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變遷:影響與適應
![]() |
文/業務企劃處 蘇怡仲 |
|
做為全球氣候變遷觀測資訊中心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從2007年開始著手其第四份評估報告(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並在提出3份工作報告,針對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進行各個面向的觀察及討論後,在2007年11月提出其總結報告(Synthesis Report),對氣候變遷的政策層面進行建議。
IPCC的評估報告,與英國財政部委託前世銀首席經濟學家史登爵士(Nicolas Sternn)發表的著重氣候變遷成本與經濟議題的史登報告同樣受到矚目。史登報告著重於探討控制排放量的費用、將其與完全不採取行動下因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失加以比較,以提醒世人及早行動則損失成本愈低;而IPCC的評估報告則著重氣候變遷科學數據的蒐集以及政策的涵義。這兩份報告從不同的面向向世人發出訊息,也就是人類應盡一切能力,防止溫室效應以及氣候變遷影響人類福祉的可能。
立即的行動 防範不可收拾的未來
史登報告指出,有許多行動若從現在就開始,可以有效降低未來的損害成本,包括增進能源、低排碳的能源工業、以及永續土地利用等。對於投入減放排量的成本,該份報告也估計約需至少投入約全球GDP的百分之一,才可能防止未來的損害成本將達20倍以上的代價。
而IPCC的總結報告,則針對氣候變遷將影響特定的生態系統,進而引起連串的反應深入討論,例如:由於可用水的減少,將對低緯度區的農業產生影響;而地勢低漥的沿海地區,將遭受海平面上升以及嚴峻氣候災難的風險;同時,也威脅一些低適應能力族群的健康問題。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包括:水資源、糧食(包括對小農、自耕食用農與漁民因當地環境的複雜因素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天然災害、人口健康、以及因為熱浪、洪水與乾旱所導致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增加,或是一些疾病帶菌者傳播模式的改變等等問題,都將成為未來人類所共同關切的議題。
IPCC報告指出,全球的若干區域將在未來20年內逐漸感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例如:在2020年以前,估計非洲約有7千5百萬人至2億5千萬人將為水資源短缺所苦,而非洲某些國家依賴雨水進行的農耕產量將會減少50%,且乾旱與半乾旱地區將增加5至8%,進而引發食糧安全疑慮,並加劇營養不良問題。在拉丁美洲,再過半世紀,溫度的上升以及伴隨的土壤涵水的減少將導致東亞馬遜的熱帶雨林為無樹平原所取代;半乾旱的植披將為乾旱植披所取代,許多拉美熱帶區將蒙受生物多樣性的損失;一些重要穀物的產量以及家畜的產量減少,進而對於糧食安全有不良影響。儘管溫帶區的大豆產量將提高,但整體而言,遭受飢餓風險的人口數將上升。
|
對於太平洋與加勒比海地區的小島型國家,海平面的上升將加劇洪水、暴風雨、侵蝕以及其他的沿海天災,而威脅重要的支持島上社群生計的重要建設、房舍與設施;海岸狀況的惡化,例如:海灘的侵蝕以及珊瑚的白化等,將影響本地的資源與生態,進而影響族群之魚獲與飲食來源;而再過半世紀,加勒比海及太平洋許多小島的水資源在淡季將不敷所需;此外氣溫攀高將使非原生物種入侵,尤其是中、高緯度的島嶼地區。
面對衝擊 當採適應措施
面對當前氣候變遷的各項問題,國際組織、各國政府、企業與團體以及環保團體目前重視的是「減緩」(mitigation)以及「適應」(adaptation)。IPCC提出可以進行的適應策略包括:在水資源,需擴大雨水汲取、精進水的儲存與保持技術;水的再運用與淡化處理,以及提升水運用以及灌溉效率。在農業部門,可以經由耕期以及作物種類的調整、作物引進、更有效的土地管理,例如:土壤保持來進行;在健康部門,可以從熱相關的健康行動計畫、緊急醫療服務、與氣候相關的疾病的監視與控制的改善、安全用水以及改善衛生狀況著手;而在能源使用,則應強化輸送與配送設施的強化、管線地下化、增進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並降低對單一能源的依賴。而不論哪一部門,都應注重早期預警系統( early warning system)的建立。
- 更新日期: 2022/05/17
- 點閱次數: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