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大同小異的語言,天壤之別的禮遇

文、圖/駐薩爾瓦多技術團外交替代役役男 楊士賢

  回顧薩爾瓦多服役將近兩百多天的日子,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香氣濃郁的特級咖啡,也不是火山遍布的自然奇觀,更不是居高不下的犯罪謀殺率。排除掉那群作奸犯科與危害家國的黑幫份子,薩爾瓦多民眾普遍謙恭有禮且豁達樂觀的表現,是我最難忘的人情風貌。

握手寒暄,每日的第一件例行公事

  因為西班牙語專長的緣故,我被分發到位於薩爾瓦多首都聖薩爾瓦多市的中美洲農牧保健組織 (OIRSA) 總部,協助翻譯柑橘黃龍病防治計畫相關文件,並負責經營計畫的臉書粉絲專頁。

  抵任駐地服役的前幾天,不分國籍性別,不問年齡輩分,不論位階職等,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間,主動相互問候以及對我握手寒暄的那一幕,至今仍歷歷在目。透過當地好友的分享,我終於了解到原來中美洲人民,尤其是薩爾瓦多,從小就被教導要有禮貌,不管是否認識,只要看到人都要主動打招呼。另一方面,薩國過去長期以來的密集小規模聚落生活型態,正是這項好習慣得以存續的關鍵因素。

  想起過往到西班牙擔任交換學生的經驗,與薩爾瓦多擁有一樣官方語言的西班牙,是歐洲屬一屬二的熱情國度,然而在人與人互動上,卻遠遠不及中美洲國家對陌生人的親切與溫馨。

本是同根生,各自成一格

  不只如此,在語言上,雖然同為西語,擁有自16世紀西班牙帝國擴張後共同的血緣,伊比利半島與中美地峽兩地的人們,一樣給人迥然的感受:西班牙人說話時較為直言不諱與強烈激動;中美洲人發言則是較為柔和含蓄與彬彬有禮。

  舉例來說,在西班牙文文法中屬於命令式的語句,一到了中美洲,原先具有責令對方的意涵,反倒變成了客氣委婉的請求,如西班牙人說的「Déjeme explicar, por favor.」(請您讓我解釋),到了中美洲變成了「Permítame explicar, por favor.」(請您允許我解釋),兩者表達的情境與目的雖然相同,後者卻顯得更為謙卑,讓人好感指數大增。

  日常瑣事如點餐、叫計程車,以及請人借過時諸多差別更是不勝枚舉。當顧客點餐或叫車時,中美洲人都會先回覆「Con gusto.」或「a la orden」,意思是「為您服務是我的榮幸」及「隨時為您待命」,西班牙人則回覆「Dígame, por favor.」(請說)。若與陌生人狹路相逢,西班牙人常會以「Perdón 或Perdone」(不好意思)表達借過之意,而中美洲人則會以「Con permiso」(請您允許)更有敬意的方式表達。

主觀的體會,客觀的評價

  由以上對照的例子,你或許會疑惑:難道西班牙人比中美洲人不諳禮節且較愛冷語冰人?

  答案其實見仁見智,除了主觀的感受與評論,不妨試著從下面的角度理解:

  首先,在西班牙許多事情皆已約定俗成,例如在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行人路權優先的觀念早已深植駕駛心中,只需簡單的手勢,無須多言便會自動自發的停車,而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的學者Emilio Antonio Briz Gómez,在〈La Cortesía al Hablar Español〉一文中提到,西班牙人直接了當且慷慨激昂的說話方式,其實是要拉近與對方的距離,儘管在拉丁美洲人的眼中被視為是沒禮貌,在西班牙人之間卻有平易近人的感覺。

  其次,許多西班牙人主觀認為,中美洲人知書達禮的表達用語,源自於西班牙帝國殖民時期,大莊園土地制度下僕人與主人的溝通方式,而中美洲的西班牙語用法在西班牙年輕世代中,更被視為是一種既古老又矯枉過正的交談方法。然而,也有學者反駁,隨著歷史的演進,當今的西班牙人可能早已忘了過去較為禮貌的表達方式。

  不管孰是孰非,來到薩爾瓦多服役的這段期間,最大的收穫與其說是西班牙文能力與國際觀的提升,不如說是人際互動上的經驗值累積。「大同小異的語言,天壤之別的禮遇」這兩句話,在消極面上讓我瞭解了文化差異的事實,而在積極面上使我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依據時空背景的改變,儘量去貼近當地的生活。

  一句話的魔法,可以把雙方的關係變的晴朗,也足以將彼此帶入冰天雪地。期許自己未來在不同的場合能夠明察秋毫、通權達變、善用說話的藝術,成為一位處事圓融且受歡迎的人。

  • Update: 2022/06/05
  • Hits:531
Was this information helpful ?
Yes No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