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國家已經承諾於2010年前投入數十億美元進行貿易援助,而世界銀行(世銀)也逐步增加其貿易援助計畫。世銀國際貿易署長與全球發展專家Uri Dadush的一篇專訪談到貿易援助的目的以及預期的成效。
問:改善發展中國家以及後戰亂復原期的國家的貿易競爭力,為什麼如此重要? 答:處於快速全球化的世界,一國如能成功地將自己整合進入全球經濟體,其成長往往是最為迅速的,因為它們有能力讓出口成長、進口更價廉及有效率的原物料、並加入世界生產鏈的一環,也吸引更多的外人直接投資。全球整合的利益在於知識與技術的接觸、移轉與擴散,這是內需型的經濟體無法做到的。
問:貿易援助的主要用途何在? 答:貿易援助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獲取現有或未來市場通路的機會。貿易援助不僅是杜哈回合重要的談判議題,也是輔助杜哈回合成功建立更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的一環。 貿易援助的形式可能是貿易的基礎建設──建立連接生產區與市場的港口與道路;貿易援助也可能資助訓練、能力建構、或是強化機構的改革,例如關稅改良、或是提升符合國際標準的能力等。
問:基礎建設的協助跟其他類型的協助,例如教育與健康,一樣重要嗎? 答:教育與健康向來是開發援助的重點,但在同時,人們逐漸體會到如果國家的收入增加、經濟成長,政府就有能力大幅提高用在醫院或學校的預算支出。貿易援助是所謂的強化成長策略,換句話說,就是收入成長的先決條件。先決條件達成後,長期下來就能提升用於興建學校與醫院這類基礎設施的實質花費。
問:大量給予最有潛力的國家貿易援助,而不是將貿易援助提供予最需要的國家,這種做法是弔詭的嗎? 答:的確目前貿易援助受惠的對象多是亞洲或其他地區已具發展潛力的國家,而不是非洲國家。但是不要忘記,這些國家不論人口或是經濟產出都遠大於南撒哈拉非洲國家。雖然從貿易佔國民產出的比率來看,非洲國家的比率大於這些亞洲國家,僅用這個相對的比率數字來看,對最貧窮國提供貿易援助成效大於對中度收入國。但是如先前所言,不要忘記經濟體的實際規模,光只看數字有時會有所迷失。
問:更開放的貿易體系會是解決高糧價問題的方法之一嗎? 答:高糧價是許多複雜因素所引起,其他更重要的因素是高能源價格帶動肥料價格的上漲,進而鼓勵政府發展生質燃料,而不是種植糧食作物,因此高糧價的解決方法並不是這麼直接,還要考慮深層的因素以及對不同群體的效應,自行生產食物的貧窮人口,或許可以因為高糧價而獲利,但是都市貧窮人口卻受到最大衝擊。幫助類似都市貧窮這樣的族群,政府應該努力降低進口食物的障礙,例如降低關稅或是物流的成本,因為在某些國家農產品食物的進口障礙甚至高達工業品進口的兩倍。
問:世銀的貿易援助總額會是多少? 答:世銀內部尚未建立貿易援助的目標額度,因為世銀的援助是對國家階層,對該國做多少援助還需要國家當局提出對需求的定位。但是相信世銀近來的投入,讓各國在未來數年間能做得更多、對該國接受貿易援助需求的定義也能明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