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世界衛生組織在10月所公佈的報告-世界疫苗及免疫之現況(The State of the World's Vaccine and Immunizations)中,調查發現近十年來所推廣之疫苗接種運動對控制像麻疹及小兒麻痺等疾病有相當大的進展。疫苗的接種伴隨著乾淨飲水及公共衛生改善,大幅降低每年未及5歲之兒童死亡人數,從1970年1,700萬、2000年1,050萬,降至2007年920萬。這份報告將大部分之進展歸功於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 Alliance)*。該聯盟結合公、私部門的力量,加上創新之融資機制,自2000年以來已使得2億個兒童能接受疫苗接種,並使得340萬孩童免於過早死亡(premature death)。
此項成果扭轉了從1990年代後對發展中國家的一個不利的疫苗發展趨勢。從1990年代晚期,由於疫苗製造商將重心轉移至為工業化國家生產價格較高之多合一混合疫苗(combination vaccines),造成像是白喉、麻疹及小兒麻痺等價格低廉之疫苗供給減少,且於富國可購得之新式疫苗並未被介紹於窮國,想當然爾,疫苗之研究調查及發展遺漏了低所得族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成員藉由資助將新式且未被充分利用的疫苗引介至開發中國家,來矯正這不公平的情況。
由於無法監控接種的過程,聯盟將努力專注在「成果」,由WHO進行監督每個國家接踵的結果,由國際補償能夠達到兒童接種數目的國家。這種新式做法成效良好。
同時,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及世界銀行也採用了由英國財政經濟大臣Gordon Brown提出的一個創新的免疫計畫籌資工具:國際免疫融資機制(International Finance Facility for Immunization; IFFIm)。IFFIm意於藉由為免疫計畫籌資來增加對70個最貧窮國家之疫苗推廣速度。此機制可將捐贈者承諾提前,使20年的援贈款於8年內撥出,因而窮國能更快得到援助。截至2009年底,IFFIm已發行23億元的疫苗債券,並且撥付15億給予GAVI聯盟進行在窮國的計畫。
2005年,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構想出一個新的機制-「先進市場承諾」(Advance Market Commitment; AMC),目的為增進特別適合開發中國家的疫苗之開發及製造。自2000年,疫苗產業已近乎成長三倍,但大多數的擴展是源自於工業化國家銷售較為新式及昂貴的疫苗,對於這樣的市場失靈現象,AMC會以補助窮國所需之一定數量的新式疫苗來導正,以換取製造商持續一段期間內以低價供給疫苗之承諾。AMC所鎖定之標的疫苗為肺炎雙球菌疫苗(Pneumococal vaccines),其原由在於肺炎雙球菌疾病之兒童致死率遠比其他傳染疾病來得高。
免疫是最具成本效益之健康治療方式之一,然而開發中國家之成本亦不斷攀升,從1980年代每孩童3.5-5美元、2000年每孩童6元、至2010年將高達每孩童18美元。而報告指出,為了深入地處偏遠地區,使孩童能接種能抵抗達14種疾病之疫苗,以使每年挽救200萬孩童生命,成本更可能高達每孩童超過30美元。另一項新的挑戰在於每年有多達2,400萬個嬰兒是處於接種不足或甚至是完全沒有接種疫苗的狀況,因而估計每年將會耗費10億美元用於將新式既存疫苗引進72個最貧窮的國家予兒童接種。除此,也急切需要高度負擔疾病如瘧疾、肺結核及愛滋病等新疫苗之研發。
儘管若從成本面來看費用激增,然而報告亦指出,這樣的成本花費遠比發病後治療所需來得低,因而即使在成本不斷攀升之情況下,研發新式、較為昂貴卻能抵抗更多疾病的疫苗仍是相對有利的!
*GAVI Alliance成員包括UNICEF、WHO、世界銀行、比爾蓋茲基金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