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3大關鍵,決定「永續發展目標」推動成敗

文/公共關係室 梁嘉桓
圖/公共關係室

  回顧16年前,由世界領袖於聯合國峰會通過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為了在2015年年底前落實8大目標,期間透過全球動員,挹注2千億美元,成功協助超過10億人脫離極度貧窮,全球新生兒、兒童、孕產婦死亡率明顯降低,並在愛滋病、瘧疾、結核病等疾病控制上獲得空前的進展。

  聯合國在《千年發展目標2015年報告》中指出,儘管全球在MDGs的推動下有了長足的改變,但仍有約8億人生活在極度貧困中,且隨著衝突增加,受戰火波及的國家,不僅得面對飆高的貧困率,兒童失學的問題更是長遠的困境。在環境方面,自1990年以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50%,此外,水資源短缺目前影響世界40%的人口,預計受影響人口還會增加。

  面對MDGs未竟的志業,「永續發展目標」(SDGs)便是在眾人殷殷期盼下,以MDGs為基礎,引領下一個15年的努力目標,其中包含以人為本、繁榮成長、地球生態、公平正義、夥伴關係等5項宏觀概念,並輔以17項目標(goals)與169項標的(targets)為未來的發展議題主軸。

  然而,在2016年SDGs開展之際,卻遭逢全球局勢丕變,許多錯綜複雜的問題橫阻於前,牽繫著未來目標能否順利推動,歸納而言,以下即為值得觀察的三大關鍵:

關鍵1 敘利亞難民議題為首要挑戰:

  敘利亞難民問題延燒至今已經5年,這個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為歐洲所帶來的危機,已經大於歐債帶來的影響,大量難民湧入歐洲所造成的公衛、經濟、治安及社會等問題,除了考驗歐洲國家政府的危機處理能力之外,更將影響「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

  特別是聯合國秘書長在許多場合中,不斷強調「不拋下任何人」的當下,難民問題若是持續升溫,將使這個呼籲淪為空洞的口號,因此未來敘利亞難民問題的走向,將是左右SDGs能否成功的最大關鍵。

關鍵2 是否能號召更多私部門參與:

  相較於MDGs,SDGs不但要達成的目標數量更多,要解決的不僅限於開發中國家的問題,同時也要解決已開發國家內部所面臨的飢餓、貧窮及氣候變遷等問題。根據統計,在2016年至2030年的15年間要達到SDGs中所列目標,開發中國家每年需獲得3.3兆至4.5兆美元的投資,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受到全球經濟仍未復甦的影響,已經有許多國家表示要減少援外支出,因此在去年7月舉行的國際發展融資大會中,就特別強調「私部門的參與」,期望未來的15年,私部門對於開發中國家,能有更多的投資,但要如何做到吸引私部門加入,諸如讓企業增加獲利、加速創新或強化品牌形象等誘因,亦考驗眾人的智慧。

關鍵3 已開發國家角色能否順利轉型:

  SDGs除了在目標數量上增加外,範圍也從MDGs所重視的開發中國家問題,擴展到已開發國家所面臨的內部議題;其中最關鍵的轉變是,永續發展責任不只落在開發中國家身上,全世界各國都必須是積極推動改變的一份子。

  舉例而言,過往所謂的國家發展「模範生」如丹麥,其財富分配不均程度在OECD國家中排名第一;美國在財富總額與收入分配不均上則皆排名第二,是已開發國家中國內發展失衡情況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此,已開發國家除了提供資金或技術協助、從旁督促開發中國家解決赤貧狀態,也必須解決自身國家中所面臨的貧窮、飢餓及性別不平等等問題,方能符合SDGs強調的普世標準的廣泛性(Universality)、多元領域整合(Integration),以及整體社會的轉型(Transformation)。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人類的命運休戚與共,對於「已開發國家」來說, 「後2015」所要面對的除了貧窮、飢餓等內部問題,同時也要面對來自氣候變遷、難民潮等外部衝擊,脆弱程度絕不亞於所謂的「開發中國家」。在SDGs的架構下,將重新定義國家發展的內涵,在實踐「永續發展目標」的路途中,無論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都無法置身事外;未來,各國不能再將目光停留在追逐GDP的成長,而應反思人性尊嚴、提升教育、文化與社區生活品質,這或許才是下一個世紀人類社會所應追求的永續繁榮目標。

延伸閱讀:

1.【SDGs元年專題之一】「不拋下任何人」–先解決敘利亞問題吧!

2.【SDGs元年專題之二】SDGs能否達標,私部門是關鍵!

3.【SDG元年專題之三】從援助到參與:已開發國家角色在SDGs中的轉變

4.【SDGs元年專題之四】後2015年-臺灣國際援助的轉變與初衷

  • Update: 2022/06/06
  • Hits:956
Was this information helpful ?
Yes No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