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提升農業一小步 邁向發展一大步 ── 索國獨立紀念日農產品展覽

提升農業一小步 邁向發展一大步
── 索國獨立紀念日農產品展覽

文‧圖/駐索羅門技術團技師 邱瑞豐


  為平衡城鄉發展,今年索羅門獨立29週年紀念日首度將慶祝會場移到首都之外的地區,特別選在外島的Malaita省舉辦。而台灣技術團也受邀參加本次獨立紀念日的農產品展覽,向索國民眾解說技術團於當地執行的相關工作,並展示歷年的工作成果。


▲農展期間,台灣詹秀穎大使(圖右)特別蒞臨技術團攤位參觀,慰勞辛苦的技術團員們。

專業應對 解除場場危機

  
原本預計於7月1日開始的農產品展覽,因天氣狀況不佳導致展期延後開始。展覽前幾天下的豪雨,將已佈置完成的場地弄得到處積水且泥濘不堪。主辦單位緊急處理後,在7月3日完成會場的整理工作,歷經一波三折的展覽終於自當日下午起開放民眾入場參觀。

  由於這是索國第一次挑選首都以外的地區舉辦農展,在準備期間除有時間緊迫的壓力外,因不熟悉新場地的環境,也增添了事前準備的困難度。在以效率為前提的原則下,技術團的團員們迅速完成適當的工作安排,讓人力獲得有效發揮及運用。技術團全體動員,合力準備文宣資料並進行產品分裝,再由兩位於技術團服務的替代役男先將準備好的相關物品及文宣資料送達會場,並前往勘查場地,進行初步的會場佈置。

  因為技術團對於這個新場地的空間配置與提供的器材完全沒有概念,所以從展覽前的準備過程到展覽期,全體團員都猶如參加了幾場危機處理的隨堂考試,不斷地在時間壓力下展現應變能力。幸好,在索國省農業局人員與技術團共同努力下,29週年獨立紀念的展覽才得以順利完成。

琳瑯滿目  展現歷年合作成果

▲究竟有著大顆玉米粒的品種,與原本當地種的有什麼不同?技術團特別安排專人於現場,為農民們解答疑惑。

  在展覽會場上,技術團卯足了勁,希望藉由參展活動讓索國人民瞭解技術團在當地的工作內容。也藉著展示技術團在索國歷年工作成果的機會,向當地農民解說技術團未來的計畫方向及目前提供農民的協助。

  技術團的攤位主要展出稻作計畫和畜牧計畫的相關成果,以及技術團協助當地農民發展農業及畜牧所使用的器具。農產品部分包括展出綠豆、黃豆、花生、玉米及各式蔬果和種籽,而其他相關產品則有技術團調配的養豬飼料、複合肥料及單質肥料等。在各項產品中,大部分的索國農民都對於技術團所推廣的玉米表達相當大的興趣。因為技術團所推廣的品種跟當地所使用的品種比起來,除了玉米穗比較長,玉米顆粒也較大,連產量也增加更多,種種優勢使玉米成為全場焦點,是展場詢問度最高的產品。

一點一滴 奠定索國發展實力

▲技術團展出養豬事業不可或缺的器具─自動給料槽,讓參訪民眾也能親自試用自動給料槽的功能。

  另外,技術團於當地進行的養豬計畫也已漸漸獲得迴響,而技術團自行調配、適合當地豬隻的飼料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此,如何降低飼料成本及穩定豬隻產量已成為技術團當前的重要課題。由於玉米是自配飼料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而索國當地的玉米產量卻不多,必須仰賴進口玉米,因此技術團希望能推廣種植玉米並增加索國玉米的產量,使畜牧推廣工作不致受到進口玉米價格波動的影響,也降低農民的飼養成本,以及因運輸問題導致無法持續供應飼料的風險。

  而為解決索國豬肉供不應求,且豬肉的價格居高不下的情形,技術團也提供優良種豬予農民,並協助強化當地養豬生產體系。此外,技術團也透過開辦產銷班輔導農民生產與銷售,讓農民能從養豬事業中賺取足夠的利潤。技術團透過各項計畫的執行與推動,逐步改善農民生活條件,也同時蓄積索國農業發展的實力。

  • 更新日期: 2022/05/11
  • 點閱次數:481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