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以「循環經濟」概念,促進南太永續發展

文、圖/駐索羅門技術團團長 薛烜坪

  索羅門群島(以下簡稱索國)自1998年至2003年種族動亂後,政府農業據點幾被強佔殆盡,推廣與訓練講習常需依賴外援經費,農業仍偏重於現金作物的椰子、可可、棕櫚等,與民眾息息相關的糧食作物、蔬果栽培反而不受重視;豬隻飼養亦無實際操作點可以進行示範、訓練、講習。本團透過計畫有效支持索國政府「食用當地食材」的政策主軸,並協助建立瓜達康納爾(Guadalcanal)、馬萊塔(Malaita)與西部省(Western)的分站,讓能力建構得以順利進行。

  長期以來,索國的發展受限於土地產權限制,大多數可耕地多有土地零散與地權不清問題,加上部分土地貧瘠且不易大面積耕作,致糧食作物或園藝作物生產質量低落,養豬產業所需的飼養專區、屠宰場等問題亦然。

  索國也因基礎建設脆弱而易受天災或社會動盪影響,尤其農業更具一定的風險,偶有豪雨與風災造成農民損失,直接影響農民於次年繼續務農之意願,甚至有部分地主寧願閒置土地亦不願從事農耕。因此,如何減少土地問題的挑戰並協助農民面對極端氣候時提高其因應能力與韌性,為未來協助索國提振農業發展的關鍵。

循環經濟搭配環保3R

  有鑑於南太平洋島國大多屬脆弱島國,在地資源的有效重複利用、減少外來不環保資源的投入、透過循環經濟以達成永續的環境變成了重要的議題。目前正值氣候變遷議題發酵的風口,有些工業大國對長久以來對全球環境造成的衝擊選擇沉默甚至迴避,受災的南太島國除了得說服工業大國減碳並正視氣候變遷議題外,更應積極投入循環經濟,創造永續。因此在南太島國推動「循環經濟」有其正確性,且是刻不容緩的首要工作。

  本會檢視示範農場所有計畫的各項投入與產出,由本團以循環經濟的中心思考搭配環保3R:Reduce(減少使用)、Reuse(物盡其用)、Recycle(循環再造)的概念,逐項檢視產出的廢棄物,找出最適合駐地的循環使用方式。以示範農場落實「循環經濟」的成果為例,可以分為「實際有利農場」、「提供訓練農民教材」、「示範操作講習」及「學生教育扎根」等構面。

  「實際有利農場」部分,以減少廢棄物處理,循環使用有機堆肥增加地力並減少支出,產生沼氣供烹調使用;「提供訓練農民教材」乃做為訓練在地農民循環經濟農場的教材,讓農民有示範點可以參照;「示範操作講習」則為辦理訓練講習可以實地操作有機堆肥、有機液肥之製作,豬隻排泄物固液態分離操作及沼氣系統的建置示範訓練;「學生教育扎根」思考的是循環經濟及永續的觀念要向下扎根並廣為宣傳,從開放學生參訪與實地講解循環經濟,並訓練農職校學生,將有助索國的環境與資源永續。

  本團現有「索羅門蔬果改善計畫」、「索羅門養豬整合計畫」及「索羅門糧食作物改善計畫」等三個計畫均是延續性計畫,但在延續中找到合作國家需要的切入點,並據以執行。三個計畫同時符合索國農牧部當前「食用當地食材」的政策主軸,分別針對糧食安全、營養均衡、傳統肉品提升來執行。

  除了本團「循環經濟」示範農場做為示範櫥窗外,考量索國島嶼眾多且人口零散,以本團在瓜省、馬省及西省三個據點,將透過根莖作物推廣、蔬果專區輔導、校園農場搭配均衡營養、以及輔導養豬產業提昇,以協助計畫推動。

  鑒於其他太平洋島國土地資源更為拮据,對環境及生態影響要求更為嚴苛,如何讓廢棄物有效利用是更為重要的議題,因此,在南太平洋島國似可考慮擴大推廣零廢棄物的循環經濟農場,讓島國的家庭菜圃或校園農場能永續進行,兼顧均衡營養與環境保護。

  • 更新日期: 2022/06/05
  • 點閱次數:491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