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尼」的牙痛之苦
文、圖/尼加拉瓜公衛志工 張淑慧
前(2017)年12月18日,我赴任尼加拉瓜馬莎亞衛生局所轄的衛生中心公衛志工一職,協助北部衛生中心所轄14個衛生站及衛生中心的健康資料統整、與部分行政業務協助 (掛號處及藥局)、偏鄉社區巡迴醫療服務與健康宣導及校園孩童口腔衛生教育宣導活動。
記得初抵衛生中心服務時,即被牙科門診病人動輒拔牙的現象引發好奇,因為以我過去國際衛生服務的經驗,許多國家的風俗對於蛀牙的處理,多採保守治療,強調確保身體完整性,除非狀況危急才會考慮治療。但在尼國,拔牙似乎成了稀鬆平常的事。
陸續詢問衛生中心2位牙醫師,並透過個人觀察,才知道原來衛生中心只有一台簡易型的洗牙設備,大部分時間只能協助民眾洗牙,或無需使用精密器械的拔牙或簡易補牙服務,至於根管治療或其他高階牙科治療服務,得到市區費用昂貴的私人牙科診所就診。因此,在衛生中心就診的民眾,若仍希望在此治療,要解決牙疼之苦,權宜之計便是拔牙。
甜食為蛀牙及拔牙的催手
拔牙風如此盛行,除了受限於公立機構的器械不足,尼國民眾的口腔衛生教育與飲食習慣亦是主因。
尼國的朋友常會開玩笑說,自己猶如螞蟻噬糖如命,飲食習慣總離不開甜食,像是非可樂、含糖咖啡不喝,即使新鮮果汁也要加上3到4茶匙的糖,且因口腔衛生習慣不佳,刷牙不確實,以致蛀牙率偏高,光是衛生中心所轄的37所小學中,2、3年級一顆以上蛀牙率便高達65%。
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在衛生中心的2位資深牙醫師的引導下,我們針對衛生中心所轄的小學規畫了為期一年的口腔衛生教育推廣。專案計畫將於今年3月展開,在此之前我們都忙著收集資料、問卷調查、實地觀察並密集會談,屆時將由牙醫師與我以故事書、海報、牙科模型為小朋友們進行口腔保健宣導、示範刷牙操作,並利用此一機會宣導登革熱防治、洗手、與營養攝取等衛生政策。
服務迄今,我常覺得醫衛工作多數時間是助人工作,助人是陪伴一起共同解決問題,與其說是協助別人或行善,不如說讓自己驗證為善時是讓自己更快樂更有成就,不管自私或無私的起心動念,終究都是為人類的健康盡一份心力。
- 更新日期: 2022/06/06
- 點閱次數: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