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在沙漠中孕育珍珠王國的「花樣」年華 ──台灣駐巴林技術團的草花推廣計畫

在沙漠中孕育珍珠王國的「花樣」年華
──台灣駐巴林技術團的草花推廣計畫


文‧圖╱駐巴林技術團技師 簡瑞隆

 

  地處中東海灣的巴林是一個進步的蕞爾小國,國家面積約台灣五十分之一,過去以產珍珠而名聞遐邇,國土泰半是貧瘠的沙漠,鄰近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安曼、科威特等國,籠罩在濃密的回教雲靄下,猶如搖曳盪漾在波斯灣的海上珍珠,光彩奪目又絢麗動感。我是一個幸運兒,踏著台灣駐巴林技術團的前浪,來到這個全年陽光普照的國度。

▲藉由研討會的型式,駐巴林技術團向農民傳遞草花種植的知識,使技術能確實轉移。

克服困難環境 灌溉沙漠中的天堂花園

  和巴林政府合作的園藝計畫中,首重草花產業的發展推廣,技術團協助巴林發展矮牽牛草花產業,從無到有、到質和量都達到一定標準,可說是篳路藍縷、步履維艱。為求有效而快速地大量生產,種苗的育成是致勝關鍵,然而在巴林又必須克服兩大難題。其一是需在逆境中培育種苗,因為巴林夏季溫度常高達50度左右,而矮牽牛卻屬於冷涼作物,植物本身與氣候可說是相剋的;其二則是將種苗交給無經驗農民種植,必須降低難度,讓農民容易學習。因此,技術團與巴國農業部密切合作,發展出解決之道──引進穴盤育苗生產系統,對抗當地氣候以提高種苗的存活率;並推廣淹灌系統的技術,因淹灌系統是從下方給水,不僅可控制矮牽牛的溼度,且能均勻給水,並達到在沙漠中節省灌溉水源的效果。

  除了技術方面的問題外,在推廣草花產業時也遭遇許多挑戰。因為巴林政府過去對農業推廣工作陌生,忽略了農業所能帶來的發展潛力,因此,草花產業推廣之初並不受市政部的重視。技術團以巴林農業發展觀點向部長提出誠懇建議,最後終於獲得部長採納,也在決策上肯定巴林草花產業發展政策,使得草花推廣獲得官方的支持。此外,技術團也以「專案管理」的方式協助巴國農業部安排重要工作時程,使得計畫得以落實,草花產業逐漸在巴林生根。

▲台灣技術團因地制宜,為巴林引進新的技術,再加上專家們耐心地指導,使農民生產的矮牽牛在沙漠中盛開。

拓展人和 共謀草花產業利基

  另外,因為在巴國工作權是長期受政府保障的,再加上當地天氣酷熱難熬,剛開始巴國派遣協助技術團的8位技工,工作態度不積極且意願低落,使得工作效率不彰。技術團持續溝通協調,說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僅建立了工作中「人和」的共事氛圍,也奠定技術團成為當地人技術指導及諮詢的顧問角色。因為在工作中看到技術團的專業技術及不屈不撓的毅力,激發巴國技工的學習意願,穴盤育苗的技術才能順利移轉。透過矮牽牛穴盤苗的運用,栽培技術變得容易且獲利迅速,也逐漸吸引到許多當地農民加入技術團所主導的矮牽牛草花推廣計畫,技術的種子因此而傳播。

  因為長久以來技術團與當地農民間維繫的良好互動,及工作中人和的氛圍,技術團所引領的矮牽牛推廣計畫,不但成為巴國官方及民間共同重視的計畫,也成功植入巴國人民的生活中。自技術團引進新的技術促進巴林草花產業的發展,巴林的市區開始使用大量矮牽牛佈置,萬紫千紅、搖曳生姿的花兒,把整個巴林王國裝飾得像個美侖美奐的天堂花園,彷彿伸出美麗的手,向觀光客打招呼!

▲巴林市道佈置的矮牽牛,花團錦簇將市容點綴地相當美麗,更為觀光產業帶來加分的效果。

  透過技術團與巴林政府的努力,巴國的矮牽牛進口數量已從400萬盆,銳減到約100萬盆,大大減少了外匯支出,並讓巴國在草花園藝產業上,有了獨立自主的草花產業。如今,草花產業的整體生產鏈更趨成熟且健全,上游育苗業供應下游的草花成株苗生產,及更下游的都市景觀規劃和工程,淋漓盡致地結合草花與觀光,協助農業轉型,增加農民收入並減少外匯支出。矮牽牛推廣計畫現已由巴國農業部及市政部接手主導,這正符合世界的援外潮流及目標,讓合作國家最終能夠成為計畫的獨立主導體。對於技術團辛苦的團員而言,過去的努力總算有了成果,還贏得了台灣與巴國政府及民間的友誼,一切就感到欣慰了!

  • 更新日期: 2022/05/11
  • 點閱次數:603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