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世界上數百萬的窮人而言,能夠獲得小額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筆貸款就可以使他們的生活品質大不同。但是這些過去以來對許多無以提供擔保的低收入家庭進行貸放的金融機構,隨著橫掃全球的金融危機衝擊,過去充裕的國外資金逐漸減少、或是資金成本逐步調高,有些已開始感受逐步升高的壓力。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估計在過來的18個月中,微額貸款機構將面臨潛在多達18億美元的再融資缺口(refinancing gap),因而將危及多達1.5億的微額貸款客戶,而其中多數都是屬於貧困人口。
IFC以及德國發展銀行KfW Entwicklungsbank (KfW)在本月初發動一個新的微額貸款機制,將幫助微額貸款機構面對融資的短缺,預計對40個國家的100個微額貸款機構提供總額共5億美元的再融資協助或轉貸資金。
此外,世銀內部專門針對微額貸款的多方合作研究機制CGAP ( Consultative Group to Assist the Poor) 最近的研究也顯示,在許多原已為高糧價、高能源價格所苦的低所得民眾,已經開始提領出存款、削減非食物支出,甚至已經出現還款問題。更糟的是從美國與歐洲匯回的僑匯大幅減少,微額貸款客戶遭遇的壓力更為凸顯。而微額貸款機構則已開始感受此波金融危機風險,從國內或國際借款人、投資者以及存款戶的資金來源更為稀少、保守以及價昂,使得再融資風險已是每個機構眼前共同的隱憂,尤以尚未建立存款基礎、資金來源仰賴本地或國際銀行借貸的微額貸款機構感受更深。有些機構已面臨借款銀行取消貸款度或是提高利率;有些則是面臨借款銀行要求提前償還或提議豁免提前償還費用;另外,借款利率也大幅調升,從東歐的250b.p.*到南亞450b.p.,都顯示從國際金融界的即時調整以及今後微額貸款機構的風險所在。 *1b.p.=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