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天我們上電台 -聖文森志工電台受訪紀實
|
文˙圖 / 駐聖文森志工姜玉慧
|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有幸獲得國合會錄取派駐到加勒比海的邦交國聖文森從事藥師服務的工作。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我也跟其它的志工積極地從事其它志願工作業務。為了能更加無障礙地推動這些業務,工作之餘我們也定期地利用國合會提供的語言補助費,進行駐在國的語言進修。
|
在朋友的介紹之下,我開始跟一位美國志工學習英文會話,在會話課程當中,他提及他在聖文森KINGSTOWN當地的NICE(FM 96.3) 電台擔任DJ,而由於和我們這些台灣志工互動頻繁,對我們感到很好奇,所以這位DJ邀請我們上電台擔任來賓,談談台灣志工在聖文森的工作,以及派遣國際志工的組織--國合會。
志工熱情 電台大放送
雖然只是半個小時的訪問,但是全程使用英文問答,還是讓我們感到緊張,想要探出口風問美國志工他會問什麼問題。無奈他總是笑笑地說不要緊張,就當聊天就好了!話雖如此,但是,這可是現場直播啊,聽不懂答不出來不就糗了!!以致於大家在受訪前一週完全處於神經緊繃狀態,卯足全勁就每個DJ可能問的問題進行準備。.
到了訪問的這天,和美國志工約好,他們坐著有專屬司機的Peace Corp志工專車來接我們。車子一路開到一間位在Dorsetshire Hill的民宅, 原來NICE電台是位於這間民宅下方的樓層裡,跟我曾在台灣參觀過的電台比起來還真是迷你啊!!不過倒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4個人跟DJ一起塞進小小的錄音室後,整個錄音室頓時顯得很擁擠,一位全程跟拍的志工夥伴拿著相機,要攬入受訪全景,倒是有點辛苦。
|
錄音室的ON AIR燈一亮,我們就應要求先一一跟聖文森的聽眾道了早安,再跟大家介紹我們這4位志工的專業背景,以及各自在聖文森服務的單位。自從來到聖文森擔任志工,每每都會問到的問題一定是: 「你為什麼到聖文森來擔任志工?」,所以這個問題倒是可以應答如流:拓展國際視野、體驗異國文化、奉獻本身所學、訓練獨立生活能力...等等,很「制式」的一套回答就沒錯了。
其後,DJ問到我們對於聖文森的看法,想知道在我們的眼裡,聖文森還有哪些需要再用心的部分。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很嚴肅也可以很輕鬆,但以我們醫藥跟觀光志工的身分來看,我們表達出對於聖國愛滋病以及環境污染的憂慮。
聖國的愛滋防治幸有聯合國的愛滋防治單位進駐宣導,所以大街小巷常常看到一些宣導的標語,宣導人員也常趁當地舉辦活動時深入人群發送保險套進行教育,我們就曾跟觀光部的員工一起協助過類似的活動。而環保宣導顯然就比較弱勢,整個KINGSTOWN的街道還是滿地丟棄的垃圾,之前跟日本的環保志工聊過,這樣的活動意識在聖文森還在起步的階段,需要大力推廣。我們在節目中也跟大家分享了台灣如何推廣衛生教育及環保,包括從小教育及成人宣導之外,電視媒體或是活動推廣,都是提高社會能見度及民眾重視度的方法。而有電台的場子順帶宣導一下,也達到額外的效果。
國際志工的努力 台灣不缺席
最後問到了此行的重點:台灣的志工團體跟美國的Peace Corp組織的比較。DJ先大略跟我們介紹了Peace Corp的組織目標:第一,讓人更有價值、透過訓練以達到效益。第二,透過教育讓聖文森人民認識美國文化。第三,讓美國志工了解聖文森文化。這麼嚴肅的問題一出來,我們頓時感到一陣頭痛。
|
觀光志工賴佳緯表示,台灣志工做為國際志工的一份子,就像美國和平團志工一樣,旨在促進全球繁榮和進步,並協助台灣的友邦,透過國際合作的方式在他們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台灣志工主要的目標是協助駐在國經濟發展,透過計畫,在教育、文化交流、人力資源發展、資通訊顧問及協助、城鄉發展、環境保護及衛生改善做貢獻。台灣志工目前在非洲史瓦濟蘭、中美洲宏都拉斯、巴拿馬和聖克里斯多福等地也協助技職教育訓練。而目前在聖文森除了觀光志工之外,還有我們三位醫療志工,希望能以自身經驗及技術增進聖國醫療系統、社會平等及公共衛生等項目。
我們3個在旁邊聽得瞠目結舌,在心底瘋狂地為他拍手稱好。再過來,兩人還一來一往地討論兩國派遣志工的不同訓練。台灣志工訓練在國內先受訓8週到10週不等,然後再進行外派。而美國志工則只在美國受訓兩天,之後就到聖露西亞(美國和平團東加勒比海區總部)受訓3週,再到駐在國受訓6個禮拜。在美國訓練兩天就出國,美國年輕人的衝勁真是不同凡響啊!
節目最後,我們還趁機做了點工商廣告,宣傳了我們即將在School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舉辦台灣志工日的消息,有點歌手上電台宣傳的味道!採訪結束之後,再度順風搭了Peace Corp志工專車到城裡,繼續跟我的DJ老師去上我的英文課。一路上夥伴們興奮地討論剛剛的訪問,這個在台灣沒想過會參加的活動,確實讓我們在聖文森的志工生涯多了一些不一樣的點綴。
- 更新日期: 2022/05/18
- 點閱次數: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