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史國,從提升教育體系開始
文、圖/史瓦濟蘭外交替代役役男 馮竣翔
外交役以往給人的印象,多聚焦於農林漁牧、公衛醫療與資訊科技為主,管理學類的缺額偏少。然而,當看到「史瓦濟蘭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提升計畫」首度招募人力資源專長役男,讓當時就讀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的我興奮不已。
因為是第一屆人資專長役男,我僅能透過國合會官方網站與公開出版物來了解職務的相關內容,並不如其他領域的役男,可由多種管道取得駐地資訊與工作內容,興奮之餘,內心也多了一絲隱憂,深怕自己無法達到計畫經理與技師的要求。
去年10月抵達史國時,貧瘠的大地與稀疏的樹木如同國家地理頻道和探索頻道介紹非洲的景象。進入雨季之後,所到之處盡是綠意盎然,牛羊恣意在廣闊的草原上覓食,這時才了解為何史國享有「非洲小瑞士」的美名。史國的城市景觀則打破我過去對非洲的印象,首都墨巴本(Mbabane)與商業大城曼齊尼(Manzini)的繁榮程度,雖不及台灣的縣市規模,卻也高於一般鄉鎮的水準。
看似繁榮的城市卻隱含一個困境,那就是就業率低落的問題。城市內可見的勞動力多為壯年人口,街上也充斥著以打零工為生的青壯年。雖無針對青年就業人口的統計,但根據史國政府在2013年的官方統計,全國失業率高達4成,因此,推動「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提升計畫」的目的,即為提升教育訓練品質,增加勞工的競爭力,進而改善史國就業環境與促進產業發展。
鎖定重點科系,提升軟硬實力
配合史國國家政策與國際發展趨勢,為提升史國民生產業與資訊化發展,「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提升計畫」與史國教育暨訓練部將目標鎖定資通訊、電機與汽車修護三大產業人才培訓,並與史國技職教育最高學府---史瓦濟蘭技術學院(以下稱SCOT)及馬薩巴(Matsapha)職業及商業訓練中心(以下稱VOCTIM)合作。
提及改善教育品質,多數人的直覺就是提升現有教學設備與環境。此一計畫委託臺灣專家為SCOT與VOCTIM兩校分年規劃各式教學實驗室及實習工場,並依當地需求引進新穎設備與建立友善的教學環境。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已協助SCOT建立「電腦實驗室」、「可程式邏輯控制實驗室」、「工業配線實驗室」與翻修VOCTIM的「汽車修護實習工場」等。另在2017年2月10日舉行盛大的開幕揭牌儀式,邀請我國駐史瓦濟蘭陳經銓大使以及史國教育暨訓練部部長為實驗室共同揭牌,而史國產官學等各界人士也共襄盛舉。
當他們在參觀實驗室且由合作單位與台灣專家共同展示新設備時,每個人臉上都難掩興奮之情,甚至有部分應屆畢業生還問系主任,是否他們也有機會在畢業前夕使用這些新儀器。聽到系主任的轉述與眾人的表情,內心則是滿滿的成就感!除了添購新設備外,計畫也同時導入各項管理機制,如資產盤點、設備定位、設備使用維護資料庫與安全衛生機制等,並不定期抽檢執行情況。
在硬體設備升級外,教學方面的軟實力也不容忽視。TVET計畫聘請臺灣專家針對兩校現有的教學內容與課綱給予建議與修正,並提供四年制的課程大綱建議,為SCOT未來升格為科技大學鋪路。
同時,我們也引進教學品質保證機制,分別在兩校成立教學品保委員會,邀請產官學三方代表與會,重組並確保課程內容能與時俱進,降低產學落差。不僅從教職員的觀點出發,計畫也推行教學滿意度調查,從學生的角度去探討教學現況,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並予以建言,調整教師的授課方式和課程內容,因此,統計分析與問卷調查部分也是我主要負責的任務之一。
此外,計畫亦聘請臺灣專家前來史國或提供史國教師赴臺進行長短期的培訓,提升教師的教學專業素養,並將所學新知傳授給學生。在執行教師長短期培訓的工作項目時,參與的史國教師大多給予正面評價,希望計畫在未來能提供更多樣的培訓課程。
透過軟硬實力的提升與教學品保機制的建立,可確保SCOT與VOCTIM提供完善且良好的教學,並提供符合業界需求的高階技術人才,進而促進史國產業與技職教育和職業訓練的發展。
在這8個多月的服役生活中,我很感謝吳茹嵐計畫經理以及王紹倫技師,他們在處理計畫的各項事務或是各類型的會議,都會讓我與他們共同參與,以了解計畫執行的過程與難題,以及合作單位的觀點與想法。
雖然替代役男的定位是協助計畫執行,但當計畫遇到需要討論和決策的時候,他們也很樂意聆聽或採納我的意見,而交付我任務時,也給予很大程度的自主權和決策權。在即將退伍之際,我由衷希望這個計畫能改變史國高等教育,並在計畫結束之後還能持續運作下去,給予史國莘莘學子們一個翻轉人生的機會。
- 更新日期: 2022/06/05
- 點閱次數: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