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送愛貝里琉,干戈成玉「帛」

文/帛琉外交替代役役男 林奕程
圖/帛琉外交替代役役男 梁桂嘉

  吹著帛琉溫暖的海風,清晨我便跟著技師們忙著準備遠赴外島的物資和烹飪器材,跳上技師的舊式手排皮卡(Pick-Up)車款,從技術團農場到碼頭40分鐘的車程中,我聚精會神地聆聽技師們的叮囑,抵達碼頭,與大使館、醫院的夥伴們會合,我們穿上救生衣後一一上船,為的是前往帛琉南端的離島,被當地人暱稱為「一切開始的地方」的貝里琉,宣導健康飲食觀念與烹飪示範,芋頭加工相關計畫成果,以及社區醫療服務。

  貝里琉島是一座充滿象徵意義的島嶼,島上目前居民約500人,是帛琉最早發跡的地方,也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號「膠著行動」的貝里琉島戰役,美日兩軍戰況最慘烈之處。當時,幾乎將此夷為平地,如今島上留下了戰爭遺跡與慰靈紀念碑,還有居民揮之不去的陰影,因此,讓我不禁覺得此趟任務意義重大,希望自己帶來的不只是物資,更能給予他們更多心靈上的慰藉與支持,為臺帛邦誼盡一份心力。

  2小時的船程,在啟航時,我興奮地看著帛琉特有的7種顏色海水在身旁蕩漾著,隨著船隻搖晃漸劇,開始有種「破少年」(台語弱不經風之意)的感觸,幾番折騰腸胃翻攪,想到自己要務在身,仍得打起精神,積極樂觀地撐到貝里琉的港口。

  到達貝里琉碼頭後,將物資裝上當地州政府的小貨車,進入州政府為我們準備的場地,我們馬不停蹄地布置現場桌椅,架設好投影機和烹飪器材,期盼著當地民眾的到來。

  活動時間一到,居民們交頭接耳地討論,臉上充滿了興奮之情,魚貫地接受臺灣的醫療團隊,協助量體重、血糖、血壓。在大家入座後,接著登場的我們,負責的是健康飲食觀念宣達與健康烹飪示範,由於當地人多仰賴進口的罐頭食品和泡麵,很少有機會可以食用到新鮮的蔬果,居民都相當好奇我們從農場帶來的蔬果,我協助了營養師志工進行蔬果烹飪示範與講解健康飲食觀念,現場烹調的蔬果餐點更是讓當地人讚不絕口,不但吃進了營養與健康,也吃進了兩國之間的信任與友誼。同時,我們也介紹技術團在帛琉推動的計畫成果,讓居民看見來自臺灣優異的農業技術,現場亦提供技術諮詢與輔導。

  迄今我依然記得,活動結束後我獨自來到貝里琉海邊,試著想像當年戰役的烽火與殘酷,海岸線美麗得嗅不到一點硝煙,不過,當年的日軍通訊總部卻屹立在一隅,以戰爭紀念博物館的姿態,展現著許多歷史的眼淚與傷痕,一張張泛黃的黑白照片也訴說著一段段過去的故事。「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貝里琉跟臺灣一樣,都經歷過戰爭的無情,服役期間能來到這裡,有機會跟當地人接觸,分享計畫成果,體會離島的純樸人情實在是寶貴的收穫。

  • 更新日期: 2022/06/06
  • 點閱次數:539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