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生的問題找答案
|
文˙圖/宏都拉斯志工 張凱雯 |
貧窮是不是罪?道德是什麼?時間算是金錢嗎?一個個的問題都是對於人生的大哉問,也很難找到終極的正確答案。加入國合會的海外志工後,我慢慢找到了不同的答案,然而卻又帶起我另外一連串的問題,尋找一個堅持下去的充足理由,是對國際社會有著一股服務的熱忱?希望為國爭光?或是厭倦了一成不變的生活?還是只想藉此看看台灣以外的世界?心中的問號,內心的掙扎,家人從七個月前的反對到勉強接受,即便是到現在仍不斷勸退,而我依然堅持辭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隻身來到宏都拉斯擔任華語教學的長期志工。
▲學生們一筆一畫刻出來的中文,是當華語教學老師的最大成就感。 |
原本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我,因為加入國合會海外志工而來到中美洲進行華語教學服務,不但讓我有機會學習西班牙文,也因此更加認識拉丁文化。在宏都拉斯國立自治大學教授華語是個完全陌生的經驗,宏國的學生及教師在求學心態和生活習慣上都與台灣相去甚遠,不過學生們於對知識的渴望卻是一樣的。儘管這裡的學生窮到連書都買不起,購書費也有拖欠一個月才繳交的情形,甚至有人得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並且換三次車才能來學中文,但是大夥兒並沒有怨言。
由於這是自治大學首次開設中文課程,加上中文是相當難學習的語言,因此學生的挫折感也相對較重。不過,天性樂觀的拉丁美洲民族,總能找到讓自己繼續學習下去的理由,而學生們對於中文的熱愛和那股天真的傻勁也總讓我每每忘記下課時間。擔任華語教學志工的最大成就並非來自學生的成績,而是他們對老師的肯定和喜愛。還記得一位學生上過幾次課後很驕傲的告訴我,他現在去華人開的商店購物時,都會儘量用華語和店員交談,不僅讓店員大感意外,他的母親也相當以他為榮。來自學生有所成長的成就感比起今年教師節時所獲得的獎牌顯然更具意義,因為這代表了台灣人的貢獻在當地獲得了肯定,對貧窮的當地人而言也獲得了實質的學習效益。
▲在服務的生活中,筆者(前排右)也有幸認識一群待我如家人般的好朋友。 |
除了工作上的成就以外,我也透過海外服務的機會認識了異國文化,例如在台灣不常見的肢體接觸,像是擁抱或親吻,在這裡卻是日常的社交禮儀,我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早已習以為常。另外,我來到宏都拉斯後也認識了很多當地朋友,這些朋友待我如家人般熱情接納,讓我隻身在人生地不熟的宏國生活更覺得感動。更重要的是,這些經歷改變了我對很多事情的主觀認定,學習用更開闊的胸襟和寬宏的氣度來看待不同的文化,這些都不是之前生活在台灣富裕社會的我所能想像的。透過參加海外志工,讓我深覺只要有機會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就應該好好把握,因為施比受更有福,願意付出的人所得到的一定比失去的更多。



- 更新日期:
2022/05/10
- 點閱次數: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