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WTO:貿易融資的情況惡化中

國際新鮮事

編譯/業務企劃處 孫博芸、蘇怡仲

2008/11/12 WTO:貿易融資的情況惡化中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秘書長Pascal Lamy在與私人銀行代表、國際金融機構以及出口融資機構的會談中指出,過去6個月來貿易融資的市場情況甚不樂觀,尤以9月以來更顯嚴重。目前所知兩種原因加速情況惡化:其一是貿易融資中信用貸款的流動性降低;其二是金融危機爆發、及至世界經濟趨緩後,對於融資風險重新評估所造成的結果。

由於世界貿易大約有90%係透過即期現金或短期融資完成。簡單的信用狀、透支限額、匯票及銀行承兌匯票都常被用在西方國家彼此之間的交易。1997-1999年的亞洲及東歐危機以後,銀行對開發中經濟體放款轉為嚴苛,原本的費用及利率都被調升,國家借貸之金額也隨之下降。在當時WTO、國際貨幣基金及世界銀行共同邀集了由區域發展銀行(regional development bank, RDB)、信用保險機構及國際銀行裡的專家組成了非正式小組來尋求金融危機的因應之道,並討論國際大型銀行如何面對較小型開發中國家的貸放問題。自此之後,WTO便定期地主辦此類會議,邀請相關專家探討特殊事故、可能發生的危機及長期的解決方案,藉此提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能力(尤其在貿易援助計畫),促進市場資訊及跨單位之間的合作以支援貿易融資。此專家論壇最近一次在2008年4月舉行,該次論壇報告並提交給貿易、貸款及財務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on Trade, Debt and Finance, WGTDF)做成紀錄。

由於前次的金融危機經驗,在本次信貸危機發生後,WTO秘書長與世銀總裁致函提醒區域發展銀行目前各國際銀行所遭遇維持或增加貿易融資的問題,及開發中國家取得合理貿易融資的困難性。截至目前為止,相關單位對於進一步擴充並供保障貿易融資計畫也有正面的回應。世銀總裁將向世銀與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ooperation, IFC)的董事會提案將融資保證機制的上限提高3倍達30億美元的規模,這是IFC對於國際市場需求以及貿易援助的迅速回應;出口融資機構及投資保險單位的組織伯恩聯盟(The Berne Union)也說明該組織下的出口融資機構將會有更多主動的回應。同時,WTO秘書長對現今貿易融資狀況的的憂慮也獲得一些WTO會員國的共同支持。

開發中國家的貿易融資緊縮將使金融與經濟衰退更形惡化。WTO的會員代表例如巴西、埃及等都提出該國出口商申請貿易融資時所面臨的困難。由於WTO在此議題只能扮演倡導者的角色,而融資市場的主要經營者仍是私人銀行,因此強化減緩危機衝擊能力,和提供市場貿易融資的充裕流動性優先工作,將需要私人銀行與出口融資信用機構的保險計畫能獲得其股東以及各國政府的支持,以填補目前市場流動性減緩的缺口,此缺口估計約250億美元。

此外,由於在此市場有相當比重的活動係由區域開發銀行、世銀與IFC透過他們的貿易促進計畫(Trade Facilitation Programmes)所扮演。他們角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些計畫涵蓋的的貿易融資對象多為開發中國家的中小企業、以及處於開發中國家的銀行,而這些銀行僅能有限地參與國際財經市場的運作。區域銀行的貿易促進計畫讓這些地區性銀行得以用相對低價的方式取得國際銀行短期擔保,並足以涵蓋包含政治或商業上的國際交易風險,更進一步地,計畫也可以接著去協助個別公司及銀行進行周轉與信貸,或直接參與金融交易。未來的數月間,維持或擴充此類計畫的正常運作更顯重要。

在中期與長期的運作下,WTO秘書長提到許多必須持續的行動,包括資訊分享機制的改善、風險評估技術、以及貿易融資資訊的蒐集等等,這些都是私人銀行與他們的合作融資夥伴、或他們與區域國際組織之間可以共同合作的重要範疇。

  • 更新日期: 2022/05/18
  • 點閱次數:504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