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地方,大啟示─聖露西亞森林教育展示中心改善計畫
文‧圖/聖露西亞生態保育志工 蔡德馨
加勒比海上的台灣友邦
比台灣小約六十倍的熱帶島國聖露西亞,形狀如同台灣像個番薯,只是矮小短胖了些。其地形環境亦類似台灣,島嶼中部為山脈區,最高的山脈名Mount Gimie位於中部偏西南處,海拔約950公尺,西部多為平坦的地勢,同時也是主要發展的區域,可見村落聚集其中。全島共37條主要河流貫穿其間。在南北各有一個大城,分別為北部首都Castries和南部大城Vieux Fort,兩城間則有Soufirere舊首都,像極了台灣的台北、高雄及台南。不同於台灣的資訊與工業發展,聖露西亞以發展觀光業為主,自然資源對這些生於小巧番薯島的樂天居民們有著重要的經濟利用價值。
知識寶庫重新發光
筆者所服務的單位為森林局環境教育小組,該小組業務主要為環境教育的宣導及森林步道的管理。小組管理業務之一的Union森林步道擁有一間展示中心,其目的是為了推廣森林及環境保育的知識。中心周圍有動物園、森林步道和藥用植物園,平時可見學生及國內外觀光客的身影。
在未執行改善計畫前,展示中心因經費缺乏及歲月的痕跡,許多設備已損壞且軟體資料老舊。無人管理的情況下,環境髒亂、蜘蛛網遍佈、閒雜物品隨意堆疊,使原本非常重要的資訊對外窗口成了一間倉庫,無法開放給觀光客及學生參觀。除此之外,仔細觀察舊有的展示內容,發現中心缺乏主題性的展示,雜亂無章的內容,無法讓資訊透過系統化與組織化的方式傳達給參觀者。看著一間外觀完善但內部卻空無內容的展示中心,讓人感到萬分可惜。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國家公園的展示館一直都是遊客參觀及資訊收集的首站,眾多展館所呈現的背景資訊能讓遊客在出發前往自然資源保護區前,對於森林、動、植物及生態環境的保護能夠獲得足夠的資訊並建立正確的觀念,以達成環境綠化及生態保育的目的。這些展館讓參觀活動不會單單只是走馬看花,而是充滿知性的生態旅遊。另外,展館的存在提供青年學子一個學習環境保育的極佳場域。故改善Union森林步道展示中心是一件重要及具意義計畫。
做中學,學中做
為重新開放中心,筆者向國合會提出計畫申請,以改善舊資源、更新資訊、設計展場主題及添加軟體為目標。其中軟體增加部分為:大型海報、教具(動、植物標本等)、解說標籤及介紹小冊等,而展場主題設計分別為:植物區、動物區、環境區(包含氣候、水文、地理、人文等資訊)、鳥類介紹及表演區、森林區,目標是增加展示中心之豐富性與教育性及加強其資訊之組織性與系統化。希望藉由中心的改善吸引更多遊客及學校前往參觀,以便宣導森林、環境的重要性。
首先是展示中心軟體內容的增加。製作大型看板海報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充滿挑戰,因為不只在內容撰寫部分需要廣泛收集資料,閱讀大量文獻及詢問專家。另外,在資料老舊,資訊不全且分散於不同單位的狀況下,讓此項任務需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來完成。
但這些努力也讓筆者學習到許多露國的生態環境知識,例如,該國原生植物約有1,138種,島上有豐富的鳥類(132種)和昆蟲(618種)種類,10種原生哺乳類中9種是蝙蝠,8種爬蟲類中有著名的St. Lucia Whiptail和St. Lucia Iyanola。此外,特殊的乾、濕季氣候和火山地理環境等珍貴自然資源,讓聖露西亞國更顯獨特。
在印刷資料方面,由於當地印刷價格是台灣的三倍,所以海報印刷是由台灣的印刷公司執行,但相對地,其間聯繫及修改工作之難度因而增加,完稿與收到成品所花費的時間也加長,加上編輯、排版、修改都只能利用電子郵件溝通,雖然讓筆者體驗到海外工作者的艱辛,但在時間管理及規劃的能力上卻得以提升。
啟動美麗島嶼的微小力量
隨著島內觀光業開發和各式人類活動發展,露國森林面積減少了許多,同時小島也面臨到海平面上升、氣候變遷、污染與外來種等環境問題。一間佔地僅約三十二平方公尺的展示中心,只是推廣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的一小步,但希望藉由這一個小角落的努力,能喚醒民眾的保育意識並讓這座美麗的島國平添更多的風采。
森林局環境教育小組網站:http://forestryeeunit.blogspot.com/2011/12/union-trail-interpretive-centre-is.html
- 更新日期: 2022/05/31
- 點閱次數: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