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農場到健康廚房- KFD計畫之 Nauru college學生農場實習
![]() |
文‧圖/駐諾魯技術團 |
諾魯,太平洋上的小島國,面積僅21平方公里,為世界第三小國家,當地物資缺乏,各式各樣的物資均靠進口。人民飲食習慣以米食、麵包為主,魚、肉及罐頭食品等為輔,自產蔬果量不足且價格昂貴,故人民日常飲食不均衡,蔬果攝取量不足。此外,導致非傳染性慢性疾病人口比例偏高,糖尿病、高血壓及肥胖等問題普遍存在。且困擾當地居民已久。
均衡健康的概念 諾魯剛起步
KFD(Kitchen for Diabetes, 健康廚房)計畫是由台灣駐諾魯技術團與諾魯教育部、衛生部等單位合作,由太平洋社區秘書處(SPC)、澳洲援外署(AUSAID)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協助提供經費,所打造的共同為提升諾魯人民健康而努力的國際合作平台。除了推廣多食用蔬果外,也希望藉由技術團的技術指導,推廣家庭園圃的概念,讓諾魯居民學會栽培技術,自產自食,達到均衡飲食的成果。而身為助理技師及外交替代役男身份的我,有幸協助指導當地學生農業相關知識,參與這樣具有極具意義的計畫,深感榮幸。
![]() ▲學生直播種子學習。 |
除了定時舉辦講習班教導農業知識外,學生實習的指導也是我在技術團工作的重點之一。我們合作的學校Nauru college是諾魯當地的一所國中,從今年四月中開始的每個禮拜五,皆會派學生到技術團的Buada農場實習,直到六月學期結束為止。這段時間由我負責執行指導及規劃之任務,對我來說是個與當地學生互動的難得機會,更留下了許多難忘的經驗和回憶。
教學的範圍廣闊,一開始,我們將重點放在堆肥製作,畢竟任何作物都需要施肥,而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堆肥是最便宜、最天然也是最有效的肥料來源;接著是農場作物的介紹,除了先行灌輸基本的作物生長概念外,更讓學生對適合在諾魯種植的蔬果能有基本的了解,對有興趣的作物,我們也可以更進一步地指導種植;接著是實作的體驗,先讓學生知道栽種作物的要點,解說基本原理,而後教導他們使用中耕機整地、觀摩作畦的方法、施加基肥的技巧,讓他們對基本的農耕技術有所認識。 教導的過程中我也發現,諾魯的學生雖然私底下很活潑好動,但其實他們是很害羞的,大部分的人不習慣在人群面前表現,需要不斷地慫恿他們嘗試,然後給他們多一些的掌聲來激勵他們,他們才會帶著靦腆的笑容出來示範, 相當可愛。
艷陽下的實作
緊接著第二波的教學課程,就把重心放在種植上,由於學生來的時間都在中午左右,艷陽高照的天氣不適合進行幼苗移植、定植的操作,所以主要的教學重點是種子的直播和條播,教導學生判斷種子播種的適當間距及深度,並且實際栽種長豇豆、白蘿蔔和玉米等適合直播的作物,讓學生藉由實際操作來加深印象。或許是播種對學生來說比較好玩,也或許是因為跟我們愈來愈熟悉了,學生的參與感提高了,與我們的互動也漸趨熱烈,看著他們按著步驟認真學習,不時詢問問題,看著他們慢慢放開心胸去嘗試新的事物,也讓人感到相當欣慰。
![]() ▲條播示範說明。 |
此外,學生於實習開始時所製作之堆肥,也利用時間持續觀察,並讓學生練習翻堆,以促進堆肥完熟,雖因時間不足,無法等到堆肥完熟,但我們提供近完熟之樣品供參考, 教導他們判斷的方法,確信他們能具有自製堆肥的能力。
回憶這段教學的時光,雖然一開始就排定了教學目標,但每個禮拜都在苦惱該如何設計課程,增加學生學習的意願,以及如何用簡單的字彙讓學生易於吸收及記憶,著實令我煞費腦筋,然而課程結束後,反倒有些懷念這群吵鬧的大孩子,雖然有時候令人一個頭兩個大,但青春活力的年紀,不就該是這個樣子嗎? 讓他們在玩鬧中學習,才符合他們的天性阿!
而教學的過程中,不時可見學生寫筆記,並主動前來提問,這表示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或多或少對這些學生產生影響,也相信在這樣的實習建構下,學生對家庭園藝都能具備起步的能力,也就達到我們的目標了!
- 更新日期: 2022/05/27
- 點閱次數: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