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赤道上的馭光之道

文、圖/諾魯外交替代役役男 游宏程

  諾魯,一個坐落在赤道的島國,曾因蘊藏豐富的磷礦資源富裕一時,但也隨著礦產開採殆盡逐漸沒落,使得80%的國土遭受破壞,遺留下的石灰岩地形乾燥貧瘠且缺乏植披,不利糧食與園藝作物生產,民眾飲食侷限於種類稀少且價昂的進口蔬菜與加工食品,以致於長期營養嚴重不均。為了改善此一狀況,久聞我駐諾魯技術團藉由計畫的推動在地深耕多年,我有幸趁著服役的機會,親身投入「諾魯蔬菜生產暨營養提升計畫」,跟著前輩們一起為這南太平洋的友邦謀求解決之道。

無畏強光高溫,找出最適合的栽培設施

   初到諾魯,就見識到南太平洋島國氣候的威力,過強的光照及酷熱使蔬菜作物生長極為困難: 結球白菜頂稍腐爛、花椰菜花球黃化、番茄葉片皺縮捲曲只開花不結果、胡瓜正午萎凋等等,都是植物面對高溫逆境所產生的生長障礙。

  為了分析強光及高溫所帶來的栽培挑戰,我們替農場現有的「露天栽培」、「塑膠布隧道棚」及「遮陰網隧道棚」等三種環境,測量最強光度與最高溫度,結果顯示「露天栽培」環境最高光度可達18萬lux(標識照度的國際單位制單位,1流明每平方米面積,就是1lux),溫度高達攝氏48度;「塑膠布隧道棚」最高光度為10萬lux,溫度達攝氏41度;「遮陰網隧道棚」最高光度為8萬lux,溫度則為攝氏37度。經查閱結球白菜、花椰菜、番茄及胡瓜的「光飽和點(植物光強度超過此點光合作用不再增加)」分別約為3.5萬lux、4萬lux、7萬lux及6萬lux。

  綜合以上的數據,分析出目前「露天栽培」及「塑膠布隧道棚」的高強光無法為植物有效利用,且高溫會造成缺水逆境,植株強烈的蒸散作用使水分迅速散失,根部吸收水分速度來不及補充,植株因此出現缺水狀態,常見的是番茄葉片皺縮、胡瓜萎凋情形,而白菜也會因頂端組織氣孔關閉,鈣元素無法蒸散至頂端組織而腐爛,番茄則因高溫導致授粉不良最後只開花不結果。另外,因植株葉片氣孔關閉抑制蒸散作用,微管束頓失向上輸送力量,而根部運輸也因此受限,導致植株缺水缺肥情形普遍,此時就算加再多肥料也無回天之力。

 「遮陰網隧道棚」因其黑色遮陰網能阻擋過多的陽光輻射熱能,而挑高的棚架能透過空氣對流帶走熱氣,因此光度最接近植物光飽和點,溫度也最低,適合結球白菜、花椰菜、番茄及胡瓜生長,且雨天時土壤能直接接觸雨水而降低土溫並灌溉作物,作物生長情形最佳。因此,原本結球白菜與甘藍因高溫導致鈣離子吸收困難的問題得到了緩解,胡瓜不再因光度過強及高溫而導致葉片萎凋,番茄的新葉不再為了減少水分散失而逐漸捲曲縮小,而授粉不良情形也獲得了改善,產量因此提升,證明此為諾魯最適合的栽培設施,遂將計畫相關農場全面改為「遮陰網隧道棚」。

提高農業韌性,推廣蔬果飲食

  鑑於諾魯為高光度、酷熱、耕地面積狹小及土壤貧瘠的島國,我們目前執行的「蔬菜生產既營養提升計畫」即是藉由發展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的栽培技術,從根本解決栽培困難的問題。除了以上所述之馭光之道,計畫還製作大量堆肥,提供作物所需養分,提高農業韌性及永續生產。所栽培的蔬菜品質完全不輸超市冰櫃中昂貴的進口蔬菜。

  透過每周固定時間配送蔬菜給當地學校及公共衛生中心烹煮,培養學生及慢性病病患均衡飲食習慣,並不定期開辦烹飪課程教導民眾如何吃得營養又健康。此外我們更直接到當地民眾住家中輔導如何栽種蔬菜,且無償提供蔬菜種苗進行推廣。儘管栽種環境嚴苛,我們仍盡力在有限的資源裡創造最大產出,讓人民邁向均衡且健康的飲食習慣,即便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但相信我們的付出能夠對生活在這小島的國民們帶來小小的改變。

  • 更新日期: 2022/06/06
  • 點閱次數:586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