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聖文森食品加工的春天

聖文森食品加工的春天

文˙圖/聖文森替代役  陳信志

穩紮穩打的聖文森食品加工計畫

  食品加工計畫在2005年12 月進駐聖文森,目標以發展農業加工產品為主,這三年多來,除了積極輔導廠商之外,也開發多種食品,包括果乾、濃縮果汁、油炸脆片及乾燥粉末類等產品,今年並新增花生糖及冰淇淋類產品。多樣化之研發及製造,目的在提升本加工室自有的實務技術,進而輔導廠商或是發展新配方進行技術轉移。3年之技術經驗累積,終於慢慢開花結果,輔導或產品之技術轉移,已嘉惠當地廠商,而其中許多工廠生產技術已屆成熟,包裝標示等都已符合國際標準。

與國際組織合作 UD脆片工廠浴火重生

▲ 陳震學技師(左起第三)參加UD脆片工廠之重新開幕典禮。

  去年此時,聖文森本地之UD脆片工廠由於經營無法突破,苦惱無法開創新局,在經由泛美農業合作研究所(Inter-American Institute for Cooperation on Agriculture, IICA)與我駐聖文森技術團食品計畫接洽後,技術團食品加工計畫的陳震學技師即偕同IICA與廠商洽談,期盼可以開創合作新局。三方初步的結論是:由IICA負責向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尋求資金援助,而我技術團則負責廠務及製程輔導。

  由於UD工廠地處偏僻,交通條件不佳,因此技術團建議該公司遷廠至首都金石城(Kingstown)主要幹道附近,再由陳技師開始輔導建廠並設立機器設備,依一般小型食品工廠廠房合理之動線概念提出建議,包括舖上防滑地磚、出水口之設計、食品機械之擺放是否符合生產動線等。在資金及技術都無虞的情況下,UD工廠迅速成形,並開始重新銷售。於是在不到1年內,在今年4月16日,UD脆片工廠舉行重新開幕記者會,在會中廠方特別感謝我技術團食品計畫之輔導,讓他們營業額已增加至往年之兩倍,更有機會外銷週邊國家,台灣技術團之名號也因此在此發光發熱,參與者莫不與有榮焉。

積極推動 自動化酒廠的誕生

  聖文森水果資源豐富,且勞工工資較其他加勒比海島國低,進行水果酒的生產可以降低不少成本,因為這點,吸引了英商SKR酒廠於3年前在聖文森設廠,工廠座落於工業區(Campden park)。該廠在草創之初,雖然已購買自動化生產設備,但是由於缺乏食品技術人員,因此整個自動化機械設備之架設以及生產一再延宕,導致資金短缺。技術團一方面幫忙酒廠與非政府組織、歐盟計畫及銀行協商貸款事宜,一方面則幫助該廠儘快設立起各種硬體,包括自動化設備之運作、加熱鍋爐之建造以及生產動線之規劃等。同時,由技術團農場售予酒廠首批生產所需之蓮霧與楊桃,使其原料來源於短時間內無後顧之憂;此外,技術團亦將果農之名單與連絡方式給予SKR酒廠,未來則可由工廠與農民簽訂長期合作契約,果汁原料來源就由本地農戶提供,達到酒廠與農戶雙贏的局面。

  工廠於去年11月經由聖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正式宣佈成立,副總理也讚揚台灣技術團於聖文森的貢獻,特別在於食品加工產業上建立許多商機。今年4月,SKR酒廠推出第一批蓮霧酒與楊桃酒,目前在聖國各大超市販售,預計將於4個月內進行外銷出口以拓展市場,以期能趕上聖誕節的購買熱潮。水果酒廠的成功運作不只嘉惠當地水果農民,同時也增加聖文森人民的就業機會,並證明聖國境內也可以具有國際標準化生產的工廠,期望可以吸引更多外商投資。

