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臺灣農藥檢測技術揚威中南美及加勒比海

整理/技術合作處 朱鴻鈞
圖/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助理研究員 江明耀

  臺灣優秀的農業技術向來為我國推動援外計畫的堅實後盾,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我國投入於農業科技的研發能量日漸茁壯,智慧科技農業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大主流,而這股融合傳統產業以及現代科技的軟實力,近年來透過國合會的足跡,在我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友邦持續綻放光芒,並在國際間打響了名聲。

  我國農業試驗所應用酵素純化萃取技術所開發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具有價格合理、快速、操作簡易、可同時檢測有機磷與氨基甲酸鹽兩大類超過兩百種農藥等特色,在臺灣已廣泛應用於超市、農會、果菜市場,我國援外計畫積極引進此項與民眾食品安全相關的新技術,陸續在聖文森、多明尼加、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以及瓜地馬拉推廣,近期已多所斬獲,深獲當地政府及民眾重視。

以農藥殘留檢測,為友邦建立食品安全前哨站

  以電影神鬼奇航而聲名大噪的加勒比海島國聖文森國,日常蔬果消費品項以番茄、青椒、胡瓜和甘藍等為主,然而因國內生產品質和數量未能滿足其國內消費及觀光市場需求,依賴大量進口生鮮蔬果之餘,卻又極度欠缺當地對於蔬果安全的檢測能力,以致長久以來身陷食安的疑慮之中。我於當地執行的「聖文森強化農民組織暨提升蔬果生產技術計畫」,即透過引進台灣農業殘留檢測技術,協助聖國抽檢海運貨櫃的農產品,2016年底的歐美佳節前夕至今,已屢次驗出具有農藥殘毒的進口蔬果,為當地人民食的安全把關,杜絕有毒蔬果流入。

  同為加勒比海島國的多明尼加,有感於當地農藥的濫用,與我方合作執行「多明尼加溫室栽培蔬菜健康管理暨產品安全檢測計畫」,派遣多國農林試驗所人員前來台灣學習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受訓人員驚訝地表示:「台灣政府與民間對於蔬果安全的重視,以及超市自我產品檢測的決心真是令我感到嘆為觀止,同時也對多明尼加的蔬果安全捏一把冷汗」。在將技術移植回多明尼加並實際著手檢測工作後,多國農業部長除了感謝我方政府重視當地農業用藥問題,同時也指示多國相關部會著手調查「攜帶式農藥殘留檢測儀器」總需求數,以續向我國採購儀器、耗材,確保該國民眾吃的健康與安心。

取得安全蔬果認證標章,打入觀光飯店通路

  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是以觀光服務業為主的國家,克國最高峰拉米高峰山腳的Mansion地區,擁有迎風帶來的充沛雨量和肥沃的土壤,是最主要的農業產區,然而當地農民所生產的新鮮蔬果在擴展通路至觀光旅館、飯店時,卻面臨了業者以品質與安全性有疑慮拒於門外。

  我國於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執行的蔬果及雜糧作物品質與產品安全改進計畫,引進台灣獨步全球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成立了農藥殘留檢測站,並且由駐地技師及短期專家指導農民安全用藥技術,由輔導、檢驗雙管齊下,提升當地農產品的安全性。在2015與2016年間,共檢驗超過1,800件農產品,通過率高達99%,同時計畫也輔導農民透過用藥紀錄、定期檢驗,取得安全蔬果認證標章。在全面的技術協助下,2016年克國農民已順利將12.5噸的蔬果銷往觀光飯店及餐廳,目前更有兩家高級度假村改採當地農產品為主要食材來源。

檢測技術化身農產品出口利器

  場景換至中美洲瓜地馬拉每年最盛大的農業展覽Agritrade,展場上意外出現臺灣廠商的身影,廠商千里迢迢來到瓜地馬拉擴展市場,原來是「瓜地馬拉農企業營運輔導功能提升計畫」早先的專家派遣引起的成效,該計畫應瓜國產官學界之邀,派遣農試所專家於當地展示農藥殘留檢測技術並訓練操作人員,由於瓜地馬拉當地的外銷蔬菜產業已達1.2億美元規模,多家業者已達企業規模,而該技術僅增加包裝廠少許的檢驗成本,但多了一層把關的機制,大大降低業者因為農藥殘留驗出而被吊銷出口許可的風險,因而吸引業者紛紛洽詢引進可能性,希望為該國出口蔬果品質進行把關,也因此意外開拓台灣技術海外授權商機。

  科技的導入常常為產業帶來轉型契機,進階的技術不僅可以改善生產流程,也能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甚至產生許多外溢效果,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引進我農業援外計畫,使得計畫受益者由農民擴大到消費民眾,計畫層次由生產輔導延伸到拓展銷售通路,甚而促進產品外銷。未來國合會將秉此理念,持續植基於台灣的優勢技術與發展經驗推動援外計畫,同時藉此宣揚臺灣軟實力,為「踏實外交,互惠互利」進一份心力。

  • 更新日期: 2022/06/05
  • 點閱次數:591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