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忘初衷
文、圖/駐諾魯技術團團長 李宜龍
加入國合會團隊迄今第11年,今(2018)年6月有幸派駐諾魯技術團擔任團長,內心除了充滿感激與期待外,更多了份責任與傳承的使命。
回想最初,因外交替代役派駐瓜地馬拉技術團踏出援外工作的第一步,服役期間參與園藝作物產銷發展計畫,向時任技師的張耕華與鍾盛榮學習高冷蔬菜產銷、金龍果栽培及堆肥生產技術。外派駐點多為窮鄉僻壤之地,團長無法當面監督團員,「自律」是我在耕華技師身上所學到最重要的精神,此外受歐文凱技師、林以巋專家、林世勳專家、魏耀池團長及潘生才團長等前輩薰陶,立志成為技術團一員,退伍後如願考上駐甘比亞園藝技師。
不料,在派任甘比亞前兩天,自己卻因車禍小腿骨折無法如期出發。在家休養10個月後,再次獲得外派吉里巴斯技術團的機會,猶記得出發前,當時會內人資人員溫璽臻組長好奇的問我:「發生這場意外,加上這麼多個月的等待,是什麼念頭讓你仍堅持外派? 」我當時毫不猶豫地回答:「因為我想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能耐!」她聽了笑了笑,隨即回應了我迄今仍受用的一句話:「莫忘初衷。」
趁著年輕吃苦,為未來奠定高度
重新踏上援外之路,在吉里巴斯擔任園藝技師的我,負責園藝計畫推廣工作,蔡倍皋團長及吳光輝團長充分授權讓我盡情發揮,成立育苗站、產銷班使我獲得極大的成就感。正當推廣工作開花結果之際,吳光輝團長調整工作內容,改由我管理示範農場,我內心雖抗拒,但也只能服從接受。
然而,示範農場管理工作未如預期容易,農場根瘤線蟲猖獗,多數瓜果蔬菜罹病無一倖免,乾旱與井水鹽化更是雪上加霜,且農場雇工派遣、團部房舍修繕、水電網路管理及烹飪班樣樣都由我負責,可謂包山包海,全年無休。憑藉著不服輸的性格,強逼著自己找到對抗根瘤線蟲的解決辦法,並透過建立堆肥及液肥製作與施用方式,一步步讓農場回復到過去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自己在基礎土木工作、房舍裝修、化糞池設計、配電管線等也日漸上手,自信心與責任感隨著工作的複雜度而建立與累積。一路看著我成長的吳光輝團長語重心長地指出,他就是看見我在推廣工作得心應手,希望我能快速強化農場管理的工作,趁著年輕體力正好,若能耐著性子扛起責任,便能奠定日後擔任管理者的技能與高度。
轉任多明尼加技術團擔任「溫室栽培蔬菜健康管理及產品安全檢測計畫」計畫經理期間,因計畫內容跟以往蔬菜栽培不同,溫室結構改進試驗及農藥殘留檢測是計畫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因本身非農藥檢測及化學分析專長,於辦理化學精密分析儀器「液相與氣相層析串聯質譜儀」採購及建立「農檢化學分析實驗室」過程中吃了不少苦頭,所幸本計畫林岡諭技師運用其人脈,結識我國農委會藥毒所專家,不斷請益學習,最終建立了多國生化法及化學法檢測系統,功不可沒。
擔任計畫經理與技師最大的不同在於必須擔任本會、駐館及配合單位間協調者的角色,而因計畫經費為委辦經費與援贈款並行,因此駐在國合作單位成了我每天必行之處,一方面獲得駐館湯大使及參事的支持,成為計畫推行的助力,一方面我試著建立包含技師、役男、配合人員及雇工的團隊,充分授權技師執行業務及管理役男,我則與合作單位監督並處理較為複雜的問題,讓專業分工合作無間。
管理職新手,期許自己經驗傳承
在我國外交處境艱難之際,擔任團長心中壓力不可言喻。團長一職雖不主責任一計畫,卻須對所有計畫負責。過去擔任技師事必躬親,達成團長交辦工作即可;擔任計畫經理斡旋於各路利害關係人之間並朝單一計畫目標邁進;而擔任團長則須擔當起本會於駐地的代表,提供駐館技術合作相關諮詢,統整各計畫資源,將所有計畫成果最大化並讓兩國政府及人民看見。
此外,充分授權給團員發揮,是我在歷任團長前輩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事,而為團隊搭建舞台則是另一個我正在學習的重要課題。作為管理職新手,我仍有許多知識與技巧不足需向前輩與同事學習。從農耕隊時期我國的援外工作至今已近60載,雖然科技日新月異,農耕隊也轉型成為多元領域發展之技術團,但隨著資深前輩陸續榮退,其寶貴的技術與經驗的傳承更顯重要。
因此,我給自己的期許不只是領導技術團團隊,更希望自己能作為技術與經驗的傳承者,將老前輩一甲子的功夫及農技團的精神傳承下去。
- 更新日期: 2022/06/06
- 點閱次數: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