由我技術團輔導SKR酒廠進行(A)自動化生產設備之設立(B)鍋爐之建造,以及(C)SKR之產品

技術移轉 國營工廠的重生

  另一項輔導案例是聖文森Lauders 國營工廠,該廠早在2004年成立,原先主要鎖定以芋頭的輕度冷凍加工品為主要產品,但由於當地農業部門苦無適當人材及人力進行工廠運作,於是在2007年底轉移給國營財產局下之WEIBBCO公司。技術團以技術生產顧問之角色介入時,該廠之芋頭產品偶有發霉之情形發生,因此技術團建議以防霉劑處理並包覆於芋頭外圍,以增加冷凍芋頭保存期限,也建議該廠可以進行芋頭薯條及脆片生產以增加商機。但農產品有季節性,而一間中大型工廠不可能仰賴單一產品,因此經由技術團陳震學技師與該廠生產經理及一名英國志工討論後,決定將該廠定義為農產加工公司,以在地能取得之農業素材為生產基底,生產具有當地風味之加工產品,包含有芋頭葉之湯品素材、蕃茄糊加工、辣椒乾燥品等。此外,更建議結合該國營公司具有之貿易專才與出口商品之能力,規劃拓展外銷市場。因此在今年五月,技術團將食品計畫所開發之棗乾以及薑汁濃縮糖漿兩項產品技術轉移給該公司,期望在2009年此兩項商品可以上市並出口,儘快為聖國帶來外銷利潤。

加勒比海單一市場及經濟體之衝擊

  12個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bbean Community, CARICOM)會員國在2006年開始實施之加勒比海單一市場及經濟體(CARICOM Single Market and Economy, CSME),旨在增加區域內人民銷售及服務之機會並吸引投資。其執行面主要包括立法減少會員國間之貿易障礙以及促進商品、人員及資金在會員國內之自由流通,而其中最為直接的一項措施,即為取消會員國間彼此的貨物關稅,即會員國可以自由出口其貨物至其他各會員國。然而,由於東加勒比海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Eastern Caribbean States, OECS)之成員(包括安提瓜與巴布達、多米尼克、格瑞那達、聖克里斯多福、聖露西亞、聖文森等)在CARICOM中屬於開發程度較低國家,在貨物可以自由進出口之單一市場環境下,卻面臨無法與其他大國競爭、連國內市場也拱手讓人之困境。經濟學者出身之巴貝多總理亞瑟 (Owen Arthur)即曾公開呼籲需要時刻注意如何確保CSME可以嘉惠所有人,而不是形成永久性不平等之聯盟,顯見CSME若造成富者恆富、貧者恆貧之結果非大家所樂見。事實上,聖文森近年來之農產進口總值逐年增加,且自2005年起年度進口總值已突破5000萬東加幣之關卡,也就是說,至少在農產方面,聖文森已逐漸受到CSME之影響,因此,如何避免在CSME遭到競爭淘汰,扭轉劣勢進而開創機會,是聖文森等OECS國家眼前需要重視的議題。

從CSME帶來的曙光看見機會

▲ 技術團至Lauders工廠進行棗乾產品之教學與技術轉移。

  然而,如何在CSME中具有競爭力呢?除了最基本的進口替代之外,若仍有餘力,則應朝積極出口的方向進行,因為商品的出口在免貨物稅的CSME環境中,變得十分有利,即一出口馬上可以為國家賺取外匯。但是如聖文森之小國,如何可以創造出口機會?相較於需要檢疫及低溫運輸的生鮮農畜產品,加工食品不須檢疫等繁瑣步驟,只要符合國際規範即可進行出口,可說是一個較容易上手的選擇項目。今年4月在聖文森舉辦之CARICOM商品標準與品質研討會中,各國代表即對「CARICOM會員國間貨物之進出口應有共同之規範」有所共識。而我駐聖文森技術團食品計畫之農產加工實驗室(Agro-Processing Lab)及輔導廠商之產品,皆符合國際規範之要求,包括標示淨重、內容物以及營養成分分析,例如上述UD工廠之脆片及SKR之水果酒等,皆為隨時可以準備出口(ready to export)之產品;此外,農產加工實驗室所開發用於技術轉移之產品,也有食品安全與嗜好性之品質保證,更可以提升產品在CSME甚至國際市場之競爭力。在CSME還在訂定一些商品規範之際,聖文森之部分食品業已經有國際規範的標準,並有能力與其他國家之企業並立,透露出聖文森加入CSME後,食品業將會成為進出口戰爭中極有潛力的一支勁旅。   

  • 更新日期: 2022/05/27
  • 點閱次數:535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