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永續發展目標進程 聚焦私部門與區域生活改善

文/公共關係室 梁嘉桓
圖/OECD提供

  全球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進程,由今年第二季發展援助社群的幾個重要會議就可略窺一二。

  首先,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所舉辦,在4月5日登場的第12屆全球發展論壇(Global Forum on Development, GFD),便聚焦在如何導入私部門資源,以填補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龐大資金缺口,包括如何擴大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資金來源,如何為微小中型企業(MSMEs)達成消除貧窮目標的角色定位,以及解決因城市化所帶來的飲水、空氣汙染、治安惡化等問題。

  其次,同一期間,許多區域性開發銀行陸續舉辦年會,並皆以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區域挑戰與生活改善為議題。

  例如,5月22日舉行的非洲開發銀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AfDB)第52屆年會中,就以「點亮非洲」、「餵養非洲」、「工業非洲」、「整合非洲」及「促進非洲人民生活品質」5大領域為重點; 5月9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The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召開的第26屆年會中,主題則為「聚焦綠色及包容性成長」。歐銀在過去10年內,已投入224億歐元援助經費於1,275項綠色投資計畫,而自2016年起,歐銀更積極推動綠色經濟轉型(Green Economy Transition, GET),希望在2020年將歐銀綠色投資的比例從過去10年平均的24%,提高到40%,此將有助於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目標7「確保人人獲得負擔得起、可靠和永續的現代能源」。

投入更多的科技及創新應用

  今年適逢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成立50週年,在5月4日於日本橫濱舉辦的第50屆年會,不僅聚焦在私部門資源利用,加強投資基礎建設力道之外,亦強調科技對外援助計畫的重要性,由亞銀總裁中尾武彥的年會致詞便可得知,他強調:「我們竭盡所能以科技支援計畫,像是基礎建設計畫,便可運用更多的先進科技,以增加基礎建設的耐用度,並降低成本。」意味亞銀未來推動計畫,將投入更多的科技及創新應用。

  而在今年6月5日,聯合國舉行了第一屆的海洋大會(The UN Ocean Conference),在會議期間,針對海洋污染、海水酸化與暖化、海洋生態保護及永續漁業等不同議題,舉行18次全體會議、7場合作夥伴對話、150場周邊會議及41場展覽活動,分別就如何落實「永續發展目標」第 14項目標下的10個細項標的(targets)及阿迪斯阿貝巴行動議程(Addis Ababa Action Agenda),提交多達1,328項自願承諾,共同簽署一份行動宣言,並依循會議宗旨,提出許多與「永續發展目標」結合的思考方向,供國際社會參考,例如,納米比亞認為可與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在SDG 1(消除貧窮)和SDG 2(消除飢餓)等議題合作,薩爾瓦多則提議關注SDG 10(減少不平等)。至於海洋塑膠碎屑問題,若將之視為可再利用的資源,則可與SDG 8(促進就業)、SDG 9(建立基礎建設)以及SDG 12(永續消費及生產)互相連結。而若能掌握海洋中食物鏈流程,減少能源使用和糧食浪費,則可為SDG 2及SDG 7(能源取得)做出貢獻。

  從2016年開始「永續發展目標」正式啟動,成為全球發展援助的圭臬,更是近期國際會議桌上的常客。而在每次的會議中,與會者就如何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17項目標,提出了諸多方法與建議。但若要落實,資金從何而來,仍舊是最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展望未來進程,不僅各國間得更緊密合作,私部門的參與也益發重要,不只在資金奧援上,包括海洋與氣候變遷等全球議題,私部門一樣可以擔負起社會責任,為全球發展盡一份心力。

延伸閱讀:

直擊2017年OECD全球發展論壇

聯合國舉行首屆海洋大會 聚焦海洋保育與永續發展

  • 更新日期: 2022/06/05
  • 點閱次數:581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