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內容
臺灣,共好
文/公共關係室 祝康偉
今年國慶大典,以「2018台灣共好,Taiwan together」為主題,強調族群融合,因此,特別邀請了新住民、客家及原住民代表一同擔任主持人,並安排6位「燈塔守護者」與40位國防大學合唱團搭配領唱國歌,在嘹亮的歌聲中,期許臺灣扮演燈塔的角色,在民主的道路上照亮世界!
「共好」一詞廣為人知的是領導力專家布蘭佳和包樂斯在《共好》一書,取自傳統印第安人「GUNG HO」之用語,意謂當彼此承諾、形成共識、建立夥伴關係精神後,便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達到「全員與共、共創共好」的境界,而蔡英文總統在國慶致詞上所提的「共好」,則更多了發揮同心連結與共生精神的呼籲。
本期電子報技術合作處麥育瑋以《在里山間,看見臺灣邁向永續的機會》為題,呼應了「共好」的思維,文中他分享了由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與日本環境省發起的「里山倡議」,因為此一倡議關心的正是人文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且認為「適當農業擾動」可維持生物多樣性,「生態」與「生產」可同時並存。此一概念除了獲得聯合國的肯定,是我國與國際交流的舞台,更是本會執行援外計畫時,可參酌的方向與工具。
身為本會最年輕團長之一,甫於6月就任諾魯技術團團長的李宜龍,則是在團隊中體會了分享與傳承的重要性。8年間他從技師、計畫經理到團長,一切看似順遂,過程卻有太多的自我挑戰與虛心學習。他以《莫忘初衷》提醒初膺管理職的自己,回顧與感謝一路走來身邊貴人以身作則的教導,文中道理淺顯,讀來卻有斑斑歷練的痕跡。
8、9月第17屆外交替代役役男陸續歸國,10月下旬又有一批新的役男接棒未來,即將前往18個國家服役。在新舊交替之際,透過本期兩位退役役男的眷戀之眼,我們彷彿重返他們揮灑青春的國家與計畫現場,看見他們努力融入與埋首辛勤的身影,而這些舞台也將迎接新的面孔,持續蓄積臺灣新生代的豐厚能量,發揮共好的精神!
- 更新日期: 2018/10/15
- 點閱次數: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