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離別是想念的起點

離別是想念的起點


˙圖/駐聖多美普林西比醫療團役男 許承恩

  不知從何時開始,感覺日子過得飛快,愈想抓住時光,它消逝地更快。

  在醫療團服勤時,似乎生活中反覆出現離別的畫面:親如家人的教會弟兄突然跑到醫院跟我告別,說他下週要去安哥拉進修三個月,當時心中甚感難過,因為今後少了一個可以談心的摯友,沒想到長期一同乘車上班的同僚也將於一個月後前往葡萄牙念書三年。緊接著,擔任駐聖國技術團技師的好友告訴我將在兩個月後返台工作,包括我最敬愛的葡萄牙語老師也突然宣告,他將要結束五年的外地工作回國教書……在經歷一次次分離的惆悵與不捨後,自己也即將結束在聖多美普林西比服勤的生活,返回台灣。

  聖國彷彿是個讓人暫時靠岸的港口,外國人士來來去去,鮮少在此投資事業及長期發展,此外當地人才外流情形嚴重,多數人出國求學後即留在海外工作,使得聖國在21世紀的今天,依舊是一個發展緩慢的島國。

▲師生倆感情好!來這兒一年半的時間,我的葡萄牙文從一個字母都不會,到現在能看得懂文章,都要歸功於我的老師教導有方。

一份禮 貴在情深意重

  在這個人口流動極度頻繁的小島上,最真誠的祝福,就是在離別的宴席上和所愛的朋友們一次次熱情且不捨的擁抱。他們會用心地準備許多令人難忘的小禮物,例如我服務的Neves醫院病人送了一套繡有他們名字的當地服裝,醫院的行政官和廳長頒給我感謝狀並自己設計一套紀念T恤送我,當地的衛生員特別招待我吃特殊山產,還有人親手做了自己的小頭像鑰匙圈送給我。收到如此用心準備的禮物,真的讓我受寵若驚,也感受到在禮物背後最值得珍藏的寶貝,就是彼此真誠相待而共同留下的美好回憶,點點滴滴都讓我的人生及價值觀產生重大的轉變。

▲誰說節慶一定要大肆慶祝,像這樣坐在孩子們身旁同樂,是我更喜歡的慶祝方式。

一滴水 樂在小事上用心

  德雷莎修女曾說過:「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工作只是大海裡的一滴水,但是沒有一滴水,大海就會枯竭。」這句話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必須看重自己可以為別人做的事情,也堅持以這樣的信念完成在醫療團所負責的工作。

  在熟悉醫院病房的例行事務後,我開始協助醫院更新用藥統計表格,方便醫師在查房時可以即時瞭解每位病人用藥的狀況,也應護理長的要求在病歷紙上新增生命象徵表單,讓護理人員能將臨床觀察病情的工作執行得更加完善,並協助訓練當地衛生員,前往大、小衛生站盤點藥品,以及輔導衛生站實行巴馬科制度,灌輸藥品不是免費提供、患者必須部分付費的觀念,收入盈餘則支付行政開銷及購置藥品,以避免醫療資源浪費,並使衛生站能夠長期運作。

  一般來說,非洲的疾病以感染症居多,動輒是霍亂、傷寒、瘧疾、風濕熱之類在台灣甚少有機會見到的疾病,病菌的種類和抗藥性也與台灣的狀況大不相同,當地醫師雖然只有少數人完成正規的醫事教育,用藥方式也與我們的觀念和想法差異甚大,但是往往我覺得無效的方法,卻在病人身上看到立即的治療效果,這些特殊的臨床經驗,唯有在當地才能理解體會

▲友誼是我在聖多美普林西比最難以割捨的記憶,期盼有天能再跟大家相聚。

一門課 因葡語打開世界的窗

  剛到聖國時,總是習慣「從台灣看天下」,用原本的思維看世界,不太能夠接受當地人隨性、慵懶以及無所謂的個性。但是,當我漸漸地開始聽得懂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並且放下本位主義的思考模式後,不自覺地愛上了他們的純真、沒有心機,以及對人忠實的態度。透過彼此的相處互動,讓我擺脫長期在文明城市中養成的冷漠,拾回以往對人的熱情與關懷。

  事實上,回想起剛接手業務時,對當地醫生、工作人員的誤解與畏懼,其實都可歸因於語言不通所致。在學習葡語的同時,我也開始以不同的角度去認識世界與醫學,百思不解的問題竟因通曉葡文而迎刃而解。曾經以為英語就是西方世界的代表,只要看到外文,就嘗試以英文的邏輯思考及解釋,現在我已瞭解這是個謬誤。多學會一種語言,等於多了一把打開世界知識寶藏的鑰匙,特別是要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融入當地社群的生活,只有學會當地使用的語言才辦得到。

  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役滿歸國的時刻。能夠在服役期間有這樣豐富特殊的人生經歷,要感謝役政署、外交部與國合會給予我前往非洲服務的機會,也祝福今後每屆外交替代役學弟們的服役歲月都能讓自己的人生增添不一樣的色彩,並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另一個國度的面貌,以更開闊的心胸看待我們所存在的世界。

  • 更新日期: 2022/05/27
  • 點閱次數:630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