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鄉的故鄉
![]() |
文 圖/駐甘比亞志工 林晉任 |
透著窗外的第一道陽光,清早醒來的甘比亞空氣中,帶著一點微涼的秋意。沒有特別早起,只和往常一樣的作息,但今天卻有點不一樣,是我們第一次回到位於中游省(Central River Region)的沙普(Sapu)團部開會的日子。在首都班竹市(Banjul)的分部和其它的志工夥伴集合之後,我們開始了在這個地無三里平的西非小國,長達280公里遠的旅程。
一路向西,沿途滾滾黃沙,僕僕風塵,映在一路之上,只有我們一行人的隊伍中,更顯蕭瑟。接入柏油路面之後,頓時一個偌大的招牌立在眼前:Taiwan Highway,原來是我們國家援助建設的公路。一時之間心中的感觸並不僅僅是覺得與有榮焉而已,我不僅想:「要是沒有這條路,那當地人們的生活所受的影響,又豈止是不便二字所能形容的。」以往,援外工作的意義對我只是朦朧模糊的概念,但當自已踏上了這一條路,才深刻感受,當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受惠的又何嘗不是自己。
異鄉為客 觸眼所及都是感動
|
抵達沙普已近日薄西山之際,在夕陽的餘暉之中,團部靜謐地座落在甘比亞河畔。櫛比鄰次的房舍,交錯在技師們胼手胝足開闢出來的紅色土路間,裊裊炊煙,宛若遺世獨立的桃花源般,安詳地迎接我們的到來。次日,頂著滿天星斗,緩緩地走到了小碼頭邊,迎接第一道在甘比亞河的曙光。
甘比亞河徐徐地從我的面前流過,安靜地不帶一點情緒,彷彿就像是等待的母親,用她慈祥而溫暖的手,撫慰著回到家中的遊子,為他們帶走一身的疲憊。林間驚起的飛鳥,把我從母親懷抱中的想像裡釋放出來,剎時間,河面上被飛鳥驚起的波紋,映射出一層層有如金字塔內的法老王面具般的純金光芒,而天空中的雲彩,也被炫染的有如印象派大師信手拈來般塗鴨的大畫布一樣,濃淡深淺,自成格調。
每一個民族都有它們對於家鄉記憶中最鮮明的一種感官印象。記得在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中,以“味道”表達中國人對於家的連結。而在團部享用過濃濃家鄉味的牛肉麵,心裡也深深感受到一股幸福,無法言語形容。如果說,能有什麼東西稍解思鄉之情,我想,就是這濃濃的家鄉味了吧!用完充滿台灣味的午餐後,我們驅車前往潮汐灌溉區。
在潮汐灌溉區仔細聽著技師的說明,知道了它的歷史以及目前為當地的農民所帶來的效益。過去雖然有其它援助組織使用抽灌技術,但常因燃油成本過高無以為繼,導致灌溉系統中斷,影響稻作生產的情況,直到技術團引進潮汐灌溉技術才改善這種困難。也由於這種技術是因應當地特殊地理條件發展而成,所以在後續推廣及維護方面,較為當地農民所接受,計畫成效的延續性也較高。而目前技術團也在開始農作灌溉以外的用途推廣,進行水產養殖計畫的嘗試。
笑談之間 多少血汗辛苦
|
雖然在志工受訓期間就曾經耳聞甘比亞潮灌計畫的成功,但是當自己親眼見到這麼大一片的灌溉面積時,心裡的震撼仍是難以筆墨形容。聽技師們語氣平淡地在描述這片得之不易的成就時,仍然可見眼中驕傲的神采。的確,這份驕傲是屬於他們應得的。在這裡的技師們離鄉背井遠渡重洋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度,在這一大片用他們的血淚和青春孜孜矻矻澆溉出來的翠綠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的不僅僅只是身為台灣人的驕傲,更多了一份異地他鄉,得之不易的敬重。
臨行之際,我們到各位技師媽媽家中一一辭行。只見每位媽媽們,深怕我們出門在外餓著凍著,忙不迭將家中親手種植的蔬果,一一幫我們打包帶上,仔仔細細地叮嚀著自己要如何好好照顧自己。平日在家可能都會覺得囉嗦叨絮的話,而今聽起來竟是如此的溫暖。想想這幾天和他們相處的情境,深深覺得這些媽媽們的不易與偉大,跟隨著技師們選擇了這條路,天涯四方地守謢著他們心中的天,心中的地。用油麻菜仔形容或許過於宿命,但這些家庭到了天涯海角,在地生根開花,就這樣的過了十數個寒暑。看到他們對環境的堅忍及對家庭的奉獻。在這無情荒地裡,若說有情,我想,也就是這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辛福吧!
車子駛在Taiwan Highway的回程路上,此際耳畔響起的是昨夜技師們一起合唱的歌聲,手中是技師媽媽特別幫我們準備在路上吃的飯糰,黑橋牌香腸的滋味在口中慢慢的發酵著。不知怎麼的,心裡面一股濃的化不開的鄉愁,久久縈繞不去,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思念的距離,只有280公里。
- 更新日期: 2022/05/17
- 點閱次數: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