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從農民組織運作技術講習會看教育訓練之重要性

文‧圖/駐布吉納法索農藝顧問 陳立夫

  管理與實務專家約瑟夫.波耶特博士(Joseph H. Boyett)曾說:「訓練使人越來越相似,因為習得相同技能;教育造就不同個體,因為教育的目的在培育每人不同理念與想法。」然而,訓練與教育之區別何在?訓練通常有一項或多項特定的目標、時間較短暫、著重培育工作相關的技能並強調立即效果;而教育多注重基本能力的發展,如語言與工作態度等,具有廣泛性、基礎性與啟發性,其目的以適應人生需要為主。

技術合作轉型的關鍵配套

  再者,教育訓練是為了提昇績效和改善現有或特定工作之個人知識、技能及態度的過程,主要可分為在職訓練(On-Job-Training)與職外訓練(Off-Job-Training)兩種方式。在職訓練是指在工作崗位上一邊工作,一邊進行訓練;而職外訓練係指受訓者離開工作崗位所進行的訓練,包含職前訓練、參加研討會、訓練課程及學校進修等,而理想的教育訓練過程應包含評估訓練需求、設定訓練目標、訓練實施、成效評價等四個要項。我國目前援外技術計畫範圍涵蓋農、林、漁、牧、醫療、職訓、融資、區域發展等,各領域計畫目標與方向不盡相同,教育訓練卻是達成技術移轉與計畫目標不可或缺的方法,此時本會多項援外計畫正值轉型為經理人制度之際,透過完備的教育訓練進行能力建構,更是影響計畫執行成效的關鍵因素。

能力建構是農民組織永續經營的基礎

  技術協助布吉納法索農業、水利及水產資源部管理巴格雷農田水利及水稻生產計畫中之農民組織運作技術講習會於2012年6月14至15日,分兩天進行,第一天著重理論講述,第二天則為實務觀摩。

  巴格雷墾區規劃之水稻田共3,300公頃,預計每村約100戶,每戶分配一公頃農地,目前已建構16個村,良善的農民組織運作─尤其是在共同生產與共同運銷兩方面,是該墾區成為布國米倉的重要因素。

  本次講習會就是針對新建置的產銷班(GPM)及村組織(CV)特別開設的教育訓練課程,第一天的課程講述GPM及CV組織、運作及功能,並介紹基礎行銷策略與規劃,還特別安排墾區主管政府單位(MOB)前首長Dr. Zacharie Segda 專題演講,講述MOB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第二天課程則是安排已進行新制農民組織之示範村GPM與CV介紹與業務觀摩,並現地觀摩田區規劃與講解。

  本次參訓人員事前已規劃為MOB職員、墾區農業推廣員及村落幹部代表,示範村各GPM幹部代表等約50人,參訓人員以具法文聽、寫能力為原則,結訓人員則被視為未來農民組織之種子師資。教育訓練課程結束後,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包括參訓心得、建議事項、最喜愛的講題及對本次課程之評量,參訓學員均認同本課程(佳;Bon),其中認為優(Excellence)者約佔70%。

▲參訓人員認真聆聽講習課程

教育訓練的四大要項

  理想的教育訓練過程應涵蓋訓練需求、訓練目標、訓練實施、成效評價等四大要項,本次講習會自我評量說明如下:

一、訓練需求:因巴格雷墾區現行農民組織功能無法彰顯,乃修正並研製新系統,與主管單位MOB多次討論研商後,決議選擇一示範村試行新制,試行結果將作為其他村改制及未來1500公頃新墾區農村農民組織之依據與參考。因此規劃MOB業務相關職員、各村菁英及示範村各組織菁英參訓,結訓人員均是墾區未來推動新制農民組織的種子教師。本項應確認人員或工作訓練的需求,可從組織、工作及績效三方面來分析評估。

二、訓練目標:讓參訓人員徹底瞭解新制農民組織系統運作與功能,並共同提出修正意見及執行上疑慮。訓練目標應是可評量的,通常要考慮到具體性、可衡量性、可達成性及時效性等原則。

三、訓練實施:本次講習會以研討會模式進行,包括農民組織建構概念及實務觀摩兩大主題,講述課程是以簡報投影方式進行,並備製詳細課程教材。實務觀摩則事前挑選績優之兩組GPM及新任村長現身說法,並展示田區規劃與業務說明。參訓學員頗認同此次訓練實施方式,MOB業務主管亦表示可做為未來農民訓練實施方式的典範。本項有兩個重要方向,即發展訓練準則與選擇訓練方法。訓練方式常見者包括講授、教練法、工作輪調、模擬訓練、基本素養訓練、多樣化訓練、團隊合作訓練等。

四、成效評估:教育「團結力量大」及訓練「熟悉新組織功能與運作」,是本次講習會預期成效。雖然參訓人員均贊同本次講習,但持續輔導新制農民組織與對種子教師追蹤教育工作,更將成為影響此項業務成敗之關鍵。值得一提,本次講習會有安排「重量級」師資 (MOB前首長Dr. Zacharie),由學員聚精會神、熱烈的發問討論情形來看,對講習會之成效有相當助益。本項主要是評估訓練後的反應、行為改變及結果,其目的在透過確認、衡量、分析及建議等過程來評定訓練對訓練目標實際產生的績效,以作為後續改善訓練方法或教材、增進訓練效能、瞭解學員受訓後成果及評估訓練成本效益之參考。

  教育訓練是為了執行業務的需要,而對於組織成員所進行之知識與技能的再學習及心理的重建,以達到業務績效創造、人員素質提升、共識文化形成、強化系統複製、經營問題解決之目的。雖然Drug Emporium總裁Phillip Wilber曾指出:「訓練的代價不是指訓練員工的花費,而是不訓練員工時的花費」。然而,教育訓練在成本效益方面也不容忽視,否則易落入「勞民傷財」的窘境。本次講習會總經費屬合理範圍,使用經費比在布國購置兩台EPSON新投影機還低,綜合評估前述四大要項及考量未來成效追蹤,亦確立了辦理再訓事宜之可行性。

相關連結

布吉納法索農業部管理巴格雷農田水利及水稻生產計畫

  • Update: 2022/06/04
  • Hits:735
Was this information helpful ?
Yes No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