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童」在尼加拉瓜
文、圖/尼加拉瓜外交替代役役男 陳柏宏
「準備」、「日行一善」、「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是我國於1912年由嚴家麟先生成立第一個童軍團的銘言,也是在尼加拉瓜服役的我始終服膺的信條。回首高一加入高雄鳳新高中火鳥童軍團,自此與童軍結下不解之緣,也點燃內心的熱情與活力:高中畢業後,不僅持續回母校參與童軍活動,擔任童軍社社團指導老師,每年還協助率團參加全國高中職童軍大露營活動,儘管到了服役的年紀,仍無法忘情童軍的魅力,繼續投入尼國的童軍活動。
國際童軍運動起源於1907年,為英國貝登堡爵士所創立,尼加拉瓜童軍則是在1917年由一位在港口服務的年輕搬運工人所發起,並在當地牧師協助下成立,多年來尼國童軍投入國內災難急救、難民照顧和物資配送、災後清潔和重建等工作,在尼國擁有極高的評價,這樣的行動力應該與尼國童軍的口號"Siempre listo"(隨時做好準備)有關。
協助推動「尼加拉瓜稻種研究發展與生產推廣計畫」的我,為了深入了解尼國童軍的文化與特色,常會利用假日閒暇之餘,在尼國的各式活動中,穿著我國的童軍制服,四處結交童軍夥伴,向他們介紹臺灣。今年4月22日,我在尼國世界地球日活動認識了尼國童軍第13團的團長羅培茲(López)先生,從他言談中得知尼國童軍的架構,是以社區為單位組成,成員涵蓋了各個年齡層的學生,入團方式可以透過團員的介紹或者直接找團長申請。每週六羅培茲帶領的第13團會舉辦團集會活動,他會透過教導團員一些實用的技能,例如繩索垂降課程,並帶團員到戶外健行或露營,「我們希望透過童軍活動幫助社區裡貧苦人家的孩子,以正向的思考面對人生,並且協助不讓他們誤入歧途,因此我們歡迎所有孩子加入我們童軍團。」羅培茲強調。
意外成為臺灣童軍代表
十分幸運地,受到羅培茲的邀請,我在5月5日參加了尼加拉瓜童軍創立一百週年紀念活動的開幕典禮,活動當天認識了來自不同國家的童軍夥伴,有美國、德國、瓜地馬拉、巴拿馬、薩爾瓦多……等,我特別準備了「尼加拉瓜竹栽培及竹工藝生產效率提升計畫」製作的竹片鑰匙圈,並刻上中文「童軍」二字做為禮物,在大受歡迎之際,也讓我換得了各國童軍布章作為紀念!
其中,最讓我受寵若驚的莫過於,當我一進入會場,便被工作人員引導入座貴賓席。典禮開始,大會主席一一介紹各國組團來訪的童軍代表,唯有我是以個人的方式參與,卻被以「臺灣」代表唱名,當下我是非常地驚訝,愣了兩秒後站起來向所有人致意。尤其,尼國總統奧蒂嘉(Daniel Ortega)上台致詞時,又再一次針對臺灣說道"Hermano de Taiwán,bienvenido"(歡迎臺灣來的兄弟),備感榮幸的我,立刻從座位上彈了起來立正站好,向總統行三指禮,總統也朝我微笑並回了三指禮。待典禮結束,總統除逐一與來賓握手致意,也特別邀請我們這些外國人出列一起合照,並接受尼國記者採訪。
「一日童軍,一世童軍」在協助計畫執行之餘,我用屬於自己的方式推廣國民外交,期待以跨越國界的共「童」語言,幫臺灣打響國際活動的知名度!
- 更新日期: 2022/06/05
- 點閱次數: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