摩會除安排一行人參觀示範農場的蔬果花卉栽培、高品質農產品展示、蔬菜烹飪示範及營養講座之外,也安排參觀Nayawa村的模範農場。
嚐出台灣品種的香甜
|
觀摩會當天的氣候並不穩定,總是陰雨綿綿甚至有間歇性的豪雨,但是國會議員們不畏風雨,一早從首都蘇瓦 (Suva) 出發,經歷約三小時的車程到達Sigatoka河谷區的示範農場。長途跋涉的貴賓原本應該相當疲倦,但是看見展示台上豐美碩大的農產品後,隨即忘卻了旅程的疲憊。
觀摩會一開始,首先由台灣技術團張翊袖團長為來賓介紹台灣品種的農產品,包括甜椒、西瓜、辣椒、茄子、蘆筍、青蔥、香瓜、洋香瓜、南瓜、蕃茄及胡瓜等,由於斐濟並不出產香瓜,因此張團長介紹到香瓜時引起大家好奇的表情,迫不及待地要求切顆香瓜來品嚐。
緊接著,張團長向議員們簡單介紹技術團在斐濟的蔬果花卉栽培計畫與成果,帶領議員參觀農場花圃中的盆栽及培育花卉。議員們參觀蔬果栽培時,張團長在旁詳細講解蔬果的市場需求與品種特性,並說明這些由台灣引進的品種必須先在示範農場進行適應性試驗後,才選出優良且最適合栽種的品種推廣給農民種植。
目前台灣技術團每年輔導約400多位農民,推廣熱帶水果及蔬菜,經過輔導的農民都能夠增加收入並改善生活,不僅有錢買二手貨車運送蔬果到市場販賣,也能增添家裡的電器設備及衛浴設施。議員們仔細聽著張團長講解,對斐濟農業的前景產生許多新希望,對於腳下的爛泥、頭上的細雨一點都不以為意。
讚不絕口的台灣好料
緊接著蔬果栽培的是營養講座與烹飪示範,技術團專家先大致介紹了蔬果的營養成份及相關知識後,就由大廚陳志成技師上場示範蕃茄炒蛋、蘆筍炒五花肉、高麗菜炒雞腿肉、青椒炒紅蘿蔔與雞肉片等拿手料理,搭配蒜頭、青蔥、鹽、糖、雞肉粉和醬油等台灣常見調味炒出正統台灣味。因為正值午餐時間,一道道香噴噴的菜才剛起鍋,馬上就被一掃而空。
▲技術團專家的好手藝搭配台灣品種的豐美蔬果,讓與會嘉賓不禁食指大動。 |
大廚示範完後就到了DIY實作時間,平日繁忙的國會議員們搶著下廚大顯身手,將桌上的蔬菜和香料通通放進鍋內炒,為烹調活動增添不少趣味,參議院主席甚至嚷著回去後要把今天學到的台灣菜色炒給家人吃。
農業成功模式:NAYAWA模範農場
吃飽喝足後,大夥兒繼續往下一個觀摩地點前進,來到Nayawa村的模範農場。這個農場由受過技術團10天專業訓練的12位農民所成立,並由技術團協助規劃的模範農地,由於獲得鄰近Outrigger大飯店經理贊助,加上技術團的輔導和年輕農民的努力,Nayawa農場種出許多高品質的甘藍、蕃茄、萵苣、茄子、青江菜、胡瓜及西瓜,一部分收成直接由Outrigger飯店收購,讓農場得以不斷擴大經營。
結束Nayawa的參觀行程後,議員們表示將好好研議斐國目前的農業政策,因為台灣技術團可以用低成本輔導出優良的農場,提供優質農產品予觀光飯店,但是斐濟每年卻需花費四千萬斐幣(約台幣八億)進口農產品,實在是需要研擬新農業政策來提振斐國的農業經濟。有議員表示,如果每個村落都能找到一個觀光飯店或業者認養發展農業,再配合台灣技術團的輔導,Nayawa的成功模式就能廣泛複製到其他村落。
經過本次觀摩會後,斐濟國會議員不僅更了解台灣技術團對於當地農業發展的貢獻,也對當地農業政策及前景有更深的體悟,透過台灣技術與蔬果品種的分享,相信未來斐濟人民定能持續地以農業來改善生活。
- Update: 2022/05/10
- Hits: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