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地心鑽個洞 窺見萬里外的臺灣珍奶文化
文、圖/巴拉圭公衛志工 黃鈺凱、外交替代役役男 黃炯睿
座落於巴拉圭首都亞松森(Asunción)的精華地段,周圍各大百貨林立,在Av. Mariscal López與Av. República Argentina相交的轉角處,一間來自臺灣的BABO TEA飲料店,悄悄地在距臺灣地心對面20,000公里的國度,掀起一股珍珠奶茶浪潮。
BABO TEA的創辦人Lucas靠著自學葡萄牙語及西班牙語,在巴拉圭與巴西邊界的貿易樞紐東方市(Ciudad del Este)打拼七年,婚後由於夫妻兩人都很喜歡飲品,輔以Lucas的太太曾在臺灣連鎖飲料店上班,並具備餐飲集團採購管理師的經驗,兩人看中巴拉圭首都的消費能力和車水馬龍的人潮,在亞松森商業區Shopping Mariscal附近,開設全國首間正宗臺灣風味的珍珠奶茶飲品店。
我們在店內度過一個茶香環繞的午後,時而與Lucas閒聊,時而看著他親自接待南來北往的顧客,並為他們搖一杯我們熟悉的味道。繁華的商業區,熙來攘往,呼朋引伴而來的有放學後的韓國學生、巴拉圭當地的上班族,也有華人父母帶著孩子到訪,享受一頓下午茶時光。相比於臺灣飲料店常見的外帶模式,店內設有舒適的桌椅及貼心的充電座,並販賣鬆餅、臺式鹽酥雞等輕食,結合當地不拚翻桌率、沒有用餐時間限制的風俗民情,三五好友相約至此便能打發半天時間。看著年輕女孩們紛紛與手中的飲品自拍、打卡,這裡儼然成為了新興的網美朝聖景點,不僅Germán Caballero、Miss Piru與Patty Di Palma這些巴拉圭青少年關注的網路名人曾蒞臨介紹,該店亦接受過當地主流報紙Última Hora報導。
問到最初進入手搖杯市場時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Lucas表示,巴拉圭除了臺灣人外,還有許多日本人及韓國人,如同壽司及泡菜已成為這兩個國家的代名詞,我們希望能將臺灣道地文化結合當地飲食習慣,讓更多人認識手搖杯的魔力,進而了解臺灣文化。
創業之初,當地民眾幾乎不曾聽聞珍珠奶茶,巴拉圭民風友善熱情,有時卻也因較於保守而不敢嘗試新事物。秉持著以當地人為主要客群才能打開市場的堅持,Lucas利用店面裝潢期間,在家裡調製配方,研發不同比例,透過請朋友公司員工試喝的方式,逐漸調整出適合當地人的口味——加糖、加冰。Lucas並時常提醒店內員工,遇到華人顧客時務必要詢問是否需調整飲品甜度及冰量,希望讓客人們都能喝到一杯用心的好茶。前陣子,一股黑糖珍珠鮮奶旋風席捲全臺,亦風靡至日韓、東南亞,正當我們好奇店內是否也打算引進此款產品時,Lucas的一句「我們已經在賣了」,才讓我們知道,店內的原物料九成以上都自臺灣進口,為的是盡可能地呈現出產品的原汁原味。Lucas相信,只有堅持自身基礎,專注細節,稍作微調,才能讓產品說話。
從BABO TEA成功立足於巴拉圭的經驗,可以發現移居巴拉圭不同世代的臺灣人,對於其所投入的產業類別,有著更多元的可能性。如早期進入巴拉圭市場的臺僑,多以進出口貿易或園藝花卉販售為營生之道,然而,隨著國家發展與消費型態的演變和周圍國家商品的競爭壓力,單純的貨物買賣商業模式,已漸漸無法維持穩定獲利,惟有提供市場更多新的商品元素,才能另闢蹊徑。
珍奶,固然是富有臺灣特色的飲食文化,在這裡,我們更觀察到臺灣服務業的軟實力。看著Lucas及店內員工貼近顧客需求的服務,以及客人們進門時熱情地喊聲¡Hola!(西文你好之意),離開時滿足地道聲Chau Chau(當地表達再見之意),臺灣的飲食文化,從未知逐漸獲得認同,服務的價值觀也備受肯定。
BABO TEA 的成功,不僅代表著創辦人Lucas朝夕不倦、九轉丹成,一步一腳印地開拓巴拉圭飲品市場,更反映出臺灣飲食文化具國際競爭力與兼容並蓄的精神。巴拉圭主流飲料為美國強勢文化之下的可口可樂與當地傳統的冰瑪黛茶(Tereré),珍珠奶茶能夠在列強環伺的飲料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說明其具有足夠的競爭優勢。除了經典款珍珠奶茶,BABO TEA所販售的各項飲品,均依據在地口味進行調整,使當地人更樂意接受異國產品,讓珍奶的香氣氤氳在距離臺灣20,000公里的巴拉圭街頭巷弄,同時,也撫慰了每一位在異鄉拼搏向上遊子的味蕾。
- 更新日期: 2022/06/06
- 點閱次數: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