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孩子擁有一台電腦將不是夢想
|
文/業務企劃處 黃嵐妮 |
在先進國家的孩子們熱烈地交換家中電腦遊戲軟體訊息,且能恣意上網搜尋資料與結交朋友時,世界上仍有許許多多兒童無法隨時享有科技帶來的新知,甚至從未接觸過電腦。因此,培養發展中國家兒童的電腦能力、弭平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數位落差,一直是國際社會關切的議題。
日前我國無任所大使,同時也是「奇菱科技」董事長宋光夫先生應邀於國合會進行專題演講,介紹深受全球發展中國家及資訊科技界關注的「每名兒童都有一台筆記型電腦(One Laptop Per Child, OLPC,又名百元電腦)」計畫的概念與目前進展,以及奇菱科技在OLPC計畫中扮演的角色。宋董事長及其專業團隊還帶了數台成品讓現場與會者得以親自操作體驗,綠、白色的外觀及小巧多功能的實體讓人印象深刻,也對於台灣企業參與此項全球數位教育援助計畫的過程有更深入的瞭解。
|
百元概念創造新契機
宋董事長首先說明,百元電腦的概念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 多媒體實驗室主任尼格羅龐帝 (Nicholas Negroponte) 提出,他在10年前即有了研發「低價電腦」的想法,由各發展中國家政府或慈善機構援贈兒童使用,希望藉此縮小發展中國家兒童數位落差的問題。2005年1月,尼格羅龐帝教授在「世界經濟論壇」上首次向外界公布捐贈開發中國家「百元電腦」的計畫,超微 (AMD)、Google等世界知名廠商紛紛資助,而台灣科技大廠「奇美集團」及「廣達電腦」也隨之跟進,聯手設計、製造百元筆記型電腦,由奇美電子,奇景光電及奇菱科技設計面板及驅動集成電路(IC),廣達統籌製造、組裝零組件。
事實上,以100美元成本作為製作一台電腦的目標,是以發展中國家每名兒童最少一年的教科書費用約20美元,乘以平均在學期間5年,所推算出來的數據。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打破電腦是高價位產品的限制,提供低價、負擔得起的電腦,讓發展中國家的孩童能夠透過網際網路與世界接軌,並藉由教學軟體以及其他多元化的資訊,讓孩子們能跟上世界腳步,同步汲取最新資訊。
宋董事長強調:「百元電腦絕不是低品質的產品,是用台灣長期累積的技術實力製作出符合發展中國家需要的產品,是台灣業界的成果與驕傲。」為了降低電腦生產成本,又要適合發展中國家的特殊環境,製作團隊即不斷討論研究如何減少零組件但維持必要的功能,並作了許多特殊的設計。
|
精簡設計 實用功能
名為「XO」的百元電腦著重耐熱、耐震、防塵功能,使用Linux作業系統,具備完整的通訊能力,不但可以無線上網,「XO」也具有超低耗電量及可使用人工或太陽能等方式充電的特點,能適用於缺乏電力的地區。由於許多孩童可能在露天環境上課,製作團隊特別採用雙模顯示器設計,黑白 (節能) 模式適合在強光下閱讀,到了夜晚則可轉換成全彩模式使用,倘若家裡缺電,還能用來替代照明工具。而為了利於兒童使用,「XO」有著可愛輕巧的外型,容易操作的介面軟體,還附有視訊裝置,讓孩子們可以藉此與世界溝通交換訊息。
據尼格羅龐帝教授於今年4月26日在美國麻州劍橋的一場會議中表示,目前整台電腦的製作成本約175美元,與「百元」尚有一段距離,但隨著計畫普及,每年成本應可下降25%。宋董事長表示,「百元」並不是一個絕對金額,而是一個概念、一個口號、一個趨勢,也就是「如何以『合理』、『可負擔』的成本製作電腦,同時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學習的權利」。事實上,由於百元電腦的產生,使得包括微軟等大廠開始降價,或是思考如何突破關鍵技術環節,製造出更低成本、更高品質的產品,對於全球資訊產業而言也是良性的競爭與互動。
|
台灣心 世界情
今年4月初尼格羅龐帝教授曾來台與陳水扁總統會唔,陳總統對於OLPC計畫的理念甚表認同,並稱許奇美集團與廣達等台灣企業的參與,真正實現由MIT設計乘以台灣製造 (Made in Taiwan) 的MIT2。宋董事長說,對奇美集團來說,百元電腦不是商業工具,而是教育工具;加入百元電腦計畫並非以商業利益出發,而是希望與世界分享台灣卓越的資訊技術,也同時展現台灣對世界的關懷。
在宋董事長精彩的演說結束之後,國合會陳正忠秘書長首先對於宋董事長以傑出企業家、外交家的身分投身縮減國際發展落差志業深表敬佩。他表示,作為台灣專責執行發展合作的機構,國合會對於協助國際縮短數位落差的使命自是當仁不讓,全力以赴,而在5月15日籌組成立的「台灣資通訊國際合作策略聯盟」,即是希望結合台灣傲人的民間企業技術資源,協助合作國家建構發展資訊社會的能力,共同為縮短全球數位落差而努力。
- 更新日期: 2022/05/10
- 點閱次數: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