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及教育-長期發展的重要議題
|
文/國際人力發展處 劉玲君 |
聯合國千禧年目標中第二大目標為普及初等教育,僅次於降低極度貧窮與飢餓,讓提升開發中國家教育程度確為全球共同努力的首要目標之一。千禧年目標期望在2015年前所有兒童,不論男女皆可完成初等教育。但根據最新報告顯示,目前開發中地區僅有88%的兒童得以順利完成初等教育,估計目前全球仍有7200萬名兒童失學,其中有將近半數兒童從未進過學校。(*1)
教育的路 長長遠遠
教育、經濟成長、健康和政治穩定等,是決定一國發展的重要指標,協助開發中國家提升教育水平是發展援助中相當重要的一環。2000年時聯合國中的164個會員國在達卡舉行「世界教育論壇」,會中承諾將共同達成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 EFA)六大目標,包括「擴大並改善學前兒童照顧教育」、「普及免費及義務基礎教育」、「青年及成人享有公平參與終身學習與提升生活技能的教育機會」、「提高成人識字率」、「2005年消除小學與中學教育性別不平等現象及2015年達成全面教育性別平等」,最後是「提升整體教育品質」。
|
距離該會議結束至今已經經過了10年時間,世界政府官方援助金額也從2000年的630億美元上升至1,300億美元,惟近來世界在經歷金融海嘯後,投入發展援助的經費不如當年所預期,較當初的目標金額減少了200億美元。(*2)特別在教育援助方面,雖然根據OECD統計,整體援助金額的確呈現逐年上漲趨勢,但教育援助所佔比例卻沒有提升,教育援助僅佔援助總額的12%。(*3)距離目標的達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協助提升國家教育水準並非一蹴可及,發展教育需要完善的中長期計畫,其中可能包含協助校園建設以及師資培育,所需之援助經費不容小覷。
圓蒙古小孩的求學之夢
以蒙古為例,儘管目前蒙古擁有學制為8年的初等義務教育,且就學率達97%,但偏遠地區仍有許多學校面臨著設備或師資不足的窘境。簡單如黑板與粉筆卻不易取得,鉛筆與課本更是學童必須珍惜使用的物資。改善偏遠地區如校舍等硬體設備需要中期計畫,更需與當地政府建立良好合作關係,才能解決一些先決問題例如建築執照申請,完工後使用合法性等。
國合會自2001年起與蒙古世界展望會合作執行貧童獎學金計畫,配合蒙古的義務教育制度,提供家境貧窮之學童就學所需之物資,降低學童輟學率。執行至今,計畫受益人輟學率為0%,顯見援助計畫能夠有效協助開發中國家達成發展目標。
然而教育計畫並非短期內能看見成效之援助項目,計畫執行期間也需要相當的修正。蒙古貧童獎學金計畫執行至今已有8個年頭,從中可以發現普及初等教育固然重要,但需要配合師資培訓以協助更多學齡兒童接受教育,且合作各方需一起進行妥適的援助經費分配,千禧年目標方能如期落實。
*1參考: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09, United Nations.
*2參考: The 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mmittee 2009 statistics, OECD.
*3參考: Education for All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10, UNESCO.
- 更新日期: 2022/05/19
- 點閱次數: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