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集輔導產銷加值-聖文森的蔬果產銷之路
|
文˙圖/駐聖文森 替代役男 張芳魁 |
今年的5月13日,對台灣技術團在聖文森第一個輔導的產銷班來說別具意義:這是第一個期初成果發表會的日子,也是駐聖文森技術團走向蔬果產銷計畫之路的重要里程碑。
技術團在這一天舉辦西瓜栽培觀摩會,邀請農業部官員及對西瓜栽培有興趣的朋友,來參觀產銷班班員的栽培園區。當天人潮出乎意料的多,幾乎坐滿了會場。然而,挑戰重重的產銷新計畫才剛揭開序幕。
走出農場,帶農民做產銷
|
長久以來,台灣技術團在聖文森不斷以推廣各樣的熱帶果樹與蔬菜作物來調整聖國的產業結構,同時增加農民收益。不過,以示範農場-橘山農場為據點的推廣模式,並未獲得顯著的成果,即使在聖文森已隨處可見技術團推廣的果樹,但是真正用來做經濟生產的還是有限。技術團努力協助聖國提升蔬果的進口替代量,然而蔬果的進口量似乎沒有減少。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聖國農民生產的蔬果品質並不理想,不符合旅館、餐廳及郵輪服務北美觀光客的需求,所以聖文森仍須要不斷進口高品質的蔬果。若能提升農民栽種蔬果的品質,穩定地生產及供應國內市場,就能減少蔬果進口量。因此,新的產銷推廣模式醞釀而生。
今年1月中旬,在第一次的產銷說明會中,我們鎖定過去表現優秀的農民為推廣的對象,並將他們組織起來。選定的這10位農民有各自的種植計畫表,要按時種植,也按著排序種不同的蔬菜。要農民配合「按表操課」其實很不容易,技術團李明智專家及蘇森傳技師必須每月召集這些農民開會討論與溝通,才能確保能完成生產與穩定銷售。
|
採行計畫化的蔬菜生產模式後,技術團必須自行育苗,提供高品質的蔬菜種苗。今年二月份,橘山農場完成第一棟的簡易栽培網室,隨即進行蔬菜的育苗工作。這些蔬菜種苗不僅提供產銷班的農民栽種,也同時提供有興趣栽培的農民來預訂。平價供應的蔬菜種苗不僅給予許多農戶增加收益的機會,技術團也從中得到潛在的推廣名單。未來第二產銷班的班員或許就在這裡面呢!
為了生產出高品質的蔬菜,技術團不僅提供好的種苗,售後更是服務到家。由於聖國農業資材十分匱乏,技術團必須預備好完整的配套方案,不論農藥、肥料、農機、防草塑膠布,樣樣都要為農民考慮俱到。從整地、下基肥、覆蓋塑膠布、定植到採收,每一樣都得緊盯,就怕這項計畫出了半點差錯。此時此刻,推廣不再只是在農場示範而已,而是到農戶的田間實際演練。
種瓜得瓜的喜悅--西瓜栽培觀摩會
|
今年四月,產銷班農戶開始陸續種植西瓜,在蘇技師每天費心的叮嚀下,一粒粒品質優良的紅肉與黃肉西瓜開始遍佈在產銷班農民的田間。
「你看!比橘山農場自己種的還大呢!這個有28磅哦!」 蘇技師滿意地說著。
為了要刺激與鼓舞產銷班的農戶,技術團決定舉辦栽培西瓜的觀摩會,除了要讓更多人看到農民的成果,也替他們辛苦栽培出的西瓜打個廣告,介紹新產品並開拓新客源。
觀摩會當天,連日下的大雨似乎曉得我們大日子的到來,暫時隱忍不現身。太陽的溫度越來越高,會場的人潮卻越來越多,蘇技師心中的石頭也放下了。農作物生產後不見得可即刻創造需求市場,尤其是新品種的推廣或品質的提升,更需行銷活動的輔導,將產品推出去。 從產銷班各個農戶露出自信與喜悅的表情,證明這次活動的成功。在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後,技術輔導密集的新產銷推廣模式,將朝進口替代的長程目標繼續邁進。
- 更新日期: 2022/05/18
- 點閱次數: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