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舞台向青年學子招手 ──國合會種籽獎學金計畫
|
|
天下雜誌在2007年曾以「青年學生夢想大調查」為題策劃專刊,調查結果指出有高達6成5以上的學生希望未來能選擇在台灣以外的地方工作,其中3成的受訪學生表示未來可以接受到任何國家、任何地方工作;相對地,由於新一代年輕人需面臨全球化環境的挑戰,而雇主也在找尋具備跨文化經驗的求職者,因此,國際化職涯發展的概念正悄悄地在這個世代年輕人心中萌芽,以去年暑假國立台灣大學和中興大學農學院碩士班學生踴躍申請第二屆國合會種籽獎學金計畫為例,正印證越來越多的年輕學子已即早規劃畢業後的人生,預約履歷表上跨文化的工作經歷。
為培養國內更多優秀年輕學子拓展國際視野,投身國際農業合作行列,國合會於2006年設立種籽獎學金計畫,提供台灣大學及中興大學農學院相關系所碩博士生獎學金員額,希望學生能趁著在校時期,從事國際合作及熱帶農業等相關領域研究,並於領取獎學金期間參與一系列有關第二外國語 (西班牙語、法語)、國際合作概念及遠赴台灣駐外技術團實習的訓練課程,藉由這些「蹲馬步」的功夫,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與國際合作工作接軌,涵養他們未來在國際舞台展現農業專業的能量。以下透過6位第二屆種籽獎學金計畫得主的得獎感言,可以發現對他們來說,這樣的選擇已不只是為了畢業後有一份但求溫飽的工作,而是能夠幫助他們拓展國際視野、發揮專長,同時又能快樂助人的選擇。
![]() |
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研究所 陳科廷 種籽獎學金計畫是實驗室的勤建學長告訴我的,他申請到第一屆的種籽獎學金,看到他寒假去印尼實習的照片更吸引我想報名。十分感謝國合會讓我獲選為種籽獎學金計畫的受獎人,之後也有機會能夠見識不一樣的世界、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利用自己所長幫助其他的人,我想這是來自工作真正的喜悅。 |
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研究所 邱筱筑 還記得我在宏都拉斯的小村落擔任國合會短期志工時,看到當地人民因為植物病害望天興嘆,那一刻我感到非常無力也很難過,無力的是,當時和他們互動的時間跟發揮所長的部分均有限。難過的是,他們因為植物病害而受苦。但這也促使我申請種籽獎學金計畫,希望自己有天能像技術團的前輩一樣,給更多人更多幫助,謝謝國合會給我這份機會,我告訴自己永遠莫忘初衷! |
![]() |
![]() |
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 陳亭宇 我一直夢想能到非洲或中美洲去服外交役。當年連加恩先生(第一屆外交替代役役男)到非洲行醫,引起大家對於非洲這塊土地的注目,我也覺得世界上還有許多人需要我們幫助。願意付出勇氣的我已經準備好了,剩下的就是需要一個機會。所以,我非常感謝國合會今天可以給我這個機會圓這個夢想。 |
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研究所 林威儀 農業主導著人類的溫飽,是一切發展的基礎。感謝國合會提供農業技術擴展的領域,讓我將所學的農業知識回饋給需要幫助的人們。期望未來跨出台灣走進需要農業援助的國家,不畏艱辛地體驗異鄉生活,與當地居民一起成長,促進綠色農業發展。 |
![]() |
![]() |
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研究所 黃國展 回顧過去的經歷,我找到自己的人生宣言:「開拓視野,實踐服務精神,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在得知入選種籽獎學金計畫後,家人和朋友給我很大的期望和支持,帶著這些力量,我期許自己在友邦做出成果,真正幫助到當地人民,完成夢想與達成人生目標。 |
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研究所 宋公超 看到長浩學長(第二屆外交替代役役男)在電子佈告欄(BBS)上放了自己在布吉納法索的替代役生活記事,透過學長的文筆和照片讓我心嚮往之。另外也從第一屆種籽獎學金得主嘉如學姊口中得知種籽獎學金計畫,更讓我決心參與第二屆甄選。當看到自己的名字於錄取名單上出現時,甚是開心,也多了點責任;錄取不是結果只是開始,未來能夠和技術團的前輩一起工作是我的榮幸。 |
![]() |
種籽獎學金計畫
國合會為培養國內更多優秀年輕學子拓展國際視野,投身國際農業合作行列,從2006年起提供國立台灣大學及中興大學農學院相關系所碩博士生申請種籽獎學金計畫,從事國際合作及熱帶農業等相關領域研究,並於領取獎學金期間接受國際合作、農業實務、駐地實習等訓練,第一屆種籽獎學金共錄取5名、第二屆6名,目前已在兩所學校的農學院引起教授及學生廣泛討論及參與。
國合會於每年9月進行招募甄選,招募對象為農學院碩博士生、英語能力佳 (TOEIC550分以上或同等測驗)、願意貢獻所長回饋地球的熱血青年。
相關訊息請來信詢問:國合會行政管理處 溫璽臻小姐 h.c.wen@icdf.org.tw
- 更新日期: 2022/05/11
- 點閱次數: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