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蘿拉棒球場與外交有約
文/馬紹爾外交替代役役男黃翔
圖/馬紹爾外交替代役役男楊迪旭、蔡易修、蘇柏維
回想4月27日,一個令我難忘的日子,在我服役的蘿拉地區的棒球場,由馬紹爾政府號召台、美、日、澳大使館與技術團人員共組「聯合國」隊,與馬紹爾的聯合壘球隊競技。對我來說,透過此一馬紹爾建國40周年的國慶活動友誼賽,能有機會與遠在市區的各國大使館人員及醫療團夥伴共聚比賽,經驗實在難得。
大使館,相當於是其所屬國家在派駐國的分身,一言一行皆代表著該國家對特定事件的立場。單是出席這場壘球活動的邀請,已是對彼此的認可以及肯定,能夠共組球隊更表示了彼此之間合作的可能性。在大使館有參加活動的情況下,又以大使親自參與最為慎重,在這場友誼賽中,各國大使皆陸續下場參與比賽過程,我國駐馬紹爾蕭大使更是全程參賽,可見各國對此事的重視。
當天,比賽開始前,我們將各大使館人員中有打過壘球的與沒打過的進行混合編制,為了拉近程度,爭取好成績,我們將所有參賽人員分成小組,練習傳接球及熟悉場地,模擬打擊者各式球路及方向,讓大家快速進入狀況,不久,大家就建立了默契。
「感謝各位共襄盛舉,比賽即將開始!」主審將所有人召回觀眾席,正式宣布由馬紹爾隊先攻,這樣的安排給了我們些許優勢,因為壘球比賽充滿了不確定性,不到最後一人出局會發生什麼狀況很難預料。後攻球隊的好處在於,假設球隊領先,在九局上半時若守住比賽就能提早結束賽局;若是九局上半結束打成平手或者落後一分,後攻的球隊在最後半局反攻時,能夠在不打亂原定球員安排的情況下使用代打或代跑,整體而言,後攻的球隊在最後半局較具優勢,增加先攻隊在下半場的防守壓力,使得相對變數多、容易反局。
彼此各就各位,當我們就定防守位置,對方投手投出第一球,眼前熱烈的攻防戰正式展開,比賽期間,耳邊傳來觀眾席高喊「加油!」、「頑張って!」、「Hit the ball!」,鼓舞著每個在球場上馳騁的球員。
三局上半,馬紹爾隊兩人出局,當打者上場,揮棒出擊,「卡」的一聲,壘球往空中飛去奔向左外野,全場觀眾緊盯著球的落點,這球又高又遠,在一陣呼聲中左外野手一直向後奔退,「Out!」接殺出局,終止了馬紹爾隊的進攻,三局下半我們的「聯合國隊」以三分之差超越對手,拉開比數。
在球場飛奔的時候,我不禁揣想,外交環境是不是如同一場球賽,即使單點攻擊很強、防守很穩,若只有一人也成不了局。合作,是走出當下困局的重要一步,面臨對手的強力打擊,防守網崗位上,人人謹慎、專注於局勢的變化。每個人在這場遊戲中都有其角色,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或者後援補給隊等,各自發揮價值,驅動隊伍向前邁進。當挑戰來勢洶洶,隻身一人難免手足無措,但一個人做不到的事,10個人,或許就能做到了。
這場友誼賽最終停在四局下半就結束了,地主隊後來居上,過程中,有超前的局也有落後的局,我認為沒有所謂的輸贏,因為在外交的舞台上,競賽沒有終點,除非你先認輸!
- 更新日期: 2022/06/06
- 點閱次數: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