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海地的美麗與哀愁

文‧圖/駐海地外交替代役役男 李銓

  海地是個美麗的半島,擁有十分迷人的海灘美景,卻也充滿著許多問題。過去該國曾因為豐富的資源與美景被稱為「安地列斯的珍珠」,然而在獨立建國210年後的今天,她仍然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海地的海景是世界著名的,蔚藍的天空配上清澈的加勒比海,與亮白的沙灘,吸引許多歐美觀光客前來朝聖。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大多數海地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在來到海地之前,我亦不曾注意過這個國家,除了海地大地震的新聞,「海地」兩個字在我的記憶中沒有任何意義,但如今我卻在海地生活,與當地人一起工作,實際踏上這塊土地後,這裡的文化與風景,都帶給我莫大的衝擊。

  初至海地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首都太子港紊亂的交通,所有車輛緊貼著彼此,僅留著剛好一個人能通過的距離,有不少人在車陣中穿梭,險象環生;馬路上有一些年輕人在做擦車的生意,趁著車陣堵塞時衝上前去,一把抹布隨便一抹,車主也只管開他的車,擦車的年輕人就一路跑,一邊擦車,最後車主終於搖下車窗,給年輕人一些零錢,他們才好不容易掙到一點生活費。海地的貧富差距極為嚴重,首都近郊的Pétion-Ville屬於生活環境較好的地區,有完好的馬路、漂亮的公園,還有大型超市,但離開這個地區,馬路上坑坑洞洞,下過雨後還會堆積著泥土與垃圾,空氣中瀰漫著汽車的廢氣與塵土,很難想像一個已經獨立建國210年的國家,首都發展至今仍如此混亂。

消失的援助有效性

  許多國際組織在海地投入資源,從事各項建設協助其發展。台灣在援助海地這方面也不落人後,該國幾條重要的交通要道與橋梁,都是台灣政府援贈,並由海外工程公司 (Overseas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 簡稱OECC) 承包建造,也因此當海地人知道我們是來自台灣,都對我們表達感謝之意。

  但為何在接受大量國際援助後,海地的發展仍不見起色?探究其原因發現海地過度依賴援助、缺乏學習意願,且政府作為較不積極。另外,部分國際組織的援助方式以資金的投入為主,在援助計畫結束後,組織停止介入,而相關器材及建設在缺乏維護的情況下,日漸損壞,過不久一切又變回原樣。

協助農民自立之路

  身為外交替代役役男,來到了海地服勤,即使待的時間很短,但希望盡自己的能力幫助這個美麗的國家解決她所面臨的問題。我服務的計畫是「海地Les Cayes河谷雜糧作物發展計畫」,目的在提高海地的兩大重要雜糧,即玉米與黑豆的產量。海地農業用地雖然足夠,但是沒有優良的品種,且栽培管理的觀念較弱,加上海地沒有生產肥料,必須仰賴進口,政府的做法是補助經銷商,並規定市場價格,但實際上對於進口肥料政府並沒有足夠的經費補助,因此經銷商也不願進口,而造成肥料短缺。以上種種因素,使得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極不理想。


經過選育後成熟而飽滿的玉米
  我目前在這邊的工作是隨農藝技師至各個黑豆推廣區視察 以及協助接待來賓和訪客。在本計畫的輔導下,黑豆田一片綠意盎然、玉米金黃飽滿,農民也願意努力耕作、除草。另外,計畫也幫農民建置了許多條灌溉渠道,當地人對這項建設也感到相當滿意。但在取得這些成果之前,計畫的執行夥伴必須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包括與農民協商、取得農民信任、品種純化工作、開設訓練班、建立示範圃等,成果真是得來不易。

  待在海地的時間尚有9個月左右,除了思考如何發揮自己在農藝方面的專長,也必須讓自己融入海地人的文化背景,瞭解海地的思維,而非以自身的文化角度,帶著有色的眼鏡去看事情。在這裡的第一個月,體會到的還只是冰山一角,我相信海地有更多值得探索之處,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被理解,這個國家的美麗與哀愁尚待我們來細細體會。

相關連結

154期役男投稿:海地見聞錄-加勒比天空下的動盪與希望

  • Update: 2022/06/06
  • Hits:1222
Was this information helpful ?
Yes No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