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全球三大待解難題:難民、氣候變遷、水資源
文/公共關係室 梁嘉桓
圖/人道援助處提供
邁入2017年第二季,媒體的目光似乎仍停留在美國新任總統川普、英國脫歐及法國總統大選等議題,可能對未來國際局勢的衝擊,然而,全球持續未解的難民、氣候變遷及水資源等三大議題,比起前述事件,不僅挑戰更大且影響則更為深遠。
難民危機排擠開發援助
難民問題持續延燒,不但造成美國與歐洲盟國間的衝突,同時也因為難民的大量湧入已開發國家,帶來了社會及經濟上的混亂,使得許多已開發國家必須將原本提供給開發中國家的援助,轉向處理自身內部的難民問題。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在今(2017)年1月公布的2015年全球政府開發援助(ODA)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全球政府開發援助金額達1,314億美元,雖較2014年增加6.6%,但其中卻有121億美元是用在對已開發國家難民的安置上。
而從2016開始啟動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不論在目標數量或目標範圍上,都比「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更多、更廣,但在2015年全球ODA僅達1,314億美元,加上前述國際間難民問題持續加劇可能排擠已開發國家ODA預算的情況下,單憑各國政府部門的投入,實不足以負擔,因此,未來如何有效結合私部門的資源,也將成為達到「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
全球氣候變遷投入金額仍然不足
除了難民問題之外,氣候變遷也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議題,像是2016年「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生效之後,全球對於減碳議題達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識,其中,許多國際組織承諾將擴大在氣候相關計畫上的投入,例如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總裁中尾武彥表示,到2020年亞銀在氣候變遷上的支出會高達60億美元。而在去(2016)年底,歐盟(European Union)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也簽署了一個諒解備忘錄,擴大及加強雙方在可再生能源間的合作;非洲開發銀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AfDB)則將以「2011-2015氣候行動計畫」(Climate Action Plan)作為非銀2016-2020年氣候融資的骨幹,並自2020年起將非銀年度氣候融資金額增加到每年50億美元。。
儘管響應者眾,但根據丹麥智庫哥本哈根共識中心(Copenhagen Consensus Center)主席Bjorn Lomborg指出,要達成「巴黎協定」的各項目標至少要花費100兆美元,因此,未來在改善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上,恐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
減少水資源浪費,轉向廢水再利用
關於全球水資源問題,聯合國將每年3月22日訂為世界水資源日(World Water Day),希望藉此喚起大眾對水資源的重視,今年水資源日的主題為「為什麼要浪費水?(Why waste water?)」,藉此一語雙關的討論廢水(wastewater)問題對全球水資源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全球人口快速成長的同時,水資源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根據OECD預估,全世界對於水資源的需求,在2050年將較目前增加55%。
在面對水資源逐漸稀缺的當下,除了節約用水之外,如何將廢水再利用,也是一大課題,然而,各國在處理工業和城市廢水所具備的能力不一。平均而言,高收入國家可處理約70%的廢水,而在中上收入國家便大幅下降至38%,在中低收入國家則降低到28%,在低收入國家更只有8%的廢水經過初步的處理。但在2015年聯合國宣佈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第六項目標明確指出,在2030年以前,要將未經處理的廢水比例減少一半,因此未來如何加強協助中低收入以下國家廢水處理,也將是各國政府或國際組織必須要正視的。
延伸閱讀:
- 更新日期: 2022/06/05
- 點閱次數: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