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提升氣候調適能力,臺灣助我良多—專訪薩爾瓦多環境與自然資源部部長 莉娜.珀兒

文、圖/公共關係室 祝康偉

  根據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組織(UNISDR)調查指出,因受地理位置與極端氣候影響,薩爾瓦多(以下簡稱薩國)長年處於高度天然災害風險中,亟需透過科技工具輔助,以針對國土變遷、天然災害監測、災害防治政策擬訂及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等面向,進行有效的規劃與管理。

  為此,本會運用我國在衛星遙測(RS)及地理資訊系統(GIS)的相關技術能力與應用經驗,自2015年起與薩國合作推動第一階段計畫,從「衛星圖資」、「專業技術」與「能力建構」三個構面,順利協助薩國政府強化保護區及重點監測區域的管理體系、培育相關人才,以及提升其環境影響分析技術,帶動整體國 家層級災害防治體系的發展,在2017年6月更透過「薩爾瓦多地理資訊系統應用能力提升計畫」啟動第二階段合作。

  由於薩國是中美洲地區氣候調適能力較為脆弱的國家之一,每年因天災損失約4%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這個計畫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它教會我們如何善用圖資製圖(Mapping),藉此衡量可能帶來的衝擊,掌握土地利用及國土變遷情形,在破壞之初便能快速有效的介入!」在本計畫扮演靈魂人物的薩國環境與自然資源部部長莉娜.珀兒(Lina Pohl)強調。

開放資料 擴展 GIS 應用領域

  「她指出,第一階段計畫著重於GIS的基礎操作,學習如何監測、變異點調查,建立通報及查報網路服務平台,曾迅速有效協助薩國掌控違規糖廠排放污染源 對環境的衝擊,以及對抗薩國北部莫拉珊省(Morazan)等地松樹象鼻蟲害等災害防治;第二階段則聚焦於主題性的進階應用,包括利用本會提供的圖資,建立全 國農業乾旱圖、土石流潛勢圖,未來還將製作全國衛星影像圖,並透過培訓種子師資,廣泛提升人員技術、機構能力,進一步朝向對外開放圖資,與政府跨部門、學術單位、組織、一般民眾共同面對挑戰、付諸行動。且她以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及臺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的參訪經驗,認為GIS的應用除了現階段的農業及水資源管理領域外,還可擴展至資源回收系統及颱風洪水預報機制等,藉以提升薩國在環境保護與災害防範及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能力。

  珀兒部長十分感謝臺灣協助友邦因應氣候變遷所做的努力,她對我國無法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3屆締約方大會(COP23)深表遺憾,因此,除了在會場大聲疾呼臺灣的加入,更表明未來將持續聲援,讓國際間看見臺灣的貢獻,她語重心長地說:「這麼做不僅是為了伸張正義,更是為臺灣長期透過各種方式實質援助其他國家,爭取其應得的基本待遇!」

  • 更新日期: 2022/06/05
  • 點閱次數:464